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煎到表面金黃的「煎盤粿」,飄出陣陣米香。(攝影/高大鈞)
煎到表面金黃的「煎盤粿」,飄出陣陣米香。(攝影/高大鈞)

芝麻油、假魚肚、煎盤粿、麵線糊,來一盤北港遊子的鄉愁滋味

2019/09/19

LINE分享 FB分享

除了媽祖信仰外,北港最為外人所知的事物就是製油產業,領路人雲林縣政府計畫處地方創生辦公室專案經理陳俊安說:「我是北港出生的在地人,家裡餐桌上的菜色裡,麻油、花生油都是不可或缺的配角,它也見證了北港是在地貨物集散中心的歷史。」

※延伸閱讀:道光年間客棧、乾隆時代義民廟:北港歷史城巡禮,飽覽200年歲月軌跡

從清朝開始,北港附近就是知名的芝麻、花生產地,當年的傳統製油產業都以油車或飼料行稱之,大部分的農家會把自家的作物拿到特定點去榨油,這個定點與榨油設備稱為「油車」,在當時屬於農家的副業,換句話說是早期的代工業,因為多為農戶以自己家中的作物拿來榨油自用,所以油的買賣並不熱絡,直到媽祖廟吸引香客前來,才陸續有了油品買賣,因而活絡了當地的經濟。

利用重量把芝麻餅裡的油榨出,榨油率可達35%或40%。(攝影/高大鈞)

利用重量把芝麻餅裡的油榨出,榨油率可達35%或40%。(攝影/高大鈞)

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芝麻使用量大不如前,現在大多數使用泰國、越南進口芝麻製作,但是依舊沿襲古法製程,歷經烘炒、散熱、碾碎、蒸餅、壓餅、入車與沉澱等7個步驟,製成冷壓芝麻油,味香濃郁,且不苦澀是它最大的特色。

經果冷壓沈澱的黑芝麻油,滴滴香醇。(攝影/高大鈞)

經果冷壓沈澱的黑芝麻油,滴滴香醇。(攝影/高大鈞)

在北港待了4天,無論在哪攤小吃坐下來,都能見到桌上有瓶「花生辣醬」,一問之下才知道,這是在地特有的調味醬料,是當地大芳醬油工廠製造的。在辣椒醬裡加入特產花生,無論淋在滷蛋白、煎盤粿、炒米粉或是小菜上,都是最佳搭檔,也是北港外地遊子的鄉愁滋味。

北港特有的花生辣醬,吃的是花生香而非辣味。(攝影/高大鈞)

北港特有的花生辣醬,吃的是花生香而非辣味。(攝影/高大鈞)

媽祖廟旁光明正大賣假貨的「假魚肚」,第三代老闆蔡瑞展表示,台語有句俗諺「吃魚吃鮸,沒錢免吃」,說明鮸魚具有高經濟價值,早期生活困苦時,根本吃不起鮸魚肚,雲林縣在地養殖業發達,把豬肉賣出去求現,經濟價值相對較低的豬皮,則下鍋油炸做成假魚肚,當作替代品,它可是當地人辦桌必上的第七道菜,可見其重要性。

以假亂真的「假魚肚」,搭著羹湯下肚,吃來滑口。(攝影/高大鈞)

以假亂真的「假魚肚」,搭著羹湯下肚,吃來滑口。(攝影/高大鈞)

而在地特色早餐「煎盤粿」,得回溯到明鄭時期。鄭芝龍引進在來米,成了在地經濟作物,以兩到三年的在來舊米做成粿,在煎盤上煎熟,搭配滷大腸、香腸等,淋上大腸滷汁與米醬,喜歡辣味可再加點花生辣醬。

領路人陳俊安說:「6歲那年和家人北上發展後,假魚肚與煎盤粿一直是回鄉必點的小吃,與其說是我的回憶,倒不如說那是老爸的家鄉味,是每一個離家背井的北港人,回到故鄉一定要尋找的味道,而每個人也都有他自己鍾愛的店家,它的在地獨特性,成了最能代表北港的庶民美食。」

「麵線糊」在北港的江湖地位更是崇高,這道小吃僅在早午時段供應,晚來就吃不到,以大骨湯加進白麵線燉煮,打顆生蛋黃拌勻,香滑順口,配著淋在上方鹹香的肉燥與滷蛋白醬汁,完美搭配總讓人願意再多吃幾碗。

煮到糊而不爛的白麵線糊,拌著鹹香滷汁,濃稠順口。(攝影/高大鈞)

煮到糊而不爛的白麵線糊,拌著鹹香滷汁,濃稠順口。(攝影/高大鈞)

據說,在地麵線糊不使用耐煮的紅麵線,主要受到媽祖故鄉泉州的影響。曾和朝天宮人員前往泉州的黃偉強說,他在泉州吃到的也是白麵線,不同的是沒加蛋黃,也沒有滷蛋白,而是加點肉燥與芹菜末,原來媽祖還幫兩地小吃牽了線。

〈陳俊安小檔案〉

現職:雲林縣政府計畫處地方創生辦公室專案經理
學歷:龍華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經歷:雲林縣北港鎮過溝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