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搜尋結果:共 3081 筆
-
尋找篇》追溯根源串起家族記憶
December 14, 2020
原住民族的傳統名字,背後蘊含深刻的文化意涵,也代表著族人對於傳統文化深刻的體悟。如果失去了名字,就如同遺忘自己的文化,讓靈魂迷失,在歷史中顛沛流離。追溯根源,想找到自己的名字,就像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又可以向何而去。在尋找名字的路上,有些人找到了,並透過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名字的美好;但是,也有人至今無法...
-
脈絡篇》透過族名認識真正的自己
December 14, 2020
原住民族的傳統服飾色彩多樣豐富,16族各有其鮮明風格,一眼就能夠從他們的服飾判斷出屬於哪一族。其實,不單是服飾,各族對於傳統名字的命名方式,也都各自獨特的文化習俗。例如以家名制命名的排灣族,家家戶戶都有各自的家屋名,此外,非常重視階級制度的排灣族人,在嬰兒出生後,命名也會因為階級而有所不同。採用親子...
-
總論篇》請問你叫什麼名字?
December 14, 2020
原住民族各族的命名文化都不一樣,以阿美族為例,他們崇尚自然,常以時間、動植物或氣象來取名字。例如阿美族女性常見的名字Panay,是稻穗的意思,由此得知她是在稻作收成的季節出生;有人剛好是在早上出生,所以取名為Ranam,就是早餐的意思。還有Tefi是鵲豆、Tali是芋頭、Fonga是地瓜,這些都是部...
-
12個部落組成美麗之島
December 14, 2020
自從開啟大航海時代後,臺灣被冠上「福爾摩沙」的美麗名號,而孤懸在太平洋赤道以南42公里的邦交國「諾魯」(Nauru),則在1798年被英國捕鯨船船長John Fearn命名為「快樂之島」(Pleasant Island)。除了同樣擁有美好的別名,2國的原住民亦同屬南島語系,展現出樂天知命的生命情懷。...
-
預約白色耶誕》入住3間一人也美好的冬日旅店
December 10, 2020
有些旅店,更適合冬季前往,就算要一個人在那裡度過平安夜,也覺得饒富趣味。在那樣的空間中,可以好好反思,自己一整年飛奔而過的種種,也可以更用心看見所在城市的真實模樣。耶誕節不一定要熱鬧,寧靜有時更加溫馨。一直覺得過耶誕最棒的地方就是在維也納,它的耶誕市集充滿童趣且溫馨,相當有氣氛。比起耶誕節的起源地芬...
-
新潮茶.空間》手沖、汲飲、濃縮,百年茶行變立飲茶Bar
December 04, 2020
水磨石長吧檯後,咖啡手沖壺沖的是文山包種茶;拉霸拉出氮氣冷萃茶,金色茶湯上面像浮了一層奶泡……這家新開不久的茶館Wangtea Lab,源自擁有一百三十年歷史、台灣外銷茶葉重要推手有記名茶。客人坐著,也圍繞吧檯站著喝茶。「誰會站著喝?」第四代經營者王連源曾問兒子。已接班八年、第五代經營者王聖鈞說:「...
-
飲食、運動全照顧的房子,健康建築浪潮襲來
December 04, 2020
小心,你住的建築,也會生病。疫情下,人們待在室內的時間比以往來得長。但,待在室內就健康嗎?事實上,老舊房屋容易釋出超量PM2.5懸浮微粒,甚至比戶外多上好幾倍,有些家具則會釋出過量甲醛。看不見的地方,埋伏隱形危機。「過去二十年來,建築界關注趨勢是綠建築,而下一波浪潮是:健康建築(Well)。」國際健...
-
部落傳統智慧需要好好保存
December 01, 2020
排灣族將擅於雕刻、刺繡、舞蹈、蓋房子的人,稱為「Pulima」,意思是「很多手的人」,亦代表手藝精湛之人。出生於Pulima世家的撒古流.巴瓦瓦隆,從小深受祖父和父親的影響,學習多項傳統工藝製作,除了木雕、石雕和陶藝之外,也學習版畫、油畫、素描、絹印和蠟染等。他透過多元創作讓更多人看見原住民族的文化...
-
感受四方萬物的能量凝聚
December 01, 2020
大家還記得2012年曾傳出世界末日的預言嗎?其實這是根據瑪雅曆得到的推論,也就是所謂的12月21日冬至當天,就是世界的終結。但很多人持不同的看法,認為應該解讀為新的週期計算的開始。無論怎麼解讀瑪雅曆,「神聖之火」無疑是瑪雅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謂「神聖之火」的儀式,必須由瑪雅文化的「祭司」(AJ...
-
秋日巴黎的漫遊者
November 26, 2020
海明威在《流動的饗宴》書中談到,「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隨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在疫情肆虐的年代,我很慶幸去年的秋天,曾經在巴黎待過,享受了一席流動的城市饗宴。文化評論家班雅明從詩人波特萊爾對巴黎城市街景的沉溺,詮釋出「漫遊者」的角色原型;我也試著以「漫遊者」的...
-
魯凱族的石板屋
November 25, 2020
走訪臺灣山林,總有驚喜,可能在某個山彎平臺,或沿著產業道路來到某個岔路,也可能是登山路徑上的平坦處,會出現一棟竹屋、木屋,或一棟石屋,這些與環境融合的低矮房子,看似簡陋,其實簡單而且設備齊全。那些房子有些是山上工寮,也有些是原住民族的民居,喊一聲有人在嗎?很可能就出現一、兩位老人家,問聲好,聊兩句,...
-
原民部落最美豔的作物
November 23, 2020
近年來,在臺灣人的餐桌上,經常可見到紅藜料理,從最簡單的紅藜米飯,到紅藜麵包、餅乾、沙拉,還有紅藜小米酒、啤酒等,廣受民眾喜愛,這種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微量元素的原住民族傳統穀物,營養豐富,因此被譽為「穀物界的紅寶石」。又因富含澱粉酵素、活性極強,傳統排灣族用來當作酒麴、釀小米酒。且紅藜外殼富含皂...
-
每一天都保有熱情
November 23, 2020
那瑪夏區南沙魯部落,是書巴里.以使馬哈善成長的地方。在部落出生、長大的他,從小與山林貼近,很早就懂得人與自然之間必須和諧共處、相互尊重。「部落是看不見乞丐的。」書巴里.以使馬哈善表示,大自然提供豐富的資源,再加上族人都非常樂於相互幫助,因此在部落不會看見有人三餐不繼,大家可靠大自然維生。一場風災過後...
-
頭戴花冠,和聲相伴
November 23, 2020
當年總統蔡英文出航太平洋友邦之旅時,曾形容吐瓦魯是海上天堂,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的島國,彷彿是灑落在南太平洋的珍珠項鍊。熱情的吐瓦魯人會以傳統舞蹈Fatele迎接來賓,而客人也會入境隨俗,向舞者噴香水表達讚賞。華麗歡騰的Fatele不僅是最高的祝福和致敬,更遙遙牽起南島語族的血脈,舞動超過5,00...
-
化為海女、歸魚的逆流守護者
November 23, 2020
搖滾現場總是一片混沌的寒鴉色,但漂流出口可不一樣,華美的霞帔飛盪絢爛的穗子,節奏一波波地衝,豔麗的浪也一道道地湧。來自臺東阿美族的漂流出口,演出時固定穿著傳統服飾,主唱兼吉他手巫尚.碧海說:「植物染是最天然的,純手工代表有感情,傳統在不同時代也有不同的設計變化。我想用服裝表示用古老智慧實踐生活,我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