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Tag
-
台灣設計大放異彩 勇奪Good Design Award設計大奬
December 16, 2015
由日本公益財團法人設計振興會所舉辦的「Good Design Award優良設計獎」,被譽為是世界四大設計獎之一,而今年獲獎作品也揭曉。今年共有3658件參賽作品,其中,海外作品共235件,台灣以65件的傲人成績,刷新自己在大會的歷史紀錄獎數,同時也是獲獎數最多的海外參賽國家。在這次大賽中,更有兩件...
-
日本香檳反攻 法國星級餐館
October 23, 2015
在法國巴黎十六區的米其林三星餐廳「L\'Astrance」,饕客享用名廚帕斯可‧巴伯(Pascal Barbot)如畫般細緻的白蘆筍料理時,交錯的高腳杯裡冒著泡的並非香檳,而是日本山田錦酒米製成的純米大吟釀。這不是特例,在歐美的頂級餐廳與社交派對,近年興起一股「SAKE風潮」,人們搖晃著酒杯,如同品...
-
走入歷史的未來傑作
September 22, 2015
由黑川紀章設計的東京中銀膠囊大樓(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是現代建築史上第一座以一百四十塊建築模塊興建而成、住辦合一的建築,也是日本建築運動史上「代謝派」(Metabolism)的象徵。這個源於一九六○年代的思潮,認為未來城市也應能像生物體般做新陳代謝、有機演化。然而如此前衛而與眾不同的作品,以及...
-
返璞歸真,清酒新浪潮
September 22, 2015
對酒向來博愛,日本清酒,雖日常品飲上不若葡萄酒與威士忌這般頻繁,但仍一兩週便有一次緣會,因此也漸漸感受到風向潮流的逐年改變。十數年前傾心之初,正是淡麗辛口、澄澈剔透風格當道;味道堅實爽勁不甜的「辛口」路線備受青睞,高精米度的吟釀、大吟釀更蔚成主流;且大吟釀基礎標準的五○%猶覺不足,三五%、二三%、一...
-
什麼是日本味?「昆布與柴魚」煨煮的雅緻高湯
August 18, 2015
在某場以探索飲食文化差異為主題的演講中,有人單刀直入的問我:什麼是日本味?醬油、味噌、醋等,連日本學者都從不否認,它們根源自西鄰的中國(一小部分朝鮮)。嚴格的說,只有煨煮昆布和柴魚所萃取的高湯(出汁),才稱得上是島國日本獨創的原味。禁葷禪宗改良素食昆布湯頭煨煮高湯,以京都為代表的關西地區,延續昔日皇...
-
從貴族專屬到家戶必備,「味噌」如何成為日本料理調味代名詞?
August 18, 2015
滿座的人氣日本料理店裡,我端起味噌湯啜了一口,隨即放下,覆上碗蓋。「又是哪點不對了?」熟知我習性的朋友會心的傻笑。陪在一旁的女主人急忙聲明,她們用的可是日本進口的味噌喔。「日本味噌並不保證煮出來的湯必定好喝!」對眼高於頂的店家,我向來懶得爭辯。構成最基本傳統和食型式的飯加一汁一菜中,「汁」指的即為味...
-
溜醬油、白醬油、濃口醬油……全面了解5種日本醬油
August 18, 2015
「害怕被染色而避用醬油,做不出好料理。日本人是醬油之子。」京都懷石料亭的主人說得一本正經。在他這樣的傳統派眼中,有些年輕日本料理師傅誤認為,在烹調過程中留住食材的原本色澤,就是高級日本料理,是錯誤的想法。是的,我真想瞧瞧沒了醬油的日本人日子怎麼過?生魚片沾番茄醬、沙拉醬、咖哩醬或辣椒醬,臉上會出現何...
-
納豆二三事:日本國民美食原是窮苦象徵?牽絲發酵特徵竟是關東風味?
