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鳴鳳古道沿路標示清楚,屬樟之細路入門路線,但記得穿上鞋底齒痕深的健行鞋。(攝影者:陳鴻文)
鳴鳳古道沿路標示清楚,屬樟之細路入門路線,但記得穿上鞋底齒痕深的健行鞋。(攝影者:陳鴻文)

徒步苗栗樟之細路,400公里見證樟腦王國輝煌年代

2021/10/07

LINE分享 FB分享

穿過苗栗獅潭新鳳吊橋,一進入鳴鳳古道,徹底隔絕塵囂。蓊鬱林木,偶爾五色鳥發出鳥啼,像敲木魚聲。這裡是「樟之細路」其中一段路程,曾是賽夏族狩獵山徑,也是客家聚落開墾運送樟腦、茶葉與竹筍等民生物資的重要路徑,記錄一部先民開發史。

所謂樟之細路(Raknus Selu Trail),結合泰雅族、賽夏族語「樟腦(Raknus)之意,客語「細路(Selu)」代表小徑。這條國家級長程步道以台三線為主幹,從桃園龍潭延伸至台中東勢,主線加支線約400公里。早年遍布腦寮(編按:製造樟腦的場所)、茶園、梯田與礦場,見證樟腦王國的輝煌年代。

若要全程走完樟之細路,大約花上14天。我們選擇鳴鳳古道群連走當入門路徑,由鳴鳳古道、龍骨古道、綠色古道與延平古道串成O字型路線,約3至4小時內即可完成。趣健行旅行社創辦人楊晴媚評論,這屬於輕量級路線。

鳴鳳古道群路線圖。(製圖:陳怡媜)

鳴鳳古道群路線圖。(製圖:陳怡媜)

即便如此,路線仍具挑戰性,原因在於多處地面濕滑。在地導覽員古源睿說,昔日人們常在這條路徑摔跤,牽著牛,牛也摔跤。尤其是下雨天,最好避免入古道。我們拜訪當日雖是大晴天,但仍步步為營。

古源睿在鳴鳳古道走上無數回,充滿兒時回憶。小時候,他大清早出發,徒步4小時至苗栗看電影。途中帶著竹桶,經過土地公廟,從煤油燈借煤油,倒進竹桶藏路邊。看完電影,天將黑,用油點燈,照亮古道。

為了一部《獨臂刀王》,來回步行8個小時,他卻甘之如飴。他回憶,昔日帶便當走古道,兩三道青菜、冷白飯加上一顆紫蘇梅,就成了一餐,「水壺不用帶,我們整路喝山泉水。」走在這條商業買賣、交流的交通要道,全靠辛勤勞動。

如今我們幸運多了,能純粹聽故事,邊練腳力健行。古道過往遺跡,變成旅途的驚奇發現。途經一座煤礦通風口,見證礦業曾在此運行的紀錄。一幢民宅只剩下磚頭和四根水泥柱,雜草叢生。古源睿解釋,民宅曾經的住戶姓王,上山開墾謀生,現已搬遷至苗栗市,徒留斷垣殘壁。

曾經居住於此的王宅民家只剩下柱子,不見建築主體。(攝影:陳鴻文)

曾經居住於此的王宅民家只剩下柱子,不見建築主體。(攝影:陳鴻文)

鳴鳳古道還有條「友誼步道」,不在台灣,在韓國濟州島偶來小路(Jeju Olle Trail)。2019年濟州偶來基金會來訪台灣,交流步道修復與觀光經驗。兩條步道締結友誼,並互設指標立牌。

汗流浹背4小時,出古道,我們直奔獅潭仙草店,嗑一碗冰,特別過癮。古源睿當初翻山越嶺看電影,途中喝的山泉水,想必也是類似滋味吧。

※延伸閱讀:苗栗獅潭超人氣「仙山仙草」:仙草麵、仙草水餃,創意新奇不失美味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