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沒有店名 更是出名

【埔里現摘菜】鹹的豆沙包、冷的蒸肉圓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清早七點半,當台北人因冷鋒過境,仍躲在被窩和意志力拔河,我們卻頭頂豔陽天,和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一同走在埔里小鎮,渾身暖意。十八年前,他與同為新聞工作者的夫人選擇遠離都市,遷居山城,全心投入社區改造的運動。

而身為一家之「煮」,為張羅三餐,鄰近的「北環市場」成了他再熟悉不過的地方。當地人稱北環市場為早市仔,早上六點陸續開攤,大概賣到中午。這市場每一攤,幾乎都是推著自家農產品,帆布一鋪、席地一坐就做起生意來。從青草攤的阿嬤到賣高山蔬果的原住民,不同族群的攤位,展現出各文化的生命力,正是這市場最精彩的地方。

我們走到一個煙霧蒸騰的攤位,老闆娘正在幫熱呼呼的菱角開口子,看到廖嘉展,開心聊了起來,還讓我們試吃剛做好,略帶溫熱的鳥梨仔(台語)。一湊近就聞到濃郁的甜香,裹在外頭的糖粉,晶晶亮亮的像凝結成霜,一咬下,厚實的果肉流出蜜汁,不酸不澀,醃得十分入味。

不過廖嘉展說,這攤最厲害的是夏天賣的涼丸和粉粿,老闆娘蔡貴香五十年的手藝可說是埔里的首席!涼丸類似冷吃的肉圓,只蒸不炸。餡料用豬後腿肉和當地的麻竹筍,加入蛋、紅蔥頭、醬油、糖、百草粉調味;QQ外皮則是用冷水混合太白粉和地瓜粉後,再沖熱水攪拌至黏稠,蒸熟的肉圓淋上用味噌、番茄醬、糖、梅子粉調成的獨門醬料,放上小黃瓜,就成了晶瑩剔透的埔里第一涼丸了!看到我們遺憾的表情,通常三月才有的涼丸,蔡貴香阿沙力的承諾我們,今年元宵過後就有得吃囉!

接著是廖嘉展吃了十多年的「中式早餐店」,有包子饅頭,也賣粥飯麵羹。我們到時,店裡最熱銷的菜包剛賣完。老闆賴裕弘用的是每天產地直送的高山高麗菜,往往一出籠就被內行的饕客掃光了。

熱氣蒸騰的包子饅頭,表皮略黃,這正是用老麵發酵的好吃證據。「他們家的包子嚼感很好。」光是醒麵就得花八小時以上,超級費工。老闆直嚷時間都被綁死了,卻也自豪的說:「我們的包子放冷皮也不會硬!」

廖嘉展獨鍾四角有螺旋花樣的豆沙包,層層麵皮裡藏的可不是甜死人的紅豆泥,而是綿密的綠豆皇!「最特別是它的皮,鹹鹹的。」原來老闆在揉麵時加進少許的鹽,就像點日式紅豆湯時,一起送上的鹹昆布,淡淡的鹹味不但解膩,更能襯托豆沙的香甜。如廖嘉展形容,這絕妙搭配彷彿有種魔力,讓人一口接一口,意猶未盡。

店裡還賣一種我從沒見過的湯,閃著翠綠光澤的羹上,有黃橙橙的鬆軟地瓜和鹹鹹的小白魚,滑溜的口感類似莧菜,卻多了點纖維。這是中部特有植物麻芛(編按:麻芛為黃麻尾端的嫩芽,民間稱麻薏)。當其他店因缺貨而停賣的冬天,老闆因為自己有麻芛田,四季都賣。夏季盛產時,他幾乎一整天都得待在田裡採收。摘取嫩葉搓洗、瀝去苦味後,加入地瓜塊一起煮,撒上吻仔魚就是一鍋清脾降火的麻芛羹。

往前走到廟口對面樹蔭下的油飯,綁著頭巾的老闆娘王秋藝是從福建嫁過來的大陸新娘,手腳俐落,一人顧攤,盛完油飯就忙著下麵。她的交通工具展開來就是生財工具,廖嘉展笑說,每次看老闆娘收攤騎著這大大的「歐兜邁」回家,都覺得很帥!王秋藝的油飯,清清爽爽,飯本身鹹味不重,盛好再澆上香菇肉臊,溼度剛好,吃完也不覺口乾舌燥,客人絡繹不絕。見她嬌小身軀一刻不得閒,我們也感受到廖嘉展所說:市場的生命力。

菜市長》廖嘉展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喜歡下廚,幾乎每天上北環市場,可說是最懂北環市場的男人。

北環早市

此市場的蔬果多為清晨採收,立刻由高山產地直送,因此特別新鮮。

地點:南投縣埔里鎮北環路上

廖嘉展推薦‧名單

店名 特色菜 哪裡找? 營業時間

無店名

涼丸 涼丸、黑糖粉粿

甜涼圓 北環路66號門口 0700~1500

(年後才開賣)

無店名

中式早餐店 手工包子、麻芛

赤肉羹 北環路66號之2

(建昌棉被行門口) 0600~1100

無店名

油飯 油飯(可訂滿月油飯) 北環路

(同修堂對面)

0921-787-382 0630~1230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