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美學

  • 不讓資產變遺產,他們打造獲台灣建築首獎的私人美術館!南投必訪毓繡美術館成最親民「美感基地」

    November 12, 2020

    許多熱愛藝術的企業家,近年來紛紛成立自己的美術館。有別於公立美術館,這些風格各異的私人美術館,不受限制,得以長成自己的樣子,呈現經營者強烈的個人特色。而在美術館背後,往往藏有動人故事,值得人們走進窺探他們心中鮮為人知的理念。由石油大亨尚.保羅.蓋蒂(Jean Paul Getty)打造的蓋蒂博物館(...

  • 西門町旁神秘老宅暗藏古物畫作,走進北門鬧區的台灣美術時光隧道

    November 12, 2020

    你能想像台灣舊城區的一棟老宅裡,竟藏著半部台灣美術史?一字排開,從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到林玉山、陳進、郭雪湖,再到倪蔣懷、李梅樹與顏水龍等,盡是台灣日治時期名家畫作,其中6幅更是台北市指定一般古物。順益台灣美術館打造了一條台灣美術的時光隧道,用不同的時空角度,帶領觀者重新認識台灣這座島嶼。而打造這座...

  • 李清志專欄〉這裡不只是酒莊!朝聖安藤忠雄打造的拉蔻特藝術中心

    October 29, 2020

    這些年來,世界各地的酒莊紛紛丟棄傳統包袱,尋求轉型與新契機。他們不再像過去那樣低調保守,開始讓世界各地遊客進入過去幾乎不太開放的葡萄酒莊園,甚至找來世界級的建築師設計摩登新穎的建築,藉以吸引更多人矚目。知名建築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等人都在最...

  • 一花一內心 日本花道大師上野雄次心法傳授

    September 30, 2020

    我在植物身上感覺到什麼了嗎?能把那樣的感覺投射到作品上嗎?」這是活躍於日本花道界的上野雄次經常對自己的提問。重視這樣的問題後,也造就他不同於傳統日本流派,自由、隨性、鮮明的花道風格。上野雄次擅長展現花的能量,第一本中文譯作《一花入魂》,彙集了其三十年花藝創作的想法,以下為精華摘要:插花前,請認真凝看...

  • 李清志專欄〉日本建築師設計的南法地標,自然系建築師藤本壯介的白色巨塔

    August 13, 2020

    法國人對於日本文化一直存在著好感,從以前印象派畫家開始,他們就很喜歡日本的浮世繪及陶瓷用品。這些年更有許多日本建築師(包括安藤忠雄、隈研吾、藤本壯介等人),陸續在法國設計新的建築作品。法國人對於日本文化的接受度與喜愛程度,可見一斑!去年,在南法蒙彼利埃(Montpellier)出現了一棟白色巨塔,這...

  • 最富之國中的異想旅店

    June 24, 2020

    在世界最富有國家的首都卡達杜哈(Doha, Qatar),似乎做什麼事都可以大手大腳,不必顧慮太多預算。越是天馬行空、越是花錢如水,才襯得上那滿街動輒數十萬美金的豪華超跑,和猶如科幻電影中一幢比一幢奇異的高樓大廈。如要選個西方設計師和這個城市相配,我絕對會投馬賽爾.萬德斯(Marcel Wander...

  • 神祕華人家族澄定堂,讓台灣成西文古書重鎮

    June 11, 2020

    藏書人提到書,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解與實踐。開始藏書動機各不相同,對過往歷史表達懷念與崇敬,或是對某特定主題、人物的探究與迷戀。隨著時間,一再悠游於找書、藏書、讀書的路途,因為愛書,走進書的歷史,也讓書走進自己的生活,最後建立起個人與書之間,獨一無二的藏書哲學。這幾年在台灣提到藏書,「澄定堂」絕對是備受...

