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頭戴花冠,和聲相伴

吐瓦魯:以Fetele展現南島舞韻

2020/11/23

  • 文字 / 撰文/蔡舒湉 圖片提供/中央社、Shutterstock
LINE分享 FB分享

吐瓦魯(Tuvalu)為南島語系國家,族群有96%為玻里尼西亞人,4%是密克羅尼西亞人。在與臺灣41年的邦交關係背後,有著源遠流長的南島文化脈絡牽連著,透過吐瓦魯語,與歡樂、富激昂節奏的傳統歌舞Fatele,可一窺南島民族的蓬勃生命力。

當年總統蔡英文出航太平洋友邦之旅時,曾形容吐瓦魯是海上天堂,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的島國,彷彿是灑落在南太平洋的珍珠項鍊。

吐瓦魯

位於西南太平洋的邦交國,國旗以9顆星星象徵9個環狀珊瑚島,國土僅26平方公里,人口約1萬人,首都是最大城市富納富提,吐瓦魯語、吉里巴斯語、英語為官方語言。經濟以捕魚為主要產業,傳統舞蹈Fatele是最具代表性的南島文化。受海平面上升威脅,有「即將消失的天堂」之稱。


熱情的吐瓦魯人會以傳統舞蹈Fatele迎接來賓,而客人也會入境隨俗,向舞者噴香水表達讚賞。華麗歡騰的Fatele不僅是最高的祝福和致敬,更遙遙牽起南島語族的血脈,舞動超過5,000年的民族文化。

吐瓦魯因缺乏天然資源、地勢極低,是全球遭受海平面上升威脅最嚴重的國家,與友邦的關係則關乎國人的生活福祉。回溯歷史,1915年曾為英國的殖民地,基於種族紛爭,以密克羅尼西亞人為主的吉爾伯特群島獨立為吉里巴斯;埃里斯群島則在1975年改稱吐瓦魯群島,並於1978年獨立成君主立憲制國家,隔年與臺灣建交。

臺灣與吐瓦魯的關係不僅有深厚的友邦情誼,從語言、舞蹈文化還可以發現許多神奇的相似性,例如吐瓦魯語與臺灣原住民族(如魯凱族、卑南族)的語彙十分相近,「5」的語言皆為「lima」;「2」的吐瓦魯語是「lua」、卑南族語是「dua」;傳統舞蹈的音樂、舞姿與表演服飾也與其他南島語族的歌舞特徵類似,慶典期間吐瓦魯人會穿戴稱為「Fou」的花冠頭飾。

最具代表性的Fatele常在如宗教慶典、婚禮或迎賓等重要場合表演,時間可持續數小時。舞者傳統以5至6名年輕未婚女子排成一列用坐或蹲姿表演,上衣稱作Teuga saka,並搭配頭飾、臂章和腕帶,裙子則分下層的Titi kaulama裙和上層的Te titi tao裙。Fatele舞曲受歐洲旋律與和聲影響,始於年長男人在會議廳(Maneapa)唱歌,隨著其他人的加入,合唱團不斷重複、加快和放大音量,並運用空餅乾罐或茶櫃木箱打擊節奏。

除了Fatele,吐瓦魯的傳統舞蹈還有Fakanau和Fakaseasea,熱愛唱歌跳舞的南島民族吸收了各族群影響,傳統與現代新舊風格並存,發展成令人嚮往的玻里尼西亞音樂小宇宙。

吐瓦魯為南島語系國家,海島環境也讓吐瓦魯發展出與海洋緊密相連的文化脈絡。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88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