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己能用蕃薯精神從門外漢變專家,「恆器製酒」把地瓜釀成「最台」的金牌蒸餾酒
2022/06/22
- 文字 / 章凱閎
台灣人的生命與地瓜綁在一起,「但我們卻沒想過,它除了做薯片、蜜地瓜,還能做出什麼高級的產品。」羅己能說。
他,是國內唯一專門生產地瓜酒的「恆器製酒」經營人。位於桃園五桶酒山腳下的酒廠,由兩座小型鐵皮屋搭起,走進一望,設備比起一般酒廠迷你許多。
羅己能是國內唯一專門生產地瓜酒的「恆器製酒」經營人。(攝影:游家桓)
以蒸餾器為例,其他酒廠是2000公升起跳,他們的僅600公升,大小比人還矮;陳釀用的木桶,常見的至少200公升,這裡一律用30公升及50公升款;甚至,連人手都只有兩名。國內幾乎找不到比它更小的酒廠了。
沒有先進設備、沒有規模,他們卻用俗價地瓜,釀出國內一流的地瓜酒。
2020年,恆器以台農57號地瓜釀造的本土燒酎「硬地瓜」,拿下比利時布魯塞爾烈酒大賽金牌,與台灣菸酒OMAR單一麥芽威士忌「豐收NO.1」同列。以奢華聞名的台中粵菜餐廳頂粵吉品指名用它;欣葉台菜也正與他們洽談合作。
本土燒酎「硬地瓜」,讓以奢華聞名的台中粵菜餐廳頂粵吉品指名用它。(攝影:楊文財)
難以想像,這位製酒人,曾是不喝酒、不懂酒的機械技師。
8年前,羅己能的父母因車禍住進加護病房,他意識到生命無常,「人走了,什麼可以留下來?」便起心動念,想做不一樣的事。
他想起,某次在日本鹿兒島喝過的著名地瓜燒酎「大魔王」,一瓶要價2萬日圓。他驚訝,原來地瓜釀的酒,能如此高貴。卻也困惑,這支酒為何不是出現在台灣?
他調查國內製酒業,發現幾乎無人釀製地瓜酒。「這是個市場空缺,」代表著機會的藍海;但相反的,沒人做,也代表這條路上沒有捷徑。
要蒸餾出1公升的地瓜酒,平均要耗費4公升的地瓜。(攝影:游家桓)
實驗,就從100公斤的地瓜開始。
他研讀20多本書,親手刷地瓜皮,用蒸籠、鐵鍋做地瓜泥,放入玻璃鋼瓶加麴粉發酵,以最陽春的蒸餾器來取酒。
初期投入3萬元,就在廚房土法煉鋼⋯⋯「第一批蒸餾出來的,我還不敢稱做酒,只敢說,喝下去肚子會熱熱的。」由於不懂品酒,他把實驗品分送給友人試喝,結果對方反應「好喝,可不可以跟你買?」讓他信心大增,把人生積蓄全押在製酒。
羅己能研讀20多本書,親手刷地瓜皮,用蒸籠、鐵鍋做地瓜泥。(攝影:游家桓)
2017年恆器取得牌照,正式設廠。沒有雄厚資本,「但,沒錢有沒錢的玩法。」他的策略是,不做大,以多樣化取勝。
以食材為例,恆器製酒的地瓜種類多元,主力有台農57號、台農66號地瓜,近期又新增桃園蘆竹的山鼻一號,切面呈白紫色,風味近似日本來的牛奶菱角地瓜。
羅己能以花蓮壽豐吉野一號米,製成黑麴來釀酒。(攝影:游家桓)
恆器製酒的地瓜種類多元,近期又新增桃園蘆竹的山鼻一號。(攝影:游家桓)
技術方面,除了釀造中式白酒、日式燒酎,他也參考威士忌做法,從歐洲進口逾十種材質的橡木桶,如桑椹木、櫻桃木、栗子木、白蠟木等,為草本香氣的地瓜酒,增添莓果、奶油、煙燻等亞熱帶的繽紛風味,打破「地瓜酒=日本燒酎」的刻板印象。
但也因資金不足,一般烤桶需要的大型機具,他全靠自己DIY。羅己能拿出鐵鎚,當場撬開一顆橡木桶,以瓦斯噴火器炙烤內部。且為求受熱平均,他把滾輪釘在鐵架,以便徒手滾動木桶,一旁的人看了都驚呼:「好生猛!」他則打趣的說,「就是徹底的土炮啦!」
羅己能當場示範烤桶DIY,體現土炮精神。(攝影:游家桓)
食材研究家、也是資深酒友的徐仲說,不少製酒人赴海外求學,把國外技術帶回來,卻也受到學理限制。恆器從零開始,試錯、止錯,雖有時會白做工,卻能沒有包袱的找尋酒在台灣的方向,「這才讓人覺得了不起。」
回顧羅己能的製酒之路,正有不少美麗的錯誤。例如實驗之初,地瓜泥一般發酵30天即可製酒,他卻因忙於正職,抽不出時間進行蒸餾,一拖竟拖達80天。但蒸餾後,酒體的地瓜甘味卻加倍濃郁,還多了一絲荔枝香氣。
加麴粉發酵後做出來的蒸餾酒。(攝影:游家桓)
他取下蒸餾的酒頭段,裝瓶為「60度地瓜原酒」,2019年拿下布魯塞爾烈酒大賽銀牌。「所以很多人才說,恆器製酒,根本是幸運製酒。」笑聲之中,流露著台灣男兒的爽朗及地氣。
從門外漢變專家,羅己能以土炮精神,顛覆地瓜的土裡土氣。原來,最台的滋味也有微醺美感。
〈恆器製酒〉
成立時間:2017年
經營人:羅己能
主打酒款:地瓜蒸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