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儀中的聚會所
延續文化的重要角色
2022/06/14
- 文字 / 林瑞珠
青年聚會所對於文化傳承至關重要,尤其這裡更是許多祭儀舉辦的地點,是族人間聯絡感情的媒介。
男子聚會所對於文化傳承與部落主體性扮演重要角色,因此重要祭儀會有部分儀式會在聚會所舉行,以凝聚部落動能。
阿美族——豐年祭(ilisin)
與阿美族嚴謹的年齡階級制度最相關的祭典是「海祭」(Milaedis、Kumuris、Sacepo、Miwarak)與「豐年祭」(ilisin),尤其七、八月舉行的豐年祭,各年齡階級都有分層負責的任務,族人會在祭典期間盡量趕回家鄉參與。
豐年祭是一種「感謝神靈的宗教儀式」,重要性相當於漢人的農曆年,祭儀涵蓋生活技能、禮儀、歌謠、舞蹈的訓練,能展現年齡階級的訓練成果,目前已成為阿美族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資產。
每個部落的豐年祭天數不定,例如港口部落主要儀式有四天,女性最後一天才會參與,這一天也是未婚男女相互認識的牽情之夜(通稱為「情人之夜」),如果能順利找到對象,成年男人婚入女方家,就可搬離會所了。
阿美族豐年祭在祭儀前的狩獵或漁撈,處理獵物等工作都會在聚會所完成。
卑南族——年祭(Vasivas)
每年歲末,卑南族最重要的「年祭」以「少年猴祭」開啟系列祭儀,其後還有大獵祭、除喪祭等等,作為跨越舊年、邁入新年的儀式。祭典儀式的重要基地就是少年會所(takubakuban)以及男子聚會所巴拉冠,每個部落各依其俗舉辦祭典。
參加猴祭者多以13至18歲的青少年為主體,在猴祭前夕,他們要做好弓箭和矛,並在上面刻出美麗的花紋。猴祭當天,先推選出父母俱在的少年,到喪家開門除喪、掃除穢氣,接著把放在會所內的猴子抬到祭場,先由少年們刺殺,再將猴屍丟到部落外,象徵除去未來一年所有不吉之物。當晚,大家就在聚會所前升起營火唱歌跳舞,直到大人們狩獵回來舉辦大獵祭。
大獵祭是卑南族年度狩獵、獵首之後的祭典。大獵祭前,剛從少年晉級到青年的年齡階級男子需先在巴拉冠裡拜「教父」,接受其為他們圍上藍色腰帶,表示正式進入青年會所,隨後便可隨同長輩一起上山狩獵,學習禮節、禁忌及各種狩獵的技巧。
卑南族年祭以聚會所「巴拉冠」為重心舉辦,每個部落依其習俗舉辦。
鄒族——戰祭(Mayasvi)
目前阿里山鄉的達邦、特富野兩個鄒族大社均保有神聖的戰祭(Mayasvi),在庫巴(聚會所)裡及前方廣場舉行,是對天神、戰神、司命神、被獵人頭之靈的祭典,以紀念過去的戰爭,也祝禱未來的勝利,同時袪除部落內的疫病與不幸。
神聖的戰祭源自鄒族傳統社會中以農耕、狩獵維生所衍生的宗教儀式,起因於過去部落之間經常為了爭奪獵場而出草打戰,勝利的一方返回部落時,就會舉行這個戰祭來謝神。因時代變遷,現在舉行戰祭之目的為文化傳承。整個儀式都在會所及周邊廣場、部落家屋中舉行。
祭典當天,部落族人盛裝出席,男子要穿著皮衣、戴皮帽,並插戴神花石槲蘭,作為戰神辨識的標記,同時要在胸前佩帶木芙蓉樹皮纖條作為護身符,以防惡靈於祭典時入侵。
鄒族戰祭會在庫巴及前方廣場舉行,以此祭儀謝神,並袪除部落的疾病與不幸。
拉阿魯哇族——聖貝祭(miatungusu)
拉阿魯哇族人每年都會舉辦聖貝祭(miatungusu),以感謝小矮人(Kavurua)傳授拉阿魯哇人農耕及狩獵的技巧,並送給族人貝神,讓族人得到護佑。
相傳拉阿魯哇族的始祖來到一個叫Hlasunga的地方,亦即今天的臺東新武山,那裡原是小矮人的居住地,後來人口愈來愈多,耕地不足,拉阿魯哇族人決定遷移他處,小矮人很不捨,臨行時將最珍貴的寶物貝神(Takiaru)12個,送給拉阿魯哇族人,並交代要把貝神當做自己的神來祭拜,族人因此每年在聚會所及前方廣場舉辦「聖貝祭」。
拉阿魯哇族聖貝祭會舉辦在聚會所及前方廣場,祈求新年豐收平安。
卡那卡那富族——米貢祭(mikong)
卡那卡那富的米貢祭(mikong)也是感謝小矮人的祭典。相傳過去曾發生大饑荒,卡那卡那富族年輕人到山上挖山芋,挖出一個洞,洞的下面住著小矮人(Tamuunai);年輕人發現小矮人有很多不同的種子,詢問能否讓他帶回去給族人們種植,小矮人便以換工作為條件交換,給了許多種子讓他帶回去部落。族人為感念小矮人的恩賜,決定每年七月豐收後舉辦米貢祭。
儀式前,頭目會召集各家族長老,開始準備工作,大部分儀式都在男子聚會所進行。最後才讓各家族婦女、幼兒參與,全族男女聚在集會所前廣場圍成圓形,樂舞表達敬謝。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7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及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