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張小娥江浙小館選片 攝影李俊賢

張小娥江浙小館選片 攝影李俊賢

張小娥江浙小館選片 攝影李俊賢

張小娥江浙小館選片 攝影李俊賢

張小娥江浙小館選片 攝影李俊賢

張小娥江浙小館選片 攝影李俊賢

周家大陳年糕 攝影李俊賢

周家大陳年糕 攝影李俊賢

張小娥小吃 攝影李俊賢

曬魚香 憶家鄉

五和新村 張小娥江浙小館》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人口密集的新北市永和區裡,藏著個「五和新村」,村裡住著近六十年前從浙江大陳島撤退的居民,靜靜的守護著屬於家鄉的滋味。

永和不靠海,村子裡的「張小娥江浙小館」卻海味四溢,讓人感覺像是來到了漁村。中午時分,操著大陳話的顧客上門,叫了一份炒魚麵外帶。張小娥熟練的拿了些鰻魚乾、櫻花蝦、肉絲及香菇,入鍋大火快炒,魚肉鮮香迅速溢出,再下一勺大骨湯,燒滾後放入白細捲曲的魚麵,最後蓋上鍋蓋燜煮一會兒就迅速裝盒,讓客人趁熱帶走。

大陳島是國民政府最後撤離的島嶼,遠從幾百里外漂洋過海來到台灣的大陳村民,不能忘懷的就是各式來自大海的味道。

以鰻魚肉加上少許地瓜粉製成的「魚麵」,其實不是麵,口感有點像是零嘴鱈魚香絲,帶點韌性,一邊嚼,魚香味一邊散開。鰻魚盛產時,就拿來做成魚麵或是鰻魚乾,一方面延長魚肉的保存期限,二方面也讓食材變化更加多元。

「過去家家戶戶都自己曬鰻魚乾呀!」年屆七十的張小娥,想起從前村子裡曬魚乾的光景,依舊記憶如新。一般的眷村冬天曬的是香腸、臘肉,大陳村裡則是戶戶「鰻魚旗」飛揚。這鰻魚乾又稱為「鰻鯗」(念ㄒㄧㄤ),鯗字就是「魚乾」之意。要製作鰻魚乾,陽光與乾爽的風,兩者缺一不可,如果光有太陽卻沒有風,魚一出油就只有等著腐壞。所以冬至前後,東北季風吹得正盛,就是曬魚的好時機,只要碰上好天氣,大家就會忙著曬魚乾。

村子裡的知名年糕老店「周家年糕」,是少數還在製作鰻魚乾的店家,第三代老闆周國良解釋,一隻隻圓滾滾的海鰻,體型大的幾乎與人身等長,買回來後得先擦去魚身上滑膩的涎液,接著第一刀從背部剖下,去骨及內臟後攤平,再用棉線與竹竿將整條大魚撐起。過去哪兒有太陽曬,就往哪兒掛,曬魚是追著太陽跑,就算掛到別人家門前、窗口,對方也不會計較。一張張的大片鰻魚乾像一面面的旗幟般,隨風飄揚,成為冬季裡的特殊光景與氣味。老一代大陳人,只要想起那畫面,總會會心一笑。

過去大陳島上的農作較少,為了延長食用期,能醃的食材就醃,可以曬的就拿去曬,魚隻能利用的部分,就想辦法入菜,絕不輕易浪費。像是大陳產婦坐月子必吃的「薑汁米粉」,就是把老薑切薄片後曬得乾乾的,張小娥強調,十斤的生薑只能曬出一斤的乾薑,陽光讓辛辣味濃縮,也更能夠長時間保存。以薑片煮成的薑湯,辛香濃烈,再加入鰻魚乾、肉絲、蛋及米粉等食材同煮,就成為營養豐富的補品。

在一般餐廳較少有機會吃到的「墨魚卵」,也是善用墨魚每個部位做成的大陳特色菜。白皙的墨魚卵以鹽稍微醃漬,加入少許薑酒入鍋蒸熟,滿口鹹鮮海味,來這兒的老饕都知道要點這道菜。而江浙料理中知名的「嗆蟹」,則是將生蟹清洗處理過後,以酒鹽拌醃,再放入冷凍儲存,生蟹肉醃漬過後鮮美甜嫩,也能保存得更久。

張小娥說,現在漁獲越來越少,再加上手工麻煩,曬魚乾、做魚麵的商家也跟著少了,還好大陳人的村子全省都有,讓她還能夠在南部找到貨源。當時大陳島居民隨國民政府遷移來台時,人數約有一萬八千多人,依原本從事的農、漁、工、商等職業別,分別安置在全省三十六個不同的村子裡,原本從事漁業的,就分配到宜蘭的南方澳或是高雄、屏東和花蓮的漁村,永和一帶則多為做生意的人家。

張小娥的年糕來自於村裡的周家年糕,用純蓬萊米製成,完全無其他添加物;鰻魚乾是宜蘭大溪的老鄉做的,魚麵則由高雄林園的大陳村子供應。過去因局勢動盪而分開的大陳人,遷台近六十年,藉由相同的飲食習慣而繼續相連。味覺的記憶,一輩子也劃不開。

張小娥開的大陳菜館,就位在村子口附近,已有二十多年歷史,早已是村子裡人情的聚集地。

中午時分,住在附近的余阿姨會過來找張小娥聊聊天,順便幫忙處理食材,或是一起做做家庭代工。攝影記者頭一次去店裡探路時,老闆娘因家裡有事而必須提早打烊。那晚,幾位向隅的顧客像是認識許久的老鄰居般寒暄著:「啊!打烊啦!我今天特地提早下班過來吃耶!怎麼了,家裡還好吧?」

館子裡沒有什麼裝潢,來這兒的客人像是回家吃飯一樣簡單自在,這裡有口鍋爐,擺了幾張桌,像是個為大家庭開設的大廚房。

現在,張小娥雖然直說自己年紀大、做不動了,卻到今天還繼續守著這家店,就是為了想讓老鄉有個解鄉愁的地方。十四歲就離開故鄉的她知道,味蕾的鄉愁,總是無可取代的。

眷村小辭典_正宗大陳魚丸

沒錯,也是鰻魚肉做的,口感不似貢丸Q彈,而是軟滑鹹香,正宗大陳味。

眷村小辭典_大艦護大陳

民國四十四年,大陳居民在國軍指揮下平安抵台,美國派出「第七艦隊」護航,上一輩的大陳人都認得它。

小檔案_五和新村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居民為大陳義胞,原居於浙江外海的台州列島,民國44年初同屬台州列島的一江山前線失守後,政府將大陳全島軍民遷移來台。現在住所多已改建為透天厝,非大陳原住戶也不少。許多搬遷的大陳人不時回來買周家年糕,或是品嘗道地大陳菜。

小檔案_張小娥江浙小館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保安路36號
時間:1100~2000
電話:02-2924-3087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