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平凡家之味 幸福佳滋味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島嶼的餐桌》實在是本很「台味」的書。炸豬油後的「油粕仔」變身唰嘴零食,以剩菜做成、但從來內無雞肉的雞捲,加進白酒醃雞肉丁的創意可樂餅,牛肉會先以甜麵醬炒過的台版牛肉麵……,攏總36道中、日、西合璧的混血美食,自然聚集在本書作者陳淑華家中,相信這也是台灣多數人家的餐桌風景,隱喻著島國食物變遷史。而不例外的,這些家常美食背後,通常有雙母愛的手??。資深記者陳淑華以生活之筆記錄自家溫暖料理,佐以知性查證的食材文史,不是食譜但實用,雖是個人小史但你我有共鳴。 (文.馬萱人)

第一碗牛肉麵

原本只是想重現從母親手中學得的第一碗牛肉麵的味道,不過,最終我還是沒有做到。母親出身農家,從小就不吃牛肉,於是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家中的餐桌從來沒有出現過牛肉,一直到八○年代,母親前往台北永康街的「秀蘭小吃」打工,從此,我家的餐桌開始出現「牛肉」,牛肉在爆香過的薑片和甜麵醬中炒過後,加入紅、白蘿蔔、清水以及少許的番茄醬,繼續熬煮成一鍋「紅燒牛肉」,我家的第一碗牛肉麵就這樣跟著上桌了。

不過,這為孩子而煮的美味,堅信農家信仰的母親始終難以入口,慢慢的,煮牛肉的工作便由我接手。而多少年過去了,這道學自母親手中的牛肉料理,在我的手中一直面臨被改造的命運。

洋蔥出現了,蘿蔔被捨棄了,新鮮的番茄代替了番茄醬,漸漸的紅酒加入了,甜麵醬終於消失了。而搭配著它的也不再只限於米飯或麵條,有陣子買自Sogo復興店地下一樓Flavor Field的玄米天然酵母吐司竟成了它的最佳良伴。用這種混血吐司沾著那充滿異國綺思的牛肉湯吃,我竟莫名的懷念起家中的「第一碗」牛肉麵。終於蘿蔔再度上場了。爆香蔥薑與適量的甜麵醬後,汆過的牛腩入列,再召來新鮮的紅、白蘿蔔翻炒,最後以米酒和水的揮灑暫告一個段落;接下來再開大火,滾後,撈去浮渣,轉小火,從此展開煨煮的新旅程。

在一個多小時的煨煮中,我心血來潮將買牛腩時附贈的滷包,丟到湯裡,因不知會帶來何種變化,只滾了十來分鐘,我即將它撈起,沒想到最後上桌的牛肉麵因此多了一種淡淡的清香。整個烹煮的過程,我雖盡量按記憶重現,不過,在某些時刻,我就是會不知不覺演出如此這般的「心血來潮」。

也許是牛腩與紅、白蘿蔔的比例,我沒有抓好,已經煮到入味的紅、白蘿蔔在湯中顯得少得可憐。於是我再次心血來潮將牛肉與紅、白蘿蔔取出,用留下的湯汁再燉一小鍋新鮮的紅、白蘿蔔。為了讓湯的味道更鮮甜,此番,我還加了洋蔥。等牛肉湯中的蔬菜軟了,再將原先的牛腩以及紅、白蘿蔔放回。如此一來,牛肉保有原先濃郁的鮮香,而蔬菜吸飽牛肉的脂湯變得更鮮甜、湯汁則因注入更多蔬菜的清甜變得更清爽,配上彈Q烏龍麵條,撒上青翠蔥花,在滷包提味的淡淡清香中,一碗順口牛肉麵誕生了。

原本是想重現母親教我的第一碗牛肉麵,但細嚼著這一碗牛肉麵的味道,它應該又是我的另一個「第一碗」。台灣的第一碗牛肉麵,原本就是一九四九年來台的大陸移民在異地心血來潮的獨創。我想,從母親教我煮的第一碗到現在,我應該煮過很多「第一碗」的牛肉麵,而人生的美味,不就是由許多「心血來潮」的「第一碗」接力完成的!

多出來的「雞捲」

小時候,吃辦桌時我最期待的一道菜就是「雞捲」。每次好不容易掙得機會,讓母親帶我們小孩出去吃麵,都好希望也可以來上一條雞捲,但在母親能省則省的盤算下,我們很少能如願。

也許是因為孩子如此殷殷期盼,母親就想盡辦法讓它上了我家年夜飯的餐桌,而所謂的「想辦法」就是追憶她兒時在鄉間所見辦桌師傅的手勢。後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全家團聚的日子也可能看見它從那樣的手勢中浮現。最後甚至只要母親的興致來了,餐桌上就會有它的身影。

而打從認識它以來,我就跟著人家「雞(台語發音ke)捲」、「雞捲」的叫,也自然而然的識得「雞捲」兩個字指的就是它。去年興起,開始記錄我家餐桌的動態後,我仔細看著母親做雞捲,那「雞」字突然跳上我的眼前,是的,因為遍尋雞捲的材料,從豬絞肉、魚漿、鮮筍、胡蘿蔔、荸薺到青蔥,還有包捲這些材料的豬網油,就是沒有用上半點雞肉。吃它吃了數十年,竟然沒有發現它是沒有雞肉的雞捲。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母親所用的餡料雖精挑自市場,但追究雞捲的誕生卻可能源自廚房裡剩餘食材,那些零頭的菜和肉看似派不上用場,但丟了又可惜,有人便將它們剁碎,然後取來也可能被棄置的豬網油將之捲起再油炸。餐桌就這樣「多」了一道菜,於是吃著吃著,人們便順口以「多」的台語發音ke喚它「ke捲」。

而豬網油,豬腹間的這層油膜,攤開猶如薄紗,裹住餡料入油鍋後,白色油脂凝織成的紗網在高溫中融化了,與內餡混得難分難捨,竟讓那些不起眼的菜肉雜碎,吃來異常美味。這種油脂催化的可口力量,在貧瘠年代澎湃著「豪華感」,只有昔日年節才登場的雞肉可堪比擬,因此「多(ke)捲」叫著叫著,其ke音與台語發音相似的「雞」不知不覺疊合了,「雞捲」兩字就順理成章的被寫了出來。

在我們家總覺得沒了豬網油的雞捲就不叫「雞捲」。要做雞捲時,還是要找來豬網油。雖然我們家的豬網油大多是肉攤老闆免費奉送,但並不是每次老闆都有貨可送。有時雖不是過年的日子,遇上豬肉攤老闆手上正好有貨,興致一來的母親也會抓住這難得的機會,讓「雞捲」出現在我家的餐桌。

盛宴裡的雞捲,經過這一轉折,在我家的餐桌上似乎越來越日常化。看似多出來卻又少不了,雞捲在我家餐桌的出現就是這般神奇,就像最早從剩菜中誕生的那一捲多出來的雞捲,我想這神奇的變化,都該歸功於一個叫母親的人吧!(以上摘自《島》書輯二、輯三)

小檔案_島嶼的餐桌

島嶼的餐桌:36種台灣滋味的追尋 文字.攝影:陳淑華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9.12.01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