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鹿港傳統的肉羹和麵線糊,都是加瘦肉,而不是加肉羹,龍山麵線糊也是如此。(攝影:呂恩賜)
鹿港傳統的肉羹和麵線糊,都是加瘦肉,而不是加肉羹,龍山麵線糊也是如此。(攝影:呂恩賜)

全台最老鹿港第一市場懷舊滋味:吃百年「漢彬水晶餃」、嘗特有麵線糊

2009/02/05

  • 文字 / 陳愷鑫
LINE分享 FB分享

若說鹿港第一市場是全台最老,大概沒別的市場夠格來踢館。鹿港發展史可上溯到清康熙、雍正年間,因位居台灣中部,加上到福建各港的直線距離最短,被清廷指定為負責運送台灣米到福建做為「官糧」的港口,在雍正時期,碼頭附近已發展出一條坐落了16間大米倉的米市街(約當西元1735年)。

聰明的商人幫朝廷運糧,順便將台灣農產品銷往大陸,再把大陸商品賣回台灣,有人潮往來、有貨物買賣,碼頭邊自然形成市場,就是現在鹿港第一市場。也就是說,這市場和鹿港同壽,也有近300年歷史。

鹿港百年前因淤積而沒落,目前的市場距離海口直線距離約7、8公里,當年碼頭榮景早已不復見,但富極一時的美味卻傳承下來,早年富商家廚流落市井擔任總舖師或餐廳大廚,或是渡海來的泉州、福州人,學了手藝在街邊、市場擺攤討生活,造就鹿港成為美食發源地。

※延伸閱讀:鹿港老店尋味,在地必吃美食:麵線糊、肉圓芋丸、粉粿冰

為我們帶路的,第一位是老家在鹿港的知名作家心岱,年幼時常跟隨做布料生意的父親到市場品小吃,造就她「對吃忠心耿耿」;離鄉到台北工作後,從事台灣人文與自然生態報導寫作,上山下海四處採訪也四處吃,但最讓她難忘的還是故鄉味,尤其偏愛市場裡「那些草根性、土俗材料所製作的食物」。

另一位則是鹿港著名古蹟「三槐挺秀半邊井」的王家後代、長年從事鹿港文史工作的鹿港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王康壽。我們一邊跟著心岱品嘗她記憶中的家鄉味,一邊有「王老師」為我們導覽歷史,飽足了口腹,也充實了腦袋。

位於市場口的「漢彬水晶餃」,創立於清光緒10年(1884年),賣的是四種丸子綜合湯。(攝影:呂恩賜)

位於市場口的「漢彬水晶餃」,創立於清光緒10年(1884年),賣的是四種丸子綜合湯。(攝影:呂恩賜)

第一站位於市場口的「漢彬水晶餃」,創立於清光緒10年(1884年),賣的是心岱年少時稍攢了點零用錢就要去吃的四種丸子綜合湯:第一種是水晶餃,是以糯米加地瓜粉做成餃皮,內包油花較多的腰內肉或前腳肉;第二種是蒸丸,是將後腿肉搥打後加入醬油,做成肉丸子蒸熟;同樣的後腿肉加入荸薺,捏成肉丸用水煮熟,就是水丸,蒸丸鹹水丸甜(荸薺有甜味)。

第四種是相當特別的扁食燕,將整塊豬肉搥打成肉漿,加入地瓜粉增加黏性,成像紙一般「薄得能透光」的餃皮,再包入加了荸薺與後腿肉的內餡,據祖籍泉州的老闆蔡漢彬說,這種獨特做法是其祖父向衙門裡的福州師傅學來的。鮮肉做的外皮,吃起來有點韌性,加入荸薺的肉餡清脆帶甜味,心岱說,這是從前鹿港宴席上的高貴食材,大都用在圍爐火鍋中。 據祖籍泉州的老闆蔡漢彬說,「漢彬水晶餃」的扁食燕作法,是其祖父向衙門裡的福州師傅學來的。(攝影:呂恩賜)

