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大自然派酒展:當微生物走上舞台,台灣把全球自然酒新趨勢推向下一個十年
2025/11/22
- 整理 / 林秀娟
在自然酒成為全球餐酒文化新語言的此刻,台灣最具規模的自然派酒展「喝 自然」再次走在前端。今年11月29日,展覽將在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登場,帶來超過三百款自然派佳釀、十四位跨國釀酒師、四個本地釀酒計畫與十位主廚共襄盛舉。然而,比起規模與熱度,更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主題所指向的全球風土觀轉向:「野生‧原生——酒瓶裡活生生的微生物風土」。這不僅是台灣首次以「微生物」為核心的自然酒大型展覽,也回應了自然酒界正迅速發酵的下一波理論浪潮。
十四位海內外釀酒師於台灣相聚,分享跨越國界、土地與菌相的釀酒哲學。(圖片來源:喝自然葡萄酒展)
風土觀的革命,當「微生物」成為主角
自然酒迷對「風土」這個字早已耳熟能詳,但策展人林裕森提醒,風土的討論過去長留在土壤、氣候與釀酒技術三大面向,真正主宰葡萄生長、啟動發酵與塑造風味的「微生物」卻常被忽略。近十年間,隨著學界與酒界對氣候變遷、永續農業與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增長,「微生物風土」已從概念走向實踐。菌群附著在葡萄皮、土壤與酒窖中,它們的基因、生命週期與相互作用,讓每一次發酵都充滿不確定性與獨特性。也因此,林裕森希望藉由今年的策展,讓酒迷理解:自然酒的靈魂不是「無添加」的浪漫,而是微生物共生、生態保持完整的一場生命工程。
陽光下的葡萄果串飽含糖分、酸度與野生酵母,這些看不見的微生物正是自然酒最獨一無二的風土密碼。(圖片來源:喝自然葡萄酒展)
三百款自然酒齊聚,以感官走入微生物風味地圖
這樣的策展視野,使今年喝自然的「品飲體驗」更具深度。展覽集結34家自然酒進口商及四家本地酒廠,來自法國、義大利、西班牙、日本、奧地利、斯洛伐克、葡萄牙到台灣本土的小農生產者,共三百多款酒款。策展團隊將展區依據自然酒所呈現的四種面向——透明有光、無限能量、生命律動、橘酒革命,重新編排,讓品飲者以感官走入微生物活動的痕跡。例如氣泡酒的輕盈綿密,象徵發酵過程中微生物的呼吸;橘酒的茶韻與單寧,來自果皮與酵母長時間共同浸泡的結果。品飲變成一種「閱讀風土」的方式,而這些風土,由於來自菌群,往往更為精細、難以被複製。
四大主題品飲區以透明、能量、律動與橘酒革命為線索,引導酒迷以舌尖與感官穿越自然酒的風味地圖。(圖片來源:喝自然葡萄酒展)
十四位釀酒師共襄盛舉,漂浮酵母是今年最稀有的風景
除了進口選酒,今年喝自然也特別強調「釀酒者的現身」。共有十四位來自不同國家的釀酒師將抵台,帶來年份珍稀、風格各異的自然派佳釀。為呼應微生物主題,知名自然酒吧「肯自然」也將現場供應十多款sous voile(漂浮酵母培養)的侏羅酒款,其中包含難得一見的Pierre Overnoy限量單杯。這些酒以一層「酵母花」覆蓋酒液,在逐步代謝、保護與轉化之間創造出獨特堅果香調與氧化風味,堪稱微生物在瓶中最具戲劇性的表演。
台灣自然酒厚度躍升,四大在地釀酒計畫全面綻放