August 18, 2015
日本一般民眾瘋狂追逐傳說中、以地名為商標的頂級夢幻料理食材。比如,神戶和牛、薩摩(鹿兒島)黑豬、的矢牡蠣、比內雞、紀州梅、夕張哈密瓜、宇治茶、八丁味噌……。每種食材都有學者專家為它們尋根,還原出人頭地之前的迢迢來時路。茨城縣的水戶納豆沒有例外,不過,它的身世堪憐,那是一首迴盪於悲情農村的哀歌。江戶幕...
-
從低賤粗食變健康聖品,蕎麥麵成日本過年「聚攏財富」必吃美食
August 18, 2015
望穿秋水的手工現做蕎麥麵終於送來了。方形的漆器扥盤上,正中間為竹簾襯底、盛著半透明麵條的小蒸籠,右手邊是裝沾汁的陶質酒壺(德利)和杯子(豬口),左手邊的小碟子裡有一撮蔥花和山葵泥——正統的蕎麥涼麵(もりそば)就該這副德性!我面對簡潔俐落得如減肥餐的名店美食,喃喃自語。暗誦食通指南,我夾起第一口麵條放...
-
聖誕樹旅館
August 18, 2015
日本東京市區靠近上野公園不忍池畔,矗立著一棟奇形怪狀的建築,有如一棵聖誕樹般,十分醒目。有趣的是,這棟聖誕樹般的建築竟然是一棟旅館,不僅可以欣賞,有興趣者還可以到樹上住住,滿足一下內心的好奇。從人類歷史發展來觀察,住在樹上並不是件奇怪的事,為了遠離地面潮濕沼氣,以及凶猛走獸的攻擊,許多地方的人們很早...
-
降落古都的飛碟
August 18, 2015
因著設計東京表參道迪奧(Christain Dior)旗艦店,聲名大噪的女性建築師妹島和世,開始收到大型建築的設計案,金澤二十一世紀美術館可說是她設計的第一座大型公共建築,延續著妹島和世慣用的手法,充滿著「輕盈」與「透明」的空間感,明亮的白色圓形建築體,更像是一台降落金澤市區的外星飛碟。為了呈現出妹...
-
冥想的森林
August 18, 2015
居住在台灣的人們,對於殯儀館或火葬場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喧鬧的儀式、混亂的場地,以及滿天飛舞的金紙,「死亡」這件事在孝女哭墓與脫衣女郎花車的伴奏下,顯得既荒謬又十分的不真實。建築師伊東豐雄最新的設計作品,改變了這種可笑的人生閉幕式。位於歧阜市近郊「冥想的森林」,浪漫優美的名稱,事實上,就是市立的火葬場...
-
宇宙船廣場
August 18, 2015
名古屋這座日本的二線城市,長久以來,缺乏明顯又亮眼的地標型建築,除了火車站的雙塔摩天大樓之外,遊客對這座城市的印象與記憶,是十分模糊與無趣的。不過這些年來,名古屋市政府努力以赴,希望能創造出新的都市空間,可以一掃過去人們對這座城市的灰暗、乏味之印象。位於市中心中央公園綠帶的「綠洲21」(Oasis ...
-
扭轉命運的公園
August 18, 2015
威權統治時期,公園是宣示威權及政治頌揚的場所,到處豎立著銅像與碑文,提醒市民獨裁者的偉大與無所不在;民主時期的公園,則回歸為市民健身活動,並接觸綠意生態的場所。 我們的城市擁有運動公園、生態公園、甚至文化公園等等。日本岐阜縣養老地區卻有一座前衛怪異的超現實藝術公園,名為「養老天命反轉地」,意即,此處...
-
造鎮秘密武器
August 18, 2015
創造一座新市鎮,不是件容易的事。造鎮成功,可以創造地方繁榮與龐大的利益,也可以重新建造一座夢想中的理想國度;但是造鎮失敗,也可能讓開發商一敗塗地,甚至破產倒店,走上絕路。國內造鎮規畫開發成功的案例不多,絕大部分與交通不便有關,沒有便捷的交通運輸系統,就無法吸引人們前來定居生活。日本是個鐵道十分發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