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紅燒鮑魚鱷魚掌選用鱷魚前掌,經汆燙去鱗後,混搭濃郁鮑汁,經大火煮滾後轉文火慢燜2小時而成。(攝影:林秀娟)

台灣鱷魚上桌。朧粵夏季涼補菜震撼登場,端出從胡錦濤年代走來的功夫菜

2025/07/06

LINE分享 FB分享

隨著夏季高溫逼近,台北粵菜名所「朧粵」再次以食補入題,推出一系列「夏季涼補手路菜」。本次由米其林二星名廚簡捷明與行政主廚胡福春聯手操刀,特別選用屏東養殖的台灣鱷魚,將這項少見食材化為港味珍饌,不論是甘潤清雅的「三十年老菜脯燉鱷魚」,抑或膠質豐盈的「紅燒鮑魚鱷魚掌」,道道皆蘊含歲月功夫與風味智慧,喚醒人們對於傳統涼補的嶄新認識。

鱷魚,是下一個涼補新星?

「鱷魚接近70%的營養結構與雞肉相仿,低脂高蛋白,對肺部與支氣管尤其有益,特別適合女性與小孩夏日溫補。」行政主廚胡福春分享。這回選用台灣本地飼養的小鱷魚,平均重僅一公斤左右,取其肉質細嫩且膠質豐盈的前掌部位,搭配頂級老菜脯、老母雞、雞爪與大骨熬製湯底,細火慢燉3至4小時,方成一碗色澤琥珀、口感清潤的佳湯。

以30年老菜脯搭配鱷魚腩肉,佐以老母雞、雞爪與大骨慢熬3至4小時的三十年老菜脯燉鱷魚。(攝影:林秀娟)

另一道「紅燒鮑魚鱷魚掌」則挑戰鱷魚掌入菜的技術極限。簡捷明指出:「紅燒不能只用濃厚鮑汁,那會蓋掉鱷魚的清鮮,必須以清鮮湯打底,再文火慢扣兩小時,才能讓膠質全數釋出,仍保留鮮味層次。」餐會中他也直言,處理鱷魚極費工,不只要逐一拔除鱗甲,燙煮與修整都需精準,才能讓食材發揮最大潛力。

不是藥膳,是節氣智慧

簡捷明強調,「我們這不是傳統認知的藥膳,而是依節氣調和體質的『涼補』哲學。」此次手路菜還包含如涼拌海鮮盞、青瓜鹹香百合等多道清爽開胃小菜,以及桌邊現沖的「時令過橋鮮魚」、濃香惹味的「澳洲龍蝦麻婆豆腐」、與富有玩味的「黃酒奶油風沙雞」等,建構出一道又一道從燥熱中解放味蕾的夏日粵宴。

集結爽口開胃的青瓜鹹香百合、鮮香清新的涼拌海鮮盞與主廚特製涼菜,為夏日餐桌注入輕盈節奏。(攝影:林秀娟)

其中的「時令過橋鮮魚」,更是一道蘊含主廚私密記憶的功夫菜。「這道菜以前我在上海是做給領導吃的,是胡錦濤年代的作品。」簡捷明笑說。此次他選用台灣本地肉質細滑、鮮甜度高的野生東星斑,片薄去骨後,由服務人員於桌邊以滾燙熱湯現沖,讓魚片僅斷生熟度,搭配炸米與蘿蔔絲,湯鮮魚嫩、清雅細膩。

他也特別提到:「台灣的東星斑比中國的好吃,只是數量少了些。中國的雖多為野生,但近年來已被吃光不少。」一語點出對珍稀食材的珍惜,也顯現出這道菜不只是味覺設計,更是對時代與環境的回望與體悟。

嚴選野生東星斑,細心去骨薄切,桌邊沖入滾燙魚湯,搭配炸米與清甜蘿蔔絲,湯鮮魚嫩,令人舒心。(攝影:林秀娟)

另一道招牌熱菜「黃酒奶油風沙雞」,則是簡捷明對傳統粵式脆皮雞的創意詮釋。嚴選本地仿土雞,以蒜蓉、薑末醃製入味後,再風乾上皮、炭火烘烤成外酥內嫩的脆皮雞。上桌前迅速斬件,灑上一層酥香金黃的「風沙」——也就是手工炸製的蒜蓉碎。