然而,今年喝自然最具指標性的亮點,仍然是四大「本地釀酒計畫」的成果發表,象徵台灣自然派的風土想像正在擴張。首先是與威石東合作的 B&W 自然酒計畫,以台灣特有白葡萄「木杉」與黑葡萄「黑后」混釀的〈黑白不分 2024〉淡紅酒,既跳脫傳統品種定義,也展現島嶼葡萄的可塑性。另一個極具文化意義的Malikuda牽手酒,則跨界紐西蘭Kindeli、出力釀與三麥,以葡萄酒、啤酒與糯米酒共同發酵,讓原住民文化中的「牽手舞」化作微生物的共舞。
源於阿美族牽手舞的 Malikuda 計畫,今年混合糯米酒、葡萄酒與啤酒元素,以微生物共槽發酵展演文化與土地的交融。(圖片來源:喝自然葡萄酒展)
第三個計畫 BN WineBeer,是台灣第一款自然派葡萄酒風味啤酒,由三麥啤酒廠以野生酵母、葡萄皮、陶罐與長達十個月培養的方式釀成,呈現介於啤酒與氣泡酒之間的生命張力。第四個ReWine計畫則更具未來性,它將以往會被丟棄的酒泥、葡萄皮應用到「喫的葡萄酒」中,從白巧克力、酒泥臘腸、豆腐乳到葡萄皮軟糖,探索葡萄酒副產品的循環可能性。這些計畫不僅展現自然酒對於永續的理解,也讓酒迷重新思考釀造背後的物質生命史。
以酒泥、葡萄皮製作的「喫的葡萄酒」登場,包括白巧克力、果醋軟糖、豆腐乳與臘腸,示範葡萄酒副產品的循環創新。(圖片來源:喝自然葡萄酒展)
十位主廚的台味下酒菜,飲食與自然酒的在地對話
吃,是風土的另一種語言。今年喝自然第二度推出「吃自然——台味下酒菜」主題,十位主廚以台灣從街邊滷味到老派酒家菜的味道,重新思考自然酒與地方食材的搭配可能。螺肉蒜、菜圃蛋、滷味拼盤、手工阿粨、醃鹹蛤蠣、蜜芋頭提拉米蘇等,這些看似日常的料理,透過各家主廚的理解,被放置在自然酒風土語境中,變成一種飲食文化的延伸與再述。正是這些跨領域的餐飲對話,讓自然酒不再只是「一種酒」,而是承接土地、農業、飲食記憶的媒介。
度小月迪化店將於「吃自然」推出府城經典拼盤,以老味道重現台南飲食的氣韻。(圖片來源:喝自然葡萄酒展)
Fermented by 曾House 在快閃活動中端出薩丁尼亞島珍珠麵,搭配紅酒燉豬肉與洋蔥甜酸醬,呈現義式風土的深層滋味。(圖片來源:喝自然葡萄酒展)
隨著「喝自然」邁向第九年,這場展覽早已超越一日品飲活動,而成為台灣自然酒文化的年度發聲平台。今年以微生物為主題,不只是國際趨勢的呼應,更像是一場呼籲,理解葡萄酒的風味、土地的生命,以及我們與自然的關係,都需要重新回到看不見、摸不著、但最具力量的生命基礎之上。自然酒之所以迷人,正因為它從不是被人類完全掌控的產物,而是微生物、生態與時間的共同創作。
在三百款自然酒、十位主廚與來自世界的釀酒師之間,喝自然葡萄酒展不只是台灣自然派的最大聚會,也成為下一個自然酒十年的思想起點——讓酒迷再次理解:風土永遠在發酵,而微生物正在其間寫下最真實的故事。
十位主廚以台灣味打造下酒菜,從螺肉蒜到香菜皮蛋布拉塔,展演自然酒與在地飲食的直覺連結。(圖片來源:喝自然葡萄酒展)
2025 Buvons Nature 喝自然葡萄酒展
- 地點: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松山文創園區 一號倉庫)
- 時間:2025年11月29日(六)11:00~17:00
- 門票:早鳥票 NTD 1,500、BN WineBeer限量套票 NTD 2,000。即日起開賣,早鳥優惠中
- 官網:www.buvonsnature-t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