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如藝品 裝幀版本學問窺秘
古書商掏心談珍本價值
2020/06/11
- 文字 / 黃怡蒨、胡芝寧
對西洋古籍的涉獵始於留德期間,「家+藝術」負責人劉興華還是留學生時,為了省錢經常逛二手書店。自此,開啟了他三十年的藏書旅程。
小檔案_劉興華
收藏資歷:30年
現職:家+藝術 西洋古董 版畫古書店負責人
通曉德語、法語、英語等多國語言的劉興華,二十年前帶回超過三千本西洋古籍,開設台灣第一間西洋古籍書店。歷經市場起伏,近年以預約和網路服務為主,今年才又在新北市開店重起爐灶。
「價值鑑賞有一定的標準程序,稀有性、獨特性很重要。」劉興華一針見血指出藏書的價值。年代久遠是基本條件,一般初版價值高於其他版本,圖片越多價值越高。另外精緻裝幀、印刷或名人收藏、使用、簽名等具有歷史文化典故的書,也都能錦上添花。
店內古書、圖鑑宛如藝術品
藏書、找書、鑑定書經驗豐富的他認為,積累不同於收藏,深入主題是收藏的基本環節。正因如此,他目前手上擁有的西洋古籍不超過一百套,而近年收藏側重在著名藏書家珍藏、手工限量裝幀的西洋古籍。
他以去年在春風似友珍本古籍拍賣會露過臉、被譽為英國最精美的植物圖鑑:一套三本的《倫敦花卉》(Flora Londinensis)為例,為我們說明。
這套十八世紀出版的大開本精裝本彩繪圖鑑,它的江湖地位除了是開創地方性植物的紀錄先河外,內含四百三十二張銅版印刷且張張都是手繪上色的插圖,畫工雅致精細,連植物莖上的細柔毛都繪得栩栩如生,也增加了它的收藏價值。
只可惜,拍賣會上沒有遇到有緣人而流拍,他豁達的說,「賣出去有利潤,賣不出去還是可以當藝術品欣賞。」
確實,踏進「家+藝術」完全可感受到劉興華收藏的西洋古書如藝術品般的存在。
一一取閱店內陳列的古籍,發現燙金只是這些書的基本樣貌。劉興華說,一開始有用金子、寶石、銅裝飾的書,中世紀晚期出現豬皮、牛皮、羊皮方便雕刻,文藝復興之後,裝幀技術逐漸發展,不少藏書家和裝幀師傅合作為藏書客製裝幀。
他拿出一本一九三○年出版的「魔法新郎」(Le marié magique),這本以圖像重構「一千零一夜」故事的古籍,外觀以紅黑相間的幾何結構呈現,加上燙金飾條及銀色細點,造型精緻簡約。裝幀師露易斯.馬羅(Louise Marot)大有來頭,曾在一九二五年裝飾藝術展中獲得銀牌,有許多裝飾藝術風格的裝幀作品。
而劉興華近期收藏的「真基督教六卷與天堂樂園」則是裝幀的敬虔表現,他認為裝幀師可能運用當時聖母教堂的建築元素,在山羊皮上繪以黑彩的燙金幾何紋飾,同時安置兩條銅鑄花皮條扣鎖,是十分難得且令人讚歎的作品。
「書籍裝幀好比華美外衣,可以展現藏書人的品味,也能藉此判斷書籍的源流。同樣一本書經過不同藏家,也會出現不同封面。」劉興華認為,藏書的價值最終還是起源於收藏動機、研究深度以及追尋過程,「書海浩瀚,對藏家而言,在一定標準上,能夠符合收藏方向的書,永遠最重要。」
書迷、藏書人的交流熱店
不論是經濟因素,或是個人喜好,我輩讀書人年少時多少都有在牯嶺街、光華商場等舊書店穿梭、閒逛的經驗。「舊香居」則是近年藏書人淘書的另一據點。
舊香居店主吳卡密自幼追隨父親,浸潤在許多藏書人之間,留學法國學習藝術回台後,接下父親經營的二手書店,靠著家學淵源與自身對東西方珍本古籍的獨到眼光,打造「舊香居」特有風格。
小檔案_吳卡密
收藏資歷:28年
現職:舊香居店主
近幾年另闢「舊香居藝空間」,針對古籍收藏、藝術定期策展,為古書收藏帶進不少年輕風貌。前幾年舉辦的本事青春─台灣舊書風景展覽,即是一例。
不只是買賣,吳卡密藉由展覽和活動,拉近和客人藏家的距離,甚至成為好友。
「藏品本身屬於物質性,但是收藏過程卻讓人產生精神性的回報。」吳卡密說,常有藏家半夜翻自己手上的書覺得很開心,那種喜悅,就是藏書人滿足自己的過程。在藏書領域裡結交同好,互相交流、討論、再發現,又能成就另一種喜悅。
像每年國際書展,來自中國和香港的作家趁參展之便,都會到此淘書。久而久之,舊香居就成為他們的海外聚會場所。
「舊香居」的存在,如交流的橋樑,在家無法與家人分享的樂趣,來到店裡與書友聊天能產生共鳴。
「藏品本身沒有情感,是藏家性格與收藏過程賦予藏品意義。」吳卡密說,「先有value,才有price。我認為情感的投注,才是藏書真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