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台灣普羅旺斯,享用魯凱王子的繽紛慢活食
2021/04/08
- 文字 / 傅士玲
華燈初掛,被譽為台灣普羅旺斯的禮納里(Rinari)部落人聲飄蕩絮語綿綿,「魯魯灣」50個座位盡滿;這一晚包場,賓客裡有人帶來小提琴現場演奏古典樂,大家喝著小米酒,吃著部落媽媽做的小米糕「甲酸漿葉雞肉捲」和「月桃葉小米豬肉捲」。前者就是吉那富(也寫做齊納福,cinabu),後者是大名鼎鼎的阿拜(abay)。
吉那富是捲起來包肉的食物,沒有制式內餡,視當地部落食材而異,甲酸漿葉高纖助消化算是健康食材。而以「小米麵糰」做成的食物才叫阿拜,阿拜是祭典食物、供品,是儀式用品(如聘禮),也是真正古老傳承而來的部落食物。
吉那富做法分兩種:一、以甲酸漿葉(可食,或用可食的血桐葉)包豬肉和芋頭粉,捆以芒草(不可食);二、以月桃葉(不可食)包小米與豬肉,再包上芒草。(攝影/曾信耀)
掌廚的店東巴魯(Balu,漢名蔣智清)說,魯凱族原生小米有40多個品種,部落媽媽各有保種與栽植秘方,魯魯灣的這兩款食物除了外觀更精巧,小米口感格外扎實Q彈,而且越嚼越香。巴魯說,釀酒、做小米糕、煮野菜小米粥(即排灣族的搖搖飯),用的小米品種皆異,堪稱每一口都是代代相傳的智慧結晶。
古法釀造的純小米酒入口第一印象就是酒體醇厚酵味明顯,不很甜,酸中帶鮮,「無法量產,常缺貨。」巴魯無奈笑著。出生且生長於台北35年,巴魯搬回部落發現不僅小米品種逐漸凋零,頭目家族的文物四散,心疼之餘到處尋訪,將傳統圖騰轉印素棉布上做成掛飾。餐廳風格貌似南歐,實則借用部落盛產作物紅藜的繽紛,配上部落粗獷木雕渾然天成中別有自我主張。
繽紛的主題色彩來自紅藜,傳統圖騰彰顯了店主想傳達的世界主義。(攝影/曾信耀)
紅藜的五顏六色也被複製到常見的原住民「勇士湯」─樹豆排骨湯裡。湯裡加了黃橙橙的南瓜和碧綠的山苦瓜,多了清甜和苦後回甘的層次;樹豆口感似紅豆但不甜,煮透不出沙還留有嚼勁,但巴魯說其實這是新創料理,「正宗原版只有樹豆與薑同煮,鹽巴調味而已。」客人喜歡打包這道湯,說回鍋燜煮味道更圓融還散發濃湯風味。
常見的原住民「勇士湯」是樹豆排骨湯裡,還加了南瓜和山苦瓜,多了清甜和苦後回甘的層次。(攝影/曾信耀)
身為魯凱與排灣兩大王族血脈後裔,巴魯說傳統飲食崇尚原味,肉食極少,多半用野菜互相襯托做為調味,不用辛香料。但巴魯覺得可以給傳統更大想像力,他用部落獵人手工曬乾磨粉的刺蔥與山胡椒烤雞烤魚,氣味更柔和深邃,或將費工的傳統芋頭乾敲成碎顆粒撒在冰淇淋上,嘗來滿溢堅果焦香,但都是畫龍點睛之妙,而非耀武揚威之勢。又如,傳統石板烤肉吃起來比較乾,巴魯以附近一八五公路盛產的金鑽鳳梨醃漬豬五花,並改用電烤爐,肉質變得軟嫩多汁,更添甜美。
巴魯用部落獵人手工曬乾磨粉的刺蔥與山胡椒烤雞烤魚,氣味更柔和深邃。(攝影/曾信耀)
山區得看天吃飯,除了魚來自東港,巴魯堅持在鄰里傳統市場做採購,可以說,無菜單料理其實是順勢而為,但也成了撩撥遊客好奇心的一大亮點。和知名AKAME燒烤餐廳同處一條街,禮納里部落第一家無菜單餐廳魯魯灣,不論口味或受歡迎程度皆毫不遜色。
魯魯灣所在市政府為遭受風災的好茶部落所建造的永久屋。(攝影/曾信耀)
客人散去,慵懶的爵士樂伴著洗碗聲。魯魯灣的餐點宛似川流於深山與平地間的大河,將巴魯第二故鄉的都會風情帶回部落,讓部落和世界溝通,也將部落外面的人載入山來,認識山居食材自然本色中意想不到的千變萬化。巴魯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的個體,美食是媒介,讓他用來實踐包容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的世界主義,「不論形式如何,魯魯灣的靈魂是原民物產和精神!」
巴魯將四處尋訪頭目家四散的文物,將傳統圖騰轉印素棉布上做成掛飾。(攝影/曾信耀)
〈LULUWAN魯魯灣小檔案〉
地址: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古茶柏安街17巷13號
電話:0972-060-887
附註:無菜單料理(須3天前預約),價位分為550元和700元(每人)。
〈禮納里部落好好玩〉
禮納里部落的古茶柏安街17巷號稱「小東區」,部落習俗進騎樓或廳堂要脫鞋,所以也稱「脫鞋子部落」。小巷裡還有「法法樣」現場演唱、「莉姆姆的歌」小米甜甜圈與獨家手工藝品。
網址:www.maolin-nsa.gov.tw/03000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