據祖籍泉州的老闆蔡漢彬說,「漢彬水晶餃」的扁食燕作法,是其祖父向衙門裡的福州師傅學來的。(攝影:呂恩賜)

只用豬肉就變化成四種口感、滋味,將丸子做到極致,一碗湯就看出鹿港古時對吃的講究。豬腿大骨正好用來熬湯頭,連骨邊瘦肉片下來,也能變一碗骨邊肉湯,這是古早人物資用盡的美食智慧。

四種丸湯在第一市場裡面還有一家,是蔡漢彬的兄長繼承父親傳下的小店面。「漢彬水晶餃」店旁的池府王爺廟,每年由附近店家擲筊擔任爐主供奉,早年渡海來台的先民,為祈求平安渡海,便將老家神明或祖先牌位請來同行,造就鹿港各路神明多。

「漢彬水晶餃」位於市場口,的四種丸子綜合湯只用豬肉就變化成四種口感、滋味,將丸子做到極致。(攝影:呂恩賜)

「漢彬水晶餃」位於市場口,的四種丸子綜合湯只用豬肉就變化成四種口感、滋味,將丸子做到極致。(攝影:呂恩賜)

鹿港舊稱小泉州,在地三大姓:施、黃、許,都來自泉州,吃食口味也偏泉州味,海產多,菜色口味較鹹,例如烏魚子、蝦蛄。而泉州同時也是商港起家,富人多,所以正餐之外,還發展出琳瑯滿目的甜點糕餅。鹿港老餅店「玉珍齋」、「鄭玉珍」及「長興餅舖」都是源自泉州手藝。

池府王爺廟另一邊的「龍山麵線糊」,就是來自泉州的食物。

鹿港舊稱小泉州,在地三大姓:施、黃、許,都來自泉州,吃食口味也偏泉州味,池府王爺廟另一邊的「龍山麵線糊」,就是來自泉州的食物。(攝影:呂恩賜)

鹿港舊稱小泉州,在地三大姓:施、黃、許,都來自泉州,吃食口味也偏泉州味,池府王爺廟另一邊的「龍山麵線糊」,就是來自泉州的食物。(攝影:呂恩賜)

鹿港麵線有兩種,一白一紅,原料相同都是白麵粉,但要用來做麵線糊的紅麵線,得用Q度彈性皆較強的高筋麵粉,做好晒乾後,還得蒸上5小時,將麵線蒸熟、麵心蒸透,白麵線成了紅麵線(道理如同烤好的麵包變成咖啡色),這樣做出來的麵線糊,就算放在鍋裡焢2、3個小時也不會煮成爛糊!

鹿港麵線有兩種,一白一紅,原料相同都是白麵粉,但要用來做麵線糊的紅麵線,得用Q度彈性皆較強的高筋麵粉,做好晒乾後蒸上5小時,麵心蒸透就成了紅麵線。圖為彰化鹿港龍山麵線糊。(攝影:呂恩賜)

鹿港麵線有兩種,一白一紅,原料相同都是白麵粉,但要用來做麵線糊的紅麵線,得用Q度彈性皆較強的高筋麵粉,做好晒乾後蒸上5小時,麵心蒸透就成了紅麵線。圖為彰化鹿港龍山麵線糊。(攝影:呂恩賜)

做麵線糊先以大骨和蝦米熬湯,加紅番薯粉勾芡(為了跟紅麵線配色),再加入蛋花、瘦肉、蔥酥。鹿港傳統的肉羹和麵線糊,都是加瘦肉,而不是用肉漿做成的肉羹。直接加瘦肉成本較高,還能吃到肉的口感,顯示鹿港人在吃上面的富饒。

龍山麵線糊人潮絡繹不絕,店內忙得一刻不得閒。(攝影:呂恩賜)

龍山麵線糊人潮絡繹不絕,店內忙得一刻不得閒。(攝影:呂恩賜)

