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食不厭精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很多人讀《論語》,看到孔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物做得越精越好,魚肉切越細越佳),且食物顏色難看、醬料不對、刀法不好、火候不當……他都不吃。不免感到驚訝:孔子對吃的「龜毛」,已是不折不扣的美食家。

這讓我想起,荷商飛利浦曾找心理學、人類學、哲學、社會學等專家,對各國進行全面性市調。其中,對中國人文化價值的描述之一是:注重吃的民族!以大陸移民為主的台灣人,更是從海峽彼岸帶來吃的文化,播下種子;而台灣三十多年來的富庶,提供沃土,讓中國及各國美食在此生根、開出美麗花朵。

如今台灣的吃,已是海外遊子的牽絆和想念。在國外吃到漿糊般的麵、死鹹的沾醬、沒彈性的水餃,總會帶點義憤:「難吃死了,……」接著,把想得到的台灣美食,牛肉麵、小籠包、蚵仔煎,一一說來解饞。

愛吃的流風所及,我們生活中,常可找到喜歡美食的人(像中國信託個金處總經理尚瑞強,就是同事朋友眼中的美食「GPS」),且每個人各有其美食品味和主張。

對食物的主張,就是一種美食文化。清代文人袁枚(沒錯,就是寫《祭妹文》那位仁兄)就主張:豆腐得味,遠勝燕窩。有一次他吃到一道美味豆腐,向主人請教做法,主人要求袁枚三折腰,他二話不說,立即三鞠躬。袁枚所著的《隨園食單》中,就有九種豆腐食譜,也因他的提倡,豆腐才成為中菜裡不可或缺的要角。

此次,我們透過十三位達人推薦他們在餐廳中常點的私房秘菜,達人們各有其美食偏好和大道理,有人喜歡變化、有人吃老味道,來自日本的達人瀨上剛則愛食材原味。我們採訪時,試著為讀者問出這些秘菜烹調的「秘密」(有些秘密則是怎麼也問不出來)。吃到美食、知道秘密,我覺得,就是一種幸福。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