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芝麻過猛火 濃醇香

雲林全美油廠×黑麻油 Since1916

2015/08/18

  • 文字 / 陳愷鑫
LINE分享 FB分享

我到訪位於雲林縣北港鎮全美油廠那天,是週三下午,有三位太太特地從台中開車來買黑麻油,一人帶五斤油,這是一年要用的量,她們每年都要特地來買油。

「外面買的麻油,有時候炒麻油雞都有『波』(泡沫),而且沒有那麼香。」一位太太說。全美油廠第四代的蔡郁郁解釋,有泡沫表示芝麻油裡含有水分,通常機器炒的油容易含有水分,香度不夠,也較不能保存。

全美生產的黑麻油顏色極深,裝在瓶子裡黑似醬油,但傾倒時卻能看到油的透光性,呈飽滿的深褐色。聞起來,濃郁的芝麻香氣撲鼻,醇厚、無異味,麻油要夠香、夠純,去腥效果才好,這吸引老顧客遠道來買的濃純香,秘密來自手工炭火炒芝麻的功力。

為何要用木炭炒,因為炭火是軟火。

「軟火」?這可是我第一次聽說!蔡郁郁解釋,木炭燒的火,有溫度上升的前段慢火,與尾段溫度下降的餘火,這種過程,才能把芝麻炒透。至機器或瓦斯的火,屬於「硬火」,溫度上升與下降很快速,且因沒有餘火,炒到高溫就要起鍋,否則繼續如此的高溫大火,可能會直接把芝麻的油逼出來,破了功。

全美榨油時,先用灶燒木炭,爐火從攝氏五、六十度加溫到攝氏兩百度以上,用攝氏兩百二十度左右的高溫大火須維持至少一小時。火要猛,才能芝麻內含的水分全部炒乾,並芝麻炒黑、炒出香氣。過程中須隨時拿出芝麻觀察顏色,只能炒黑不能炒焦,以免榨出來的油有苦味。

待芝麻外殼炒到全黑,不再加炭火,讓溫度略降五至十度,以木炭餘火續炒半小時,將芝麻心炒熟,剝開來觀察,由茶色轉深褐色。

炒好的芝麻磨成粉,放在灶上略蒸,以增加榨油量,再以機器壓成油餅,放入古早的油磅機榨油。

北港是花生的大宗產地,光復初期有不少花生油廠,極盛時期曾有上百間「油車間」(油廠)。但民國六十年左右,開放廉價黃豆大量進口,沙拉油逐漸興起,甚至取代了花生油,因製油方式不同,油廠若不是轉型製作沙拉油,多半就沒落式微,目前北港已找不到與全美同時期創辦的油廠(現存的其他老店多為五、六十年歷史)。蔡郁郁還記得小學時期,因政府補貼傳統油廠可以配給沙拉油來賣,才勉強撐過寒冬。

早年,全美花生油、芝麻油產量占比約八成五、一成五,當時台灣芝麻產量少,麻油貴,在一碗麵只要兩塊錢的年代,一斤芝麻油要價二、三百元。「一般人吃不起,只有坐月子才有人買。」蔡郁郁說,民國七○年代後,芝麻開放進口,麻油價格降至一斤六、七十元左右,全美才轉型以芝麻油為產量大宗,如今約占八成以上,在麻油用量大的冬季,每日要炒上千斤芝麻,是平時的兩倍。

木造房子的全美油廠,位在狹窄處僅容一輛汽車通過的小街上,這條街在蔡郁郁爺爺的年代,是北港最大一條街!全美維持早年賣油方式,油儲存在約一公尺高的大型金屬油桶裡,客人上門,就從油桶撈油裝瓶,空氣中瀰漫油香,我好像回到小時候,踏進開油行爺爺家的溫暖時光。

小檔案_黑麻油

特色:炭火炒製出的黑麻油,顏色極深、純度高,生食尾味略帶苦,但去腥效果好。
店家:全美油廠 
店齡:92年(民國五年創立)
電話:05-783-2350 
地址:雲林縣北港鎮賜福街七號
價格:1斤170元(近期可能調漲)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