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美學

  • 李清志專欄〉日本建築師設計的南法地標,自然系建築師藤本壯介的白色巨塔

    August 13, 2020

    法國人對於日本文化一直存在著好感,從以前印象派畫家開始,他們就很喜歡日本的浮世繪及陶瓷用品。這些年更有許多日本建築師(包括安藤忠雄、隈研吾、藤本壯介等人),陸續在法國設計新的建築作品。法國人對於日本文化的接受度與喜愛程度,可見一斑!去年,在南法蒙彼利埃(Montpellier)出現了一棟白色巨塔,這...

  • 最富之國中的異想旅店

    June 24, 2020

    在世界最富有國家的首都卡達杜哈(Doha, Qatar),似乎做什麼事都可以大手大腳,不必顧慮太多預算。越是天馬行空、越是花錢如水,才襯得上那滿街動輒數十萬美金的豪華超跑,和猶如科幻電影中一幢比一幢奇異的高樓大廈。如要選個西方設計師和這個城市相配,我絕對會投馬賽爾.萬德斯(Marcel Wander...

  • 神祕華人家族澄定堂,讓台灣成西文古書重鎮

    June 11, 2020

    藏書人提到書,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解與實踐。開始藏書動機各不相同,對過往歷史表達懷念與崇敬,或是對某特定主題、人物的探究與迷戀。隨著時間,一再悠游於找書、藏書、讀書的路途,因為愛書,走進書的歷史,也讓書走進自己的生活,最後建立起個人與書之間,獨一無二的藏書哲學。這幾年在台灣提到藏書,「澄定堂」絕對是備受...

  • 留德時期二手書啟蒙,劉興華打造「家+藝術」:店內古書、圖鑑宛如藝術品

    June 11, 2020

    對西洋古籍的涉獵始於留德期間,「家+藝術」負責人劉興華還是留學生時,為了省錢經常逛二手書店。自此,開啟了他30年的藏書旅程。通曉德語、法語、英語等多國語言的劉興華,20年前帶回超過3000本西洋古籍,開設台灣第一間西洋古籍書店。歷經市場起伏,近年以預約和網路服務為主,今年才又在新北市開店重起爐灶。「...

  • 西川滿、台灣文史狂熱鐵粉黃震南:藏書根於「用」,讓書本被使用也很重要

    June 11, 2020

    買書、藏書若只是為了自己的喜好,那麼獵書是否能更肆無忌憚、更理直氣壯?談到獵書的樂趣,恐怕只能用「痴狂」來形容他們對追尋書的迷戀。有人執迷於版本、有人專注於研究主題,也有人只在意珍本的追求。39歲的黃震南,自幼就在舊書堆中打滾,追隨父親逛舊書店、研究台灣史,投身台文研究,並在網路經營「活水來冊房」分...

  • 是出版人也是藏書迷,聯經出版社副總編輯陳逸華專愛台灣早期文學、絕版書籍

    June 11, 2020

    聯經出版社副總編輯陳逸華也是一個書痴,大學開始迷上舊書,看到同學在網路買到絕版書,受到啟發、一頭栽進舊書的世界。2009年以「舊書與舊書店」為題,獲得雲門「流浪者計畫」補助,獨自前往中國3個月,探訪城市中的舊書店、拜訪藏書家與他們的書房,拓展眼界,也結識許多好友。書不只是閱讀的載體,書的內容、版本、...

  • 承接父親二手書店「舊香居」,家學淵源吳卡密打造書迷、藏書人的交流熱店

    June 11, 2020

    不論是經濟因素,或是個人喜好,我輩讀書人年少時多少都有在牯嶺街、光華商場等舊書店穿梭、閒逛的經驗。「舊香居」則是近年藏書人淘書的另一據點。舊香居店主吳卡密自幼追隨父親,浸潤在許多藏書人之間,留學法國學習藝術回台後,接下父親經營的二手書店,靠著家學淵源與自身對東西方珍本古籍的獨到眼光,打造「舊香居」特...

