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台南國華街二段「蕃薯椪」:50年歷史流沙糖漿金包子

2011/01/13

LINE分享 FB分享

台南甜點始終拒絕媒體採訪的還有國華街二段賣蕃薯椪、白糖粿的無名老店。70多歲的蔡秀蘭,50多年來和老伴推著車擺攤,她聽到我們是平面媒體才勉強答應,「若人太多影響到厝邊頭尾做生意,予人怨歎會歹勢!」

熟知府城文化的台南神興宮秘書施誠興說,早期討海維生的人多,為了生計,不能出海的雨天,很多人就去賣點小吃,當時地瓜和蔗糖非常便宜,蕃薯椪就成了小孩子間流行的點心。

一般番薯椪若粉摻太多,炸完放太久皮就硬掉。但他們家真番薯不怕放,涼了以後反而又軟又Q。(攝影:呂恩賜)

一般番薯椪若粉摻太多,炸完放太久皮就硬掉。但他們家真番薯不怕放,涼了以後反而又軟又Q。(攝影:呂恩賜)

「阮這就從古早時代的手法,一點一滴攏無改變。」阿嬤蹲坐在地上包著蕃薯椪,黃橙橙的地瓜糰,地瓜塊與纖維清晰可見,摸起來冰冰涼涼。阿嬤說他們用的都是真材實料的黃心地瓜,每天手工現削、現煮、攪拌後,還要壓,非常費工。因為新鮮一定要冰起來,不然南部的高溫一下子就讓地瓜臭酸。

蔡秀蘭阿嬤蹲坐在地上包著番薯椪,用的都是真材實料的黃心地瓜,每天手工現削、現煮,非常費工。(攝影:呂恩賜)

蔡秀蘭阿嬤蹲坐在地上包著番薯椪,用的都是真材實料的黃心地瓜,每天手工現削、現煮,非常費工。(攝影:呂恩賜)

她把地瓜糰捏成圓餅狀,中間再包入一瓢紅砂糖,在掌間反覆的拍打塑型,像個小飛碟。下鍋後,7、80顆蕃薯椪鼓了起來,金光閃閃很可愛。

番薯椪要先將地瓜糰捏成圓餅狀,中間再包入一瓢紅砂糖,在掌間反覆的拍打塑型。(攝影:呂恩賜)

地瓜糰捏成圓餅狀,中間再包入一瓢紅砂糖,在掌間反覆的拍打塑型。(攝影:呂恩賜)

一般蕃薯椪都不敢先炸起來,因為粉摻太多地瓜料不夠扎實,沒兩下就萎下去,放久皮就硬掉。但他們家真蕃薯不怕放,涼了以後反而又軟又Q,一整顆沉甸甸、肉感十足。剛炸起來時皮非常酥,一咬下,就湧出溫熱的濃稠糖漿,還吃到花生香,原來砂糖裡攙了些許花生粉。

塑型完的番薯椪呈現飛碟狀,十分可愛。(攝影:呂恩賜)

塑型完的番薯椪呈現飛碟狀,十分可愛。(攝影:呂恩賜)

下鍋油炸後,番薯椪的中間鼓了起來,看來外酥內軟、金黃誘人。(攝影:呂恩賜)

下鍋油炸後,番薯椪的中間鼓了起來,看來外酥內軟、金黃誘人。(攝影:呂恩賜)

阿嬤笑說,也有客人指定要不酥的,炸的時間就短一點,外皮像麻糬、裡面的糖粒還沒融化,咬起來「ㄎㄠ、ㄎㄠ」、脆脆的口感,別有風味。

國華街二段賣番薯椪、白糖粿的無名老店,多年來低調經營,卻有許多忠實支持者。(攝影:呂恩賜)

國華街二段賣番薯椪、白糖粿的無名老店,多年來低調經營,卻有許多忠實支持者。(攝影:呂恩賜)

〈國華街50年老店〉白糖粿、蕃薯椪

地址:台南市友愛街、國華街2段交口(永興鐘錶眼鏡前)
營業時間:11:30-20:00,全年無休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