再往下走,過了市場入口另一邊,在民族路與大明路交叉口的「老全豬血湯麵線」,看似不起眼的攤子上卻張貼著眾多媒體報導的剪報,其實第一個介紹這家小攤的正是心岱,刊於民國73年《中國時報》生活版上。

創立於民國33年、現在由第二代在賣的小攤,一大鍋豬血混合紅麵線,舀到碗裡,加入豬油、油蔥酥、酸菜、芹菜、醬油調味,端到面前,小小一碗,包括食材和調味料,共有7種!豬血吃起來不會太軟或太澀口感恰恰好,湯頭還散發油蔥、酸菜的細膩香氣。王壽康說,他們家的油蔥特香。

一大鍋豬血混合紅麵線,加入豬油、油蔥酥、酸菜、芹菜、醬油調味,小小一碗,滋味豐富。(攝影:呂恩賜)

一大鍋豬血混合紅麵線,加入豬油、油蔥酥、酸菜、芹菜、醬油調味,小小一碗,滋味豐富。(攝影:呂恩賜)

心岱有點感慨的說,最早是老闆許全盛推著攤車賣,食客站著就吃起來,豬血都是一大塊盛到碗裡,老闆才用湯杓將豬血切小塊;現在有了座位、豬血也先切成規則小方塊,感覺反而少了過去那種隨興平民小吃的氣氛。她在《心岱的盛宴》一書中,字裡行間便透露著懷舊情:「記憶中的美食,通常就是刻骨銘心的鄉愁。」因為這些記憶,在生活中,不斷牽引著她滋生熱情,勇往直前。

「老全豬血湯麵線」最早是老闆許全盛推著攤車賣,食客站著就吃起來。(攝影:呂恩賜)

「老全豬血湯麵線」最早是老闆許全盛推著攤車賣,食客站著就吃起來。(攝影:呂恩賜)

〈心岱小檔案〉

知名作家,早年致力於本土人文與自然生態報導寫作。市場小吃之於她,是觀察人文、歷史的焦點,更是她美食經驗的成長基礎。
逛市場資歷:50年

〈王康壽小檔案〉

鹿港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家族世居鹿港,自教職退休,從事文史工作,負責龍山寺修復工程相關事宜,熟悉地方歷史、小吃傳統。
逛市場資歷:近60年

〈第一市場〉

全台最老市場,從清代發展至今,市場內是鎮上最大民生百物集散地,市場前廣場周邊則聚集各式各樣傳承兩代、三代的鄉土小吃。
地點:彰化縣鹿港鎮民族路196號

〈漢彬水晶餃〉

電話:04-777-6230
地址:民族路189號(市場口)
營業時間:08:30-13:00、15:00-19:00,週日中午不休

〈龍山麵線糊〉

地址:民族路193號
營業時間:06:00-12:30、14:30-17:30

〈老全豬血湯麵線〉 

地址:大明路口
營業時間:08:00-18:00

〈楊州肉圓芋丸〉

電話:芋丸04-777-4239
地址:民族路、大明路口
營業時間:07:00-17:00(賣完收攤)

楊州肉圓芋丸是60年以上的在地老店,已傳承至第三代,對面就是發記粉粿冰。(攝影:呂恩賜)

楊州肉圓芋丸是60年以上的在地老店,已傳承至第三代,對面就是發記粉粿冰。(攝影:呂恩賜)

芋丸比起肉圓更有香氣,嘗得到芋頭的鬆綿,配上一點湯汁十分滑順。(攝影:呂恩賜)

芋丸比起肉圓更有香氣,嘗得到芋頭的鬆綿,配上一點湯汁十分滑順。(攝影:呂恩賜)

〈蔡澤記水晶餃〉

電話:04-774-5496
地址:第一市場內B6號
營業時間:07:00-20:00

〈老師傅鴨肉羹〉

電話:04-777-6629
地址:民族路159號
營業時間:09:45-19:30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