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美學

  • 為何它們能成為世界遺產

    February 13, 2020

    多年來,造訪世界文化遺產時,事先了解列名標準成必要作業。或者,當我有機會帶領其他人實地體驗世界文化遺產時,也會不厭其煩釐清列名原因。唯有如此,才不會讓任何有價值之處,成為參觀的遺珠之憾。依《世界遺產公約執行作業指南》規定,任何文化遺產若想成為世界遺產,必須滿足兩個條件:條件一是至少擁有條約規定之十項...

  • 油漆桶變吊燈、三角錐便吧檯座椅,「工家美術館」翻轉工地印象

    January 23, 2020

    一般人對工地的刻板印象是──被圍籬阻攔的城市灰暗地帶、似乎永無止境「施工中」。在台中,誕生台灣第一座結合工地、美術館與共享概念的「工家美術館」,嘗試翻轉工地環境,理解工地文化。當工地本身就是美術館,會變成什麼景象?油漆桶是吊燈、三角錐成為吧檯座椅、水泥袋變成軟座墊……。在同一個空間,工地師傅們研究、...

  • 李清志專欄〉聚集五座隈研吾作品的深山小鎮檮原町,在四國「雲之上」看見大師木建築靈感初衷

    January 23, 2020

    建築師隈研吾是2020年日本建築界最大贏家,因為東京奧運會主場館經過多次競圖波折,最後排除札哈・哈蒂(Zaha Hadid)與伊東豊雄的提案,由隈研吾贏得設計建造權,也讓他的建築生涯更添一里程碑。不過遠在四國鄉下深山裡,有一處叫作「檮原町」的地方,多年來一直有隈研吾的作品出現,至今已有五座建築大師的...

  • 翻玩雙面杜拜part 2──漫遊3個中東風文青基地

    January 03, 2020

    追逐天際線、海岸線,常以極致建築物搶登世界媒體版面的杜拜,是一座文化荒漠?事實上,杜拜的文化藝術正在萌芽。這些軟調性的靈魂,為杜拜增添不一樣的魅力。作家吉姆.克雷恩(Jim Krane)在《黃金之城──杜拜》一書中寫道:「在像杜拜這樣非常開放的城市裡,必然會興起土生土長的文化。這些初期的跡象非常迷人...

  • 外星飛碟降臨藝術大學

    December 26, 2019

    世界各地大學校園林立,一座大學如果想要爭取曝光機會,除了爭取學術排名、努力成為頂尖大學外,還可以聘請知名建築師設計校園建築,藉著明星建築師光環,讓學校成為世人矚目焦點。最近,大阪藝術大學就成為許多人想去一探究竟的校園。因為得過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建築師妹島和世,在這裡設計了藝術科學(Art Scienc...

  • 建築系的天堂

    November 28, 2019

    建築系的學生都有在系館熬夜趕圖的辛苦經驗,不論是台灣的建築系,或是出國進修的外國建築學校,幾乎都要長時間在學校工作室熬夜;而在建築系館裡的辛苦經驗,也成為所有建築師心裡永難忘記的求學甘苦記憶。建築系學生在系館的夜晚,除了趕圖做模型之外,也會有聽流行音樂、打桌球、吃泡麵,一起叫披薩等活動,甚至一起在窗...

  • 藝術品充當路標的跳島遊

    November 21, 2019

    我漫步小島上的崎嶇山路、蜿蜒小徑,找尋散布島上四處的藝術作品。我每日搭船登島,先按照「瀨戶內國際藝術祭」(Setouchi Triennale)作品指示圖,規畫行程,再按照藍底白字的藝術品指示路標,尋找散布島上不同地方的藝術品。一個路標接著一個路標,一個藝術品接著一個藝術品。當我專注搜索地圖上的藝術...

