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土地共生 台灣竹籠仔厝
兵營重生藝術基地,傳承古老建築工法
2020/03/05
- 文字 / 黃韋維
台灣竹建築地域風土性如此之強,取材經濟實惠,原本修築工法也容易普遍熟悉,目前卻是瀕臨消失的手藝,竹籠仔厝被大眾視為「破厝仔」的貧窮象徵,加速它傾頹敗壞的淒涼。
竹子是上天賜給台灣人的恩物。除了提供食材,還能滿足生活必須的各式日常用具。漢族移民在面對新環境時,因應島嶼環境的不同,在原有的工匠傳統中衍生出適合在地居住的竹構形式。竹籠仔厝這種竹建築遂成了世界竹產區中一種特殊的結構方式,除了充分展現先民就地取材,化繁為簡的創意,堅固又具有彈性、輕巧易拆組的易搬遷特性,更成為面對如地震、水澇、族群遷移等問題的最佳解決對策。
台灣曾經有一群為聚落起造屋宅的工匠,不僅為先民們築起一棟棟安住樂居的家,也為台灣留下了重要的地景記憶。而廖枝德(業界稱枝德司),就是台灣農村具代表性的地景建築師之一。枝德司生於民國十九年,世居台南市後壁區安溪寮,一生至少施作過五十多棟台灣民宅;專精漢式傳統建築「穿鬪式」工法、竹籠仔厝、養灰、起大灶等。二○一五年去世那一年,獲頒文化部「重要傳統藝術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俗稱人間國寶),許多作品分布在台南住家附近的東山區北勢寮。
《alive》央請專事古蹟修復的建築設計師紀璟凱帶路,曾在西螺大橋藝術兵營跟著枝德司學蓋竹籠仔厝的他,建議車停在北勢寮廟埕,徒步尋訪枝德司一甲子的低碳建築圈最為適合。
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
「用這樣的竹子建造房屋應該是世界唯一的吧!
這種韻味別處找不到。」
整個北勢寮聚落就是一個台灣常民建築博物館,居民對常見的建築訪客們並不陌生。我們按著《珍藏老篩》裡的地圖,對照枝德司的作品,遇見屋主問起為什麼那麼多人請枝德司起厝?「厝型炔䆀」、「做人實在阿!」這樣簡單的回答裡頭其實有許多意涵;包括手藝、技術、屋主的需求與起造過程的妥善安排;其中,當然更包括溝通以及信任。
早期起造的司阜除了會看屋前的山頭形制外,幫主家依需求採圖、理水解風、分縫布局、估價檢料都是基本功。枝德司起造的「民式仔」比例簡雅挺實、收頭紋飾文質洗練,在空間上沒有任何多餘。起造房子時遇到各式的問題,枝德司總是說:「萬水深淵,都要自己變化。」
六○年代經濟好轉,許多傳統漢式屋厝紛紛被拆除,台灣農村地景漸漸被表情呆然的水泥樓房及鐵皮屋填滿。回頭看他與丈人合蓋那間被命名為「定情之屋」的藍色竹籠仔厝、撿料拼湊而成的安溪寮樹屋,與博愛工作室,在那些不隨著外面世界眼光起落的小房子裡,惜物愛物、童心自怡的枝德司身影浮現。竹籠仔厝在台灣這個島嶼上,原生奇趣、構築工法平等且自在,在如此空間裡能讓人感受到與自然一起的歡暢共在。
竹籠仔厝的取材以及構築意涵與台灣人血緣連成一脈。二○一○年開始,藝術兵營裡有一棟自己會呼吸的台灣家屋一直被修蓋著。「藝術兵營」?這是軍方新編制的單位嗎?初次拜訪看見門口左右對聯「藝術似海、軍令如山」,往內遠目真是一頭霧水。不免好奇這樣的場域會聚集什麼樣的人?從事什麼樣的秘密行動?
一群素人編撰工法書
守住傳統穿鬪式、養灰古技法
「廖枝德」這三個字溫溫靜靜的落在建築模型慣用的灰紙板封面。書封面側邊印著小小紅色板刻的「珍藏老篩」字體。這個篩,不是傳統「司或師」字,我想這群人,早就任性的認定「枝德司」就是他們一輩子的竹子老師。翻開這本獨立出版的書,馬上驚豔於手感的不同溫度,隨著學員的問與答,那個頂真、童心愛玩的竹子老師好像一直都在。這本書以超圖解的方式,讓讀者很容易理解老篩如何蓋出一棟竹籠仔厝,怎麼蓋起一個好灶的實作過程。不藏私的分享如何取得蓋竹籠仔厝相關的材料、工具,以及自各地而來的學員拜師學技的各種起心動念,與實作過程中各式怪奇提問。書中一一記錄著老篩春風幽默的解答,這本書的出版單位是「西螺大橋藝術兵營」。
在兵營初見穿著藍色工作服,狀似僧人的李朝倉營長時,有一種走錯時空的狐疑。隨著營長非常輕巧有序的引導介紹之下,以「less is more」為生活核心價值的兵營家規在此自然開展。在兵營的「大地之屋」裡,以簡單生活的態度開辦了多種台灣傳統建築工法課程;包括土角製作、糯米卵石地基、穿鬪式竹牆架、傳統養灰、竹編夾泥牆、竹屋頂、傳統老灶、蓋茅草屋等等,並開啟老屋修護時可先借成年灰使用,再養灰還回的循環互助工坊。
就地取材、化繁為簡
那些竹子屋教我們的土地功課
輕簡的竹籠仔厝陪伴台灣人度過貧困的年代,傳統工法陪著尋找簡單真實的朋友度過摸索的晨昏,夥伴們在傳統裡交往未來,孩子在自然中被餵養成長,在這裡安心跟著老篩學工法,開心跟土地黏著自信。「就地建築」,是一種小寫的建築,是就地取材的構築建造,是就地放心的捨繁就簡。這裡頭需要學習對環境的認識與認分,對材料的耐心與安心,對人事的敦厚與有情。台灣常民建築可以提供我們面對未來環境時,一種自然而然的本然選擇。聊到竹籠仔厝常有人會問,竹子蓋的房子能耐多久?很難維護吧!枝德司總是笑笑的說:「有佇住,時常關心就好。」
世界竹會為契機
珍貴竹文化將重返日常
二○二○年九月WBC世界竹會(World Bamboo Congress)將在台灣結合地景藝術節擴大舉行,並以「Bamboo Now」為此次議題口號,試圖讓竹子的生活、竹子的文化、竹子的記憶通過各式平台,重新回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傳統乃創新經驗的紀錄文本,建築既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集體自拍。有機成長的建築需要許多單元的重複學習,來成為未來的一個整體「基因」。在找不出新的突破跨向未來時,也許轉頭往後跑就是最好的練習。
看著藝術兵營這群人往回走在竹建築的手作路上,相信對自己的土地傳統越理解,對未來的發聲就越能充滿自信。回望竹生態這份島嶼厚禮,相信它能帶給台灣更自由,更有氣力的環境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