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許多原住民族的祭典活動都會有殺豬分食的文化,太魯閣族的感恩祭就是其一。

象徵親疏的殺豬文化

慶典或喜宴都要分食豬肉

2022/07/11

  • 文字 / 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原住民族是愛好分享的民族,分享的原則是親朋好友、社會階序專屬,所以來到部落,如果有人分你一塊生豬肉,那麼恭喜你——那代表你是「自己人」。

原住民族會在什麼時候殺豬並分享豬肉呢?婚喪喜慶時要分食豬肉,排解族人糾紛要分享和解之豬,還有生病、召亡靈時也會殺豬祭拜,甚至現代連入伍、退伍、考上大學都要殺豬請客。所以過去原住民族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豬,布農族古總結表示,如果家有喜事,豬卻不夠大,可以向親友借。林林總總,殺豬分食就是為了感恩、祈福、同歡,或者除穢及言和。

噶瑪蘭族的海祭,會將豬隻最好的部位(如:豬心、豬肝等)切成小段,以竹籤串起來,插在海沙中獻給祖靈和神靈。

祭典殺豬 呈現多種面貌

原住民族的祭儀活動無疑呈現出最豐富的文化面貌,殺豬便是其一,例如阿美族豐年祭的準備期間就必須殺豬。出生於臺東長濱的陳金龍耆老表示,豐年祭以部落男子為要角,豬肉僅分享給各個年齡階級的男子,部落女人不會來分一杯羹。

海祭殺豬則是專為祭祀準備的,例如臺東都歷部落就把豬頭當作祭品。噶瑪蘭族則將最好的部位,如豬心、豬肝、里肌肉切小段當祭品,以竹籤串起來,插在海沙中獻給祖靈與神靈,以保佑出海捕魚的族人平安豐收。

蘭嶼的雅美族,在舉行小米播種祭時,也會殺豬來分食豬肉。

賽夏族兩年一度的矮靈祭殺豬告祖請神儀式後,會將豬肉分送給每一戶。

鄒族舉辦播種祭、小米豐收祭、戰祭、祖靈祭,都會殺豬祭祀,特富野社耆老石昕翰表示,他的家族會先以活豬祭屋,將豬的靈魂獻給祭屋的神之後,接著才殺豬、去毛、取出內臟,並將舌、肝、右前腿、右後腿、右胸肉五個部位備用,其餘整隻拿去祭祖靈,之後再以前述五個部位拜土地神。

卡那卡那富族的耆老翁博學表示,米貢祭前一週會組獵團上山打獵,如果獵物不夠就會殺豬,然後取一些各部位的肉來祭拜洞裡的小矮人。此外,布農族打耳祭、卑南族大獵祭則是因為有足夠獵物了,就不會殺豬。

許多原住民族的祭典活動都會有殺豬分食的文化,太魯閣族的感恩祭就是其一。

婚宴喜豬不可少

「你家有豬肉可以吃了嗎?」如果聽到這樣的話,背後意涵其實是在問:你家的孩子要結婚了嗎?

原住民族社會大多把豬作為聘禮,提親時,雙方家長便談好男方要送幾頭豬給女方,大部分會在結婚當天凌晨送達,並現場宰殺以保新鮮,而有些會先宰殺處理好再送給女方。

其實並非每個族群都會送很多頭豬,魯凱族耆老魏頂上表示,茂林部落通常在婚禮當天連同聘禮一起抬到女方家,一頭即可,必須殺好、除毛、清理乾淨,全豬包括豬頭、豬腿、內臟豬肝一樣都不能少。

換到母系社會,男子婚入女家,就變成女方殺豬請客,耆老陳金龍表示,阿美族結婚熱鬧三、五天,通常前兩、三天就會開始準備,新郎要非常勤奮地幫忙,搗米、殺豬樣樣來,以博得岳家及妻子的好感。但像他出生於1940年代的同輩已經有愈來愈多娶老婆的現象,結婚就要準備一條豬來宴客。

賽夏族兩年一度的矮靈祭殺豬告祖請神儀式後,會將豬肉分給所有參加者。

生小孩時 殺豬表達謝意

生小孩也會殺豬送回娘家,以表感謝。胡進德表示,魯凱族通常生第一胎時,就會殺一頭豬送給岳家。泰雅族亦然。賽夏族通常是生得差不多了之後才送。

有些父系社會的族群必須生兒子才會殺豬,鄒族即是如此。而卡那卡那富族在這方面比較下重本,翁博學耆老表示,如果生了十個,當中有三個男孩,就得殺三頭豬送岳家。

新屋落成 祭拜保平安

過去蓋房子時都是請部落族人來換工,有些上樑就要殺豬祭祀,而大部分則是等房子落成才要殺豬,先祭天、祭地、祭祖靈,再分享給親友以及幫忙的族人。至於阿美族,陳金龍表示,有錢的家庭會在開工之前就殺豬,招待幫忙的親友。鄒族則是在家族祭屋完工、祭屋遷移時殺豬祭拜,會先以活豬祭拜祭屋的神明,祈求家族所有成員都能平安順利。

化解糾紛 殺豬賠罪

過去部落族人發生糾紛,要請傳統領袖或耆老調解時,為表「一笑泯恩仇」,錯方就要殺豬來分享給見證人以及被得罪那一方,布農族、泛泰雅族都是如此。江明清表示,這種情況較常發生在族人之間,例如侵犯別人的獵場、土地,就必須透過殺豬來賠償。

獻亡靈 請祂離開

原住民族是祖靈與泛靈信仰,遇到陽間解不開的難題,例如某人被亡靈糾纏,或思念去世的親人,就會請靈媒與亡靈溝通,這時候就要殺豬獻亡靈以表達誠意,再請祂離開。布農族Bion表示,現場參與的都是自己的家人或至親,由長輩主持,儀式結束後,現場參與者可帶走一些豬肉,但這種豬肉不是好東西,不能當作禮物送給族人分享。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8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IG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