  • 隔離期間的修行旅店

    April 30, 2020

    我打破了自己的紀錄,因為疫情的關係,幾乎兩個月沒走出香港。許多人正經歷長達十四天的隔離期(quarantine),對我來說,那無疑會是相當難熬的折磨,於是開始想像,若要我選,會在什麼旅店完成那十四天的修行?一定要有好的風景、可以讓陽光穿透的大片窗戶;還有,要是有陽台的話,當然更是理想,可以呼吸到外面...

  • 大師最後遺作旅店

    April 16, 2020

    趁著未對香港人隔離封關前,急急走一趟澳門,由於感覺未來將有一段時間無法再去,選擇旅館上比以往更顯困擾,更不想隨意。最後決定還是去開幕不到兩年的摩珀斯旅店(Morpheus)再度朝聖,原因無他,就因為其為建築大師札哈.哈蒂(Zaha Hadid)最後的旅館遺作。札哈.哈蒂充滿科幻感、流暢而剛硬中見柔軟...

  • 修道院廢墟大飯店

    March 31, 2020

    我住過兩個修道院,一座是建築大師柯比意所設計的拉圖瑞修道院(Sainte Marie de La Tourette);一座是位於葡萄牙波爾圖近郊的阿馬里斯修道院酒店(Pousada Mosteiro de Amares)。修道院原本就是一個封閉的世界,與世隔絕,過著節制慾望、親近上帝的生活;拉圖瑞修...

  • 臥遊博物館part4——720° VR觀國寶

    March 26, 2020

    「防疫不妨藝」是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今年遭遇史上最嚴峻疫情衝擊的行銷訴求。每日參觀人數直線下滑,據了解,二月份的參觀人數比去年少八成。但顯然故宮是有備而來的,為讓想親近國寶的大眾不因此受到禁足,順勢推出七百二十度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走進故宮,彙整線上資源,讓全球...

  • 竹建築 風潮再起

    March 05, 2020

    竹子從生存、生活、生計、工藝、家具、建築、藝術都和台灣人交織綿密,也是台灣土地的重要守護者。但隨著經濟快速累積,屬於台灣人的竹房子(竹籠仔厝),目前只剩山區少數的長輩們還能動手蓋。在建築爆雜起造的年代,與這個寶島和諧共處的聚落地景日漸模糊。望著淺山丘陵上的長枝竹搖晃,我突然想起某個小院裡,「莫負煙霞...

  • 與土地共生 台灣竹籠仔厝

    March 05, 2020

    台灣竹建築地域風土性如此之強,取材經濟實惠,原本修築工法也容易普遍熟悉,目前卻是瀕臨消失的手藝,竹籠仔厝被大眾視為「破厝仔」的貧窮象徵,加速它傾頹敗壞的淒涼。竹子是上天賜給台灣人的恩物。除了提供食材,還能滿足生活必須的各式日常用具。漢族移民在面對新環境時,因應島嶼環境的不同,在原有的工匠傳統中衍生出...

  • 陸上郵輪之家

    March 05, 2020

    這數個月是身為香港人最煩悶的時期,幸虧這個城市的人也總能想辦法苦中作樂,用盡當下可以找到的享受,然後繼續逆流拚搏。而我的方式,就是找一間旅館,想像自己其實不是在地者,以異鄉的角度觀望自己的家鄉,那既熟悉又陌生、既親密又有些抽離的感覺,總能讓我找到力量再重新認識這裡。九龍尖沙咀K11 Musea可以是...

  • 來法國南特機械島看超壯觀機械大象!沒落造船廠變身蒸氣龐克風格烏托邦,兼具科學與藝術工藝的奇幻異境

    February 20, 2020

    大家都去過迪士尼樂園或是環球影城,但是應該很少人知道法國西北部的南特(Nantes),有一座非常另類的機械樂園,去過之後才發現,這座兼具藝術與工藝的樂園,真的比迪士尼或環球影城好玩太多了!南特機械島樂園是一座充滿蒸氣龐克(steampunk)風格的烏托邦,在這裡可以看到許多有如《海底兩萬哩》、《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