  • 瀨戶內的藝術遍路

    November 07, 2019

    三年一度、第四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於日前落幕,今年我總算得以安排一趟嚮往已久的深度之旅,用九天時間走遍秋會期的十一個展島以及高松市區。以往我對現代藝術有些抗拒,總覺得作品多半難懂,甚至毫無美感可言,很難打從內心喜愛,加上行前不只一位遊畢歸來的朋友對我說「覺得不怎麼樣」,讓我有點擔憂。沒想到這趟結合旅遊...

  • 里斯本河邊的新浪潮

    October 31, 2019

    里斯本是葡萄牙大航海時代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當年那些前往東方尋找香料商機的大船,都是從這裡出發,他們繞過非洲好望角,航向未知世界,那些地圖上未曾標註的地方;沒有高科技設備、沒有GPS 導航、沒有渦輪引擎,靠的只是洋流、季風,與無盡的勇氣與毅力。全新浪潮航向未來在這個出海的河港邊,有太多跟大航海時代有關...

  • 超現實水墨 創造海底世界 

    October 09, 2019

    現代水墨畫,可以怎麼玩?在展覽《陳陽熙的心象藝術世界》裡,從事水墨創作超過40年的藝術家陳陽熙,將水墨觸角推向超現實:現代舞舞者躍動於雲海上、瀑布水流中,水墨在海底世界,成為優游的魚……。展覽中最吸睛當屬巨幅〈海底世界長卷〉,長達21.6公尺,加上由60幅畫作組成的〈海底干支圖〉,是陳陽熙長期創作「...

  • 開在北回歸線的花

    October 03, 2019

    根藝術 讓國際驚豔的原生創作力嘉義在多數人心中還停留在鄉鎮型的慢城市。沒有產業,人回不來,城市沒進展。但在歷史的縱軸上,這裡曾經誕生重量級畫家陳澄波、台展三少年之一國寶級畫家林玉山,也造就了「嘉義畫都」的美名。曾在嘉中任教三年的畫家席德進,在這南島四季中採集了大量的野鄉筆記,成為日後創作的重要養分。...

  • 根手作

    October 03, 2019

    陽光總是大方熱情、物產豐饒且安穩愜意的嘉南平原,創作上有什麼特色?也許習慣了山、海、平原的移動在一小時內,也許習慣了日夜溫差的變化急遽,嘉義的創作者身上有一種身分多重的轉換自然,也同時保有一種隱慢天成的生活姿態。安靜扮演日常創作則勇於挑戰每次遇到她,總是睜大眼睛:「韋維,我跟你說,我想創作的東西已經...

  • 參與舉世聞名的節慶

    October 01, 2019

    我披著斗篷,帶上面具,走在被細雨洗滌過的石板窄巷裡。這身裝扮有點像《Eyes Wide Shut》(臺譯:大開眼戒)裡Tom Cruise穿的,但這扮相和我穿出巷子後將要遇見的裝束相比,恐怕不能相提並論。而我此刻正要進去這個充滿奇幻的「空間」。這「空間」源於一個傳奇的節日。和世界上的重要節日一樣,參...

  • 在德國發現義大利

    September 19, 2019

    說到德國最不像德國的城市,大概就是慕尼黑(Munich)了,反而有一種義大利的風味。然而其實繼柏林之後,被稱歐洲古典音樂之都的它,越來越受人矚目,不僅曾入選過世界最適宜居住的城市排行前幾名,也是 BMW總部與博物館所在地。我到訪慕尼黑的次數不多,因此每次都只想入住景點最集中、最熱鬧的舊城區。而科爾提...

  • 我的血型是巧克力

    September 12, 2019

    冰島環島自駕第十天,我來到冰島本土最北的城鎮錫格呂菲厄澤(Siglufjörður),距北極圈不到四十公里。這個小鎮上世紀曾因鯡魚捕撈業盛極一時,如今居民僅一千三百人,在二○一○年總長超過十一公里的東向雙隧道開通前,只有一條西向古老隧道可全年通車,因而至今仍保持遺世獨立的寧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