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串揚遇上名古屋手羽先!夜串坊東區開幕,深夜食堂跨地域美味登場
2025/09/30
- 整理 / 林秀娟
在日本料理的世界裡,地域特色往往定義了風味的靈魂。大阪的串揚(kushiage),源自關西街頭的庶民文化,以新鮮食材裹上輕薄麵衣後油炸而成,強調火候精準與食材本味的呈現,常見於熱鬧的居酒屋或街邊攤,象徵著大阪人熱情奔放、追求簡單卻極致美味的生活態度。
串揚品項包括「蝦泥手羽先」、「菲力牛肉」、「蘆筍」、「喜魚」、「紫蘇蝦」等,均是主廚強力推薦的自豪之作,還會不定期推出隱藏版菜色。(圖片來源:夜串坊KUSHIAGE YORU)
相對地,名古屋的手羽先唐揚(tebasaki),則是中部地區的經典小吃,以雞翅中段不醃不裹粉、經多次油炸後刷上秘製醬汁,帶來酥脆外皮與多汁內裡的對比,反映出名古屋人務實、注重層次與風味平衡的飲食哲學。如今,這兩種原本屬於不同城市的經典滋味,在台北東區同桌相遇,日式居酒屋「夜串坊 KUSHIAGE YORU」要用大阪的職人精神與名古屋的豪爽醬香,為夜歸人打造一場跨地域的美食盛宴。
二次油炸後厚刷秘製醬汁,雞皮酥脆、雞肉多汁,正宗名古屋風味。(圖片來源:夜串坊KUSHIAGE YORU)
職人精神融合大阪和名古屋的食飲風情
主廚楊翔安師承台北老字號日式居酒屋,擅長火候掌控與創新演繹,他以大阪串揚為核心,融入名古屋手羽先唐揚,打造出獨樹一格的菜單,讓賓客無需遠赴日本,便能一站式品味兩地經典。店內堅持每日嚴選新鮮食材,蔬菜絕不冷凍,油炸過程使用定溫油爐,確保每串食材從麵衣厚度到炸製時間皆臻完美。
以定溫油爐現點現炸,再以170度熱油將食材酥炸至理想狀態上桌,是考驗主廚功力的關鍵細節。(圖片來源:夜串坊KUSHIAGE YORU)
招牌串揚如「蝦泥手羽先」,巧妙融合蝦泥與雞翅,帶來鮮香層次;「紫蘇蝦」則以紫蘇葉包裹白蝦,增添草本清新;甚至創新如「葡萄」或「無花果」串揚,將水果的酸甜與酥脆外衣碰撞出意外驚喜。隱藏版菜色如「馬頭魚」與「黑喉」,更依當日漁獲推出,展現職人對季節與新鮮的敬意。
每日嚴選新鮮蔬菜與海鮮,從葡萄到馬頭魚,展現大阪串揚的多元趣味。(圖片來源:夜串坊KUSHIAGE YORU)
而名古屋風格的「元祖手羽先唐揚」則是另一亮點,主廚以不醃不裹粉的手法,分段油炸後刷上陶甕發酵三週的秘製醬汁,成就甘甜鹹香的靈魂滋味。食客可輕鬆去骨享用,搭配酥脆雞皮與多汁肉質,宛如深夜的慰藉。除了雙主打,店內還供應居酒屋定番如「胡麻菠菜捲」、「生牛肉」與「鮭魚茶泡飯」,建議從清爽前菜入手,逐步過渡到濃郁手羽先,營造味覺的漸進高潮。
以蛋皮與海苔包裹菠菜,佐特製胡麻醬與芝麻炙燒香氣,清爽又濃郁的前菜佳品。(圖片來源:夜串坊KUSHIAGE YORU)
營造宛若城市綠洲的深夜食堂
因串揚首重個性,主廚還特別研發三款特製佐醬為靈魂,完美提升食材風味。其中的夜串坊風串揚醬,以蔬菜、牛骨、海鮮慢熬,濃郁且層次豐富;秘製水果醋清爽酸甜,特別適合海鮮的鮮美本味;日式黃芥末醬則帶來溫潤微辛的口感,與各式食材相得益彰。這三款醬料不僅彰顯主廚楊翔安對細節的講究,更將庶民美食推向精緻化境界。
主廚擁有十餘年日式居酒屋經驗,專注串揚火候與細節,將大阪與名古屋料理融合呈現。(圖片來源:夜串坊KUSHIAGE YORU)
空間設計由李陳國際設計獲獎設計師Joseph Lee操刀,融合日本茅葺屋意象與現代都會感,木質吧台與溫潤燈光營造出如「第二個家」的親切氛圍,彷彿將城市喧囂隔絕在外,留下觥籌交錯的愜意人情味。
設計師將自身在日本深度旅行中累積的日常觀察與文化靈感,結合串揚的意象,夜晚亮起時成為東區街角最溫暖的招牌。(圖片來源:夜串坊KUSHIAGE YORU)
夜串坊 KUSHIAGE YORU
- 電話:02-2711-9006
-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51巷34號
- 訂位連結:i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