美食 Gourmet

福州手工麵線(吳毅平攝影)

福州手工麵線(吳毅平攝影)

福州手工麵線(吳毅平攝影)

福州手工麵線(吳毅平攝影)

福州手工麵線(吳毅平攝影)

掌中揚起白色曙光

手做麵線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二年前,我在台北的樂朋小館採訪他們的黃金鵝油,老闆陳良士說,與Q彈有韌性的含鹽手工麵線最速配,可惜,還沒找到最好的。後來聽聞,他在盛產芭樂和泥火山的高雄燕巢找到了。

在網路上鍵入「燕巢、麵線」當關鍵字,跑出來的就是一家「潘順龍福州式手工麵線」。手工麵線是一門工序繁複且看天吃飯的行業,因做法不同分為「本地麵線」和「福州麵線」,本地麵線多集中在彰化以北,而福州麵線則在嘉義以南。目前全台剩不到十位福州麵線師傅,潘家就出了兩位,現在是由第二代潘建忠打理。

不過搜尋時跑出「行銷奇兵」、「轉型商機」等字眼來形容潘家,讓我有點忐忑。第二代有想法不是不好,但就怕老技藝淪為工具,變成譁眾取寵的商業手段。「你要來喔?我們這幾個禮拜都在趕貨,我怕顧不到你們,」「你們(媒體)每次說不會影響,都一定會影響啦!金歹勢蛤……」接我電話的是手工麵線的二代老闆潘建忠,六十五年次的他,講話很快、很急,他接著劈哩啪啦解釋他們每天清晨四點就起床和麵團,趕貨時一路飛也似的做到傍晚,中間是不可能停下來採訪的。第一次約訪不成功,我卻反而有放心的感覺。

到真正採訪當天清晨六點,我們來到潘家,潘建忠正把五十公斤的麵團扛上桌,而第一代老闆潘順龍正在清洗架麵條的白鐵棍。兩父子身形不大像,潘建忠骨粗肉實,潘順龍黝黑精瘦;性格也不大像,潘順龍靦腆寡言,知道我們沒吃早餐,就默默端來四顆菜粽,然後繼續做他的事。潘建忠則是個超級話匣子,才剛自我介紹完,這位「老師」就一面示範,一面從大唐開始為我上起麵線歷史課。

於是我才知道為何福州麵線比較貴,「因為它沒加任何添加物,彈性都靠醒麵時間夠,加上手工下去搓揉,一般本地麵線為了產量大,會在表面加米糠防止沾粘,所以煮起來糊糊的。」他掄起一支粗壯的長木棍,這支已經四十年,比他還老,接著像整棉被一樣按壓厚實的麵團,再推平、切割成手臂粗的麵團。

從頭到尾手上、嘴上都同步,「福州麵線有九個手法,搓、揉、捏、擠、壓、拉、甩、扯、彈,在每個步驟都不停在重複、補強,本地麵線現在都省略了。」麵團從手臂粗被他抽拉揉捏越變越細,順勢一拋,麵團重重甩在案上,再彈起來,一波波就像耍綵帶舞一樣。「這個動作很重要,賦予它彈性,才比較好拉。」桌子另一端的母親則負責把麵團接過繞圈。一說起麵線,潘建忠就像有滿腹倒不完的知識,連珠炮似的講,伴隨著他的口頭禪「按呢咁聽有?」(台語,這樣聽懂沒有?)讓我有重返校園當學生的錯覺。

潘建忠口若懸河的程度讓我不禁問他,為何不去當業務、導遊,反而回來做麵線?

他很有自信的說,「因為我覺得做麵線有錢途。」並強調,是金錢的「錢」。「沒那麼偉大啦!什麼傳承感、責任感都是後來這幾年才有。」剛退伍時,他發現因為做這一行太累,沒幾個年輕人願意接,看來極度夕陽的產業卻讓他眼睛發亮。但當時所有人都覺得他是瞎了眼,包括他父親。

「做這途,艱苦啦,半暝二、三點要起來,還要曬中晝,冬天的時候又爬不起來。」潘順龍說。他不過六十出頭,長年累月的風吹日曬卻讓他看起來更加滄桑,自然捨不得讓唯一的兒子辛苦。「但我看到的是十五年後,當老師傅逐漸凋零,市場上就只剩下我了!」潘建忠很堅持,潘順龍拗不過他。

但兩代之間對於這行的想法卻有所差異,一開始總衝突不斷。而大女兒潘慧美則是兩人的潤滑劑,她笑說,這兩人都是硬脾氣,常一早門拉開就吵架,吵到鄰居都來關切。

「我跟我爸『革命』的時候,旁邊不明就裡的人都會罵我不孝。」父親從國小畢業就開始做麵線,認為五十多年經驗勝過一切,安分求溫飽就好。兒子卻認為,要看長遠,不投機但要取巧,扭轉這行費力又沒賺頭的印象。於是他一直在不失口感的前提下簡化流程,維持客戶關係。就拿天公不作美這件事來說,以前只要下雨就只能認分,但現在他們架了雨棚,買了烘乾麵線的機器,這些父親原本覺得不必要的投資,也讓兩人大小聲了好幾回。

吵得最兇的就是打響知名度的「手工麵線DIY體驗活動」,潘順龍認為貨都快趕不完,哪還有空檔搞什麼DIY?潘建忠則堅持麵線不該自己關起門來做,要口耳相傳,要做出區隔市場的「唯一」。「我寧願平常累一點,空兩天來做活動,你自己做過、拉過、玩過才知道麵條有多Q,那個觸感和麵香會留在小朋友的心裡。」他努力充實資訊,加上原本就便給的口才,結果,潘建忠的強勢贏了,也成功了,體驗活動在網路上流傳,吸引大批訂單,業績成長了三倍,這才讓潘順龍服氣。

潘順龍一路不說話,但當他蹲著馬步左搖右晃的盤麵線時,身體宛如舞蹈般充滿韻律,螺旋的麵線在兩個白鐵棍之間畫八字,速度比兒子快上一倍。談到兒子接班如何,他笑而不語,倒是媽媽在旁幫腔:「有啦,伊(指潘順龍)歡喜啦!」潘順龍這才說:「不錯啦,技術出師了啦!還會帶DIY……。」一句話肯定兒子的表現,原本不善與人交際的他,現在也會偶爾幫兒子插花表演。

福州麵線的師傅工作時是孤獨的,一端在木頭上,一端在師傅手上,把麵條用巧勁一拉再拉,拉成流洩的白色長河。潘順龍拉得時候腰彎得低,動作較秀氣,潘建忠則是馬步蹲得低,使勁全身力氣的「喝!」一聲,動作誇張的把麵線振起如瀑布,好像父子倆一平緩一奔騰的迥異性格。但張開兩人的左手掌,在相同的部位長滿大大大小的厚繭,指頭長繭是揉麵團,指間則是因為夾麵線,「福州麵線的師傅張開手便知。」

三十六歲的潘建忠,十五年前看見產業曙光,現在用業績證明,甜美的收割時刻到了。

小檔案_潘順龍、潘建忠

潘順龍 63歲
潘建忠 36歲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