「風沙的意思其實就是炸蒜蓉,我們這個蒜蓉是有做法的。」主廚分享獨門技術:將蒜蓉碎洗淨後,用布壓乾,再以適溫炸製。因為蒜蓉含糖量高,炸起來極易變黑、發苦,需格外掌握油溫與時間。「我們會把蒜蓉洗一洗,讓空氣出來,這樣炸出來的顏色才會漂亮,接近金黃微橘,不會焦黑。」

更巧妙的是,主廚還推薦一種「隱藏版吃法」:將雞皮先撕下,撒上少許自製的黃酒奶油醬。「蒜蓉和黃酒混合之後會產生一種特別的香氣,層次更不一樣。」這種甜中帶辛、酥中藏潤的變化口感,不只滿足味蕾,也展現粵菜在細節裡的千變萬化。

仿土雞以蒜蓉、薑末醃製,風乾成脆皮後撒上細碎炸蒜蓉,搭配黃酒奶油醬,辛香微辣,層次豐富。(攝影:林秀娟)

對味的精雕細琢,對人的適度體貼

除了食材講究,朧粵此次新菜在風味設計上更貼近現代人對「不油不膩、適口養生」的飲食想望。胡福春提到,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涼補不是進補,更像是一場體貼五臟六腑的「溫柔補養」。「食補不是為了進補而補,而是要讓人吃得舒服、輕盈、沒負擔。」

「這些年,我們不斷嘗試把粵菜中難處理、少人推廣的食材轉化成更具魅力的料理。鱷魚只是個開端。」簡捷明說道。他更認為台灣的在地食材與粵菜技法之間,其實還有更多可能尚待挖掘。

雲南羊肚菌鑲百花蝦漿,搭配調味蘆筍,蒸熟後以湯汁輕煨,清新細膩。(攝影:林秀娟)

桂花釀龜苓膏,為盛宴畫下雅緻句點

至於為整套夏季盛宴收尾的甜品「桂花釀龜苓膏」,看似簡單,實則暗藏一番熬煉工夫。主廚堅持不用粉勾製,而是以傳統方式以龜板與多種藥材慢熬湯水,再凝結成膏。「我們不想像燒仙草那樣太硬,而是介於軟與稠之間,入口滑潤、香氣沉穩。」簡捷明解釋道。這種做法既保留了藥材的養生功效,也避免了市售燒仙草常見的膠化感與苦澀後味。

「熬龜苓膏,草和藥材的量一定要拿捏好,太多會硬、太少又無法成形,這是香港老派手藝才懂的節奏。」簡師傅補充。完成後的龜苓膏呈現自然黑色,隨時間表面會略微出水,正是無添加粉劑的證明。上桌時再淋上以杭州桂花蜜製成的糖水與椰奶,桂花清香雅緻,與微苦回甘的膏體相互交織,溫潤中帶一絲苦甜餘韻,是一碗最懂節制也最貼心的夏日甜品。

自製龜苓膏淋椰奶,佐以杭州桂花糖水,清甜微苦,消暑養生。(攝影:林秀娟)

餐桌之外,是粵菜文化的當代表達

本次朧粵涼補系列將限時供應,需三日前預約。場域設計延續品牌一貫的東方雅致,以廊道分隔開放區與私密包廂,在味覺之上建構更多餘裕空間,也讓一頓飯的溫度與節奏更貼近生活本身。

從鱷魚掌到風沙雞,朧粵持續以當代語彙演繹粵菜精髓,不是為了顛覆,而是讓時間的技藝,在今天依然動人。

冰燒三層肉及金蒜蜜汁叉燒外層酥脆、內裡滑嫩,完美展現肥瘦交織的港式燒味魅力。(攝影:林秀娟)

朧粵LONGYUE

  • 電話:02-8502-5522
  •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303號2樓(春大直)
  • 營業時間:11:30~14:30;17:30~21:30
  • 網路訂位:inline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