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薑茶能減緩風寒感冒,如鼻塞、流清涕,兼有胸悶、嘔吐等症狀。(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薑茶能減緩風寒感冒,如鼻塞、流清涕,兼有胸悶、嘔吐等症狀。(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散寒解表、清熱生津,中醫師推薦緩解感冒4款小茶飲

2025/03/27

LINE分享 FB分享

這是一本中醫入門書,作者從中醫視角出發,引經據典,結合多年的救治經驗,以及向傷寒大師劉渡舟、北京四大名醫之一孔伯華之孫孔令詡兩位教授的求學經驗,給讀者提供應對日常常見疾病的辦法。

生活中的口苦、打嗝、便祕、失眠、結節、息肉、尿頻、感冒、咳嗽等,本書都有所涉及。此外,本書還專門補充了針對兒童與女性常見問題的應對方法,並添加了數則實用的驗案。擁有本書,很多常見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從內到外談養生:常見疾病的中醫調養》(圖片來源:健行提供)

《從內到外談養生:常見疾病的中醫調養》(圖片來源:健行提供)

書名:從內到外談養生:常見疾病的中醫調養
作者:張雪亮
出版社:健行

※以下內容經授權摘自《從內到外談養生:常見疾病的中醫調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緩解感冒小茶飲

一、蔥白飲

  • 原料:大蔥白100克,最好用帶鬚的。
  • 製作:切碎煎湯,趁熱喝。也可以煮粥喝。
  • 功效:散寒解表。用於風寒感冒,表現為受涼後身體及頭部疼痛,同時流鼻涕、咳嗽痰多等。

二、薑糖蘇葉飲 

  • 原料:生薑5片,紫蘇葉2片,紅糖適量。
  • 製作:生薑切成細絲,紫蘇葉撕成小片,跟紅糖一起煎湯,趁熱飲。也可以放入茶壺,開水泡茶喝。
  • 功效:散寒解表,和胃止嘔。用於風寒感冒,表現為受涼後出現鼻塞、流清涕,兼有胸悶、嘔吐等症狀。

三、涼茶

  • 原料:桑葉、菊花、薄荷各5克,苦竹葉、白茅根各30克。
  • 製作:一起放入茶壺,開水泡茶喝。
  • 功效:疏風散熱,清熱生津。用於風熱或秋燥導致的感冒發熱。

四、香薷荷茶

  • 原料:香薷3克,荷葉3克,綠茶3克,白糖10克。
  • 製作:用250毫升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 功效:化濕消暑。用於夏天感冒,表現為全身發沉、煩悶。

乾咳不一定是陰虛 

臨床上有幾大類咳嗽。感冒時咳嗽的叫外感咳嗽;平時咳嗽,有陰虛咳嗽、燥邪咳嗽、濕熱咳嗽等。

也有矛盾的時候,假如舌苔厚膩或黃厚而膩,但是乾咳,怎麼辦?反過來還有一種可能,有痰,但是舌紅無苔或者是裂紋舌,又該怎麼辦?

這兩種情況都是臨床上時不時能見到的,這就考驗辨證水準了。

比如,有很多人乾咳,是真的沒有痰嗎?有的乾咳患者,我會看他以前用過的方子,都是一些養陰藥,比如沙參、麥冬等,臨床效果並不好,再看他的舌苔厚膩就明白為什麼了。舌苔厚膩,從中醫來講是體內有痰濕;從現代醫學解剖學來講,不是沒有痰,而是分泌了很多痰,但排不出來。這時不妨大膽用柴芩溫膽湯、二陳湯之類的方劑。舌苔黃的話,還可以用大劑量的黃芩,或者陳皮、半夏、紫菀、前胡、白前都可以。

從醫多年我發現,有很多病的症狀和舌脈表現是相反的,陰虛的人不一定沒有痰,痰濕的人也可能是乾咳,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簡單地跟著主訴、症狀開方,不然症狀可能會越來越重。

治療咳嗽的常用藥

中醫治療咳嗽的方子有很多。桑杏湯、杏蘇散可治療燥邪導致的咳嗽,百合固金湯可治療陰虛導致的乾咳,清燥救肺湯可治療燥邪或者陰虛的咳嗽,二陳湯、溫膽湯可治療痰濕咳嗽,等等。

但是不管用什麼,先記住止嗽散這個方子,它包含治療咳嗽的常用藥:桔梗、荊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陳皮。假如沒有痰或者痰少,紫菀要少用。便祕的話,百部的量要加大,因為百部除了止咳,還能通便。

再講幾個治咳嗽的藥。

第一個,遠志。遠志安神,可治療失眠、抑鬱。有人精神不振,一天到晚不愛說話,遠志配代代花,治療抑鬱不愛說話很管用。當然最重要的,遠志可以治療咳嗽。

第二個,魚腥草。西南一帶的人叫它折耳根,它是一種食材,可做菜,比如人們常吃的涼拌折耳根。魚腥草可以治療肺有炎症一類的咳嗽病症,舌苔黃的話,加黃芩15至30克。

第三個,仙鶴草。它能治療久咳不癒之症。

當然針灸治療咳嗽也是一種選擇。對於肝火旺的咳嗽,只取肺經的穴位或者肺俞穴,可能效果不理想,此時要加肝經穴位,如太沖一類瀉肝火的穴位。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