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捲捲鄉愁下油鍋

華北經典小吃‧徐州饊子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饊(ㄙㄢˇ)子是什麼?這很難發音的食物,據傳在中國已有千年歷史,為華北、西北地區的經典小吃,宋代文豪蘇東坡曾詩讚「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

這拿來形容「徐州饊子」劉玉英做的芝麻饊子,再適合不過。看起來像麻花捲,卻又更細,輕輕一碰就碎滿地,用餅捲著配粥吃,這是早年北市中華商場裡,令人懷念的美食記憶。而今老店退場,但劉玉英小小五、六坪大的工作間,每天依然熱油燒鍋,讓周遭的老伯伯一解鄉愁,也讓新生代顧客嘗了鮮。

「好多人來要學,一看頭大,都打退堂鼓了。」地上大臉盆裝著白白的芝麻麵糰,從和麵開始,全都手工,劉玉英用刀割出像鍋牛殼般的漩渦,然後得一根根拉細,「用搓的太慢,我用拉的。」

麵糰在她手裡越捻越細,像是彈力橡皮筋,十幾年來,劉玉英早已練就拉不斷的技巧,說不出訣竅,「就得用巧勁,使勁不對就斷了。」拉到另一盆再繞圈,一層層疊上去,每疊一層就刷上沙拉油防沾粘,還得放著再醒半小時,「讓它變軟,不然硬了就拉不動。」同樣的工續得進行三次,從麻繩粗拉到像麵條般細。最大的考驗不是力氣,而是耐心。「做這饊子就是費時間。想做多、做快都沒辦法。」饊子從開始做到下鍋前,起碼三、四個小時,若只有一個人做,時間恐怕還得加倍。

今年六十八歲的她,祖籍山東,江蘇徐州長大,十八年前從大陸再嫁來台灣。饊子、蔥油餅等這些北方麵點都幼時好玩跟鄰居學的,沒想過要賣,「根本我就不願意做生意,誰知老頭子想賺錢,結果到老了派上用場。」劉玉英一席話,帶點埋怨。但這個無心插柳的小攤子,卻也讓她多了許多老顧客,在老伴過世後,這些客人每天除了來買餅,也陪她聊天,甚至自動自發幫她包要批發的饊子。

她說,「還有個開早班車的陳先生,每天五點二十從這兒出發到榮總去。知道我每天有貨要送榮總,就順路幫我送。」連退休了還繼續交班給下一個司機。

而吃了十多年、最愛他們家饊子的許伯伯說,「他們東西好吃啊,瘸子都走過來買!」他說(新北市)深坑那一帶也有人做饊子,「不行!不脆,不香。」

「他有錢啊,每次還自掏腰包買來送人。」劉玉英開他玩笑。當真是老友交情,許老伯還說,「我叫她不要把這女兒累壞了,每天悶在這裡做。」

我們來訪當天,劉玉英在大陸的女兒,劉小慧,正巧來幫忙。媽媽做饊子時,她就包韭菜盒。半月形的韭菜盒,餡料超飽滿,豆腐、雞蛋、蝦皮、粉絲和著新鮮韭菜下去拌,「豆腐一定要先煎香,切碎跟蝦皮一起炒。」香中還帶著韭菜的辛辣,配上乾烙的麵皮,常常中午前就賣光。

蔥油厚餅和韭菜盒都放在從家鄉帶來的麥草簍子,「這叫『饅頭花』,特別保溫。」果然,出鍋兩小時還是熱騰騰。捨不得媽媽辛苦,即使早已成家,每年,劉小慧仍和弟弟輪流,特別請兩個月假來台灣幫忙。每天凌晨四點得起床,晚上八點得就寢。但每次勸媽媽回大陸,劉玉英總搖搖頭,「那兒我已經住不慣,待久了皮膚直發癢,而且我天生勞碌命,沒事兒幹我回去幹嘛啊?」說服不了,一對孝順兒女也只好飛來台灣,陪著彼此。

「我們徐州吃饊子,一定配餅。」這饊子的好朋友——烙餅(以單張包著饊子吃),用施力不易的細麵棍擀得特薄,就像潤餅皮。女兒擀皮,劉玉英用薄竹片接過,扔在鐵盤上烙,烙得表面起泡,「這就熟了!」烙好的餅像白手絹兒,咬起來比一般的斤餅來得柔軟,又不失嚼勁。差別就在使用了半燙麵糰,劉玉英說傳統的烙餅太韌太硬,「咬得太陽穴都疼!」她先用開水燙過,再用冷水和麵,比較適合台灣人的牙口。

烙好餅,熱好油鍋,終於開始炸饊子。這就非得兩個人,劉小慧像繞橡皮圈般把麵條纏上手,掛上劉玉英的長筷。只見她一手一根長筷,一撐,進油鍋微炸,交叉一轉,橡皮圈片刻繞成麻花,輕輕往油鍋放,炸到表面金黃,就起鍋瀝油。剛炸好的饊子充滿酥炸麵香,唰嘴極了。有客人怕嘴油,劉玉英教他們用餅包著吃,外軟裡脆,夾進生菜沙拉更爽口。

今年,兒子自己開公司,女兒也將移民美國,以後怕是連兩個月的時間都沒有。一個人會不會孤單?劉玉英答得倒瀟灑,「習慣啦!他們自己過得好就好。」言語中也透露,實在想休息了,但怕長期批發客戶斷炊、老友失望,得確保有人繼承才行。「只要有心想做,我都無條件教的,想自己開或接手都行。」只不過一時半刻還真沒遇上,於是這酥香脆的饊子,暫且還不用擔心吃不到吧!

【延伸閱讀】徐州饊子
地址:台北市興隆路四段31號(再興中學對面,無招牌)
電話:0955-440-560
營業時間:0630~1830,無公休
費用:芝麻饊子25元(小)、50元(大),烙餅25元(2張),韭菜盒子25元,蔥油餅50元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