  • 留德時期二手書啟蒙,劉興華打造「家+藝術」:店內古書、圖鑑宛如藝術品

    June 11, 2020

    對西洋古籍的涉獵始於留德期間,「家+藝術」負責人劉興華還是留學生時,為了省錢經常逛二手書店。自此,開啟了他30年的藏書旅程。通曉德語、法語、英語等多國語言的劉興華,20年前帶回超過3000本西洋古籍,開設台灣第一間西洋古籍書店。歷經市場起伏,近年以預約和網路服務為主,今年才又在新北市開店重起爐灶。「...

  • 西川滿、台灣文史狂熱鐵粉黃震南:藏書根於「用」,讓書本被使用也很重要

    June 11, 2020

    買書、藏書若只是為了自己的喜好,那麼獵書是否能更肆無忌憚、更理直氣壯?談到獵書的樂趣,恐怕只能用「痴狂」來形容他們對追尋書的迷戀。有人執迷於版本、有人專注於研究主題,也有人只在意珍本的追求。39歲的黃震南,自幼就在舊書堆中打滾,追隨父親逛舊書店、研究台灣史,投身台文研究,並在網路經營「活水來冊房」分...

  • 是出版人也是藏書迷,聯經出版社副總編輯陳逸華專愛台灣早期文學、絕版書籍

    June 11, 2020

    聯經出版社副總編輯陳逸華也是一個書痴,大學開始迷上舊書,看到同學在網路買到絕版書,受到啟發、一頭栽進舊書的世界。2009年以「舊書與舊書店」為題,獲得雲門「流浪者計畫」補助,獨自前往中國3個月,探訪城市中的舊書店、拜訪藏書家與他們的書房,拓展眼界,也結識許多好友。書不只是閱讀的載體,書的內容、版本、...

  • 承接父親二手書店「舊香居」,家學淵源吳卡密打造書迷、藏書人的交流熱店

    June 11, 2020

    不論是經濟因素,或是個人喜好,我輩讀書人年少時多少都有在牯嶺街、光華商場等舊書店穿梭、閒逛的經驗。「舊香居」則是近年藏書人淘書的另一據點。舊香居店主吳卡密自幼追隨父親,浸潤在許多藏書人之間,留學法國學習藝術回台後,接下父親經營的二手書店,靠著家學淵源與自身對東西方珍本古籍的獨到眼光,打造「舊香居」特...

  • 隔離期間的修行旅店

    April 30, 2020

    我打破了自己的紀錄,因為疫情的關係,幾乎兩個月沒走出香港。許多人正經歷長達十四天的隔離期(quarantine),對我來說,那無疑會是相當難熬的折磨,於是開始想像,若要我選,會在什麼旅店完成那十四天的修行?一定要有好的風景、可以讓陽光穿透的大片窗戶;還有,要是有陽台的話,當然更是理想,可以呼吸到外面...

  • 大師最後遺作旅店

    April 16, 2020

    趁著未對香港人隔離封關前,急急走一趟澳門,由於感覺未來將有一段時間無法再去,選擇旅館上比以往更顯困擾,更不想隨意。最後決定還是去開幕不到兩年的摩珀斯旅店(Morpheus)再度朝聖,原因無他,就因為其為建築大師札哈.哈蒂(Zaha Hadid)最後的旅館遺作。札哈.哈蒂充滿科幻感、流暢而剛硬中見柔軟...

  • 修道院廢墟大飯店

    March 31, 2020

    我住過兩個修道院,一座是建築大師柯比意所設計的拉圖瑞修道院(Sainte Marie de La Tourette);一座是位於葡萄牙波爾圖近郊的阿馬里斯修道院酒店(Pousada Mosteiro de Amares)。修道院原本就是一個封閉的世界,與世隔絕,過著節制慾望、親近上帝的生活;拉圖瑞修...

  • 臥遊博物館part4——720° VR觀國寶

    March 26, 2020

    「防疫不妨藝」是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今年遭遇史上最嚴峻疫情衝擊的行銷訴求。每日參觀人數直線下滑,據了解,二月份的參觀人數比去年少八成。但顯然故宮是有備而來的,為讓想親近國寶的大眾不因此受到禁足,順勢推出七百二十度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走進故宮,彙整線上資源,讓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