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徒步醫生吳佳璇,是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日行1萬8千步是日常,她曾經分段接力完成徒步環島壯舉,也幾乎完成日本四國遍路。
徒步醫生吳佳璇,是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日行1萬8000步是日常,她曾經分段接力完成徒步環島壯舉,也幾乎完成日本四國遍路。(攝影:陳鴻文)

邊走路環島、邊照顧失智爸爸,徒步醫生吳佳璇送自己的減壓處方箋

2024/10/13

  • 文字 / 李郁淳
LINE分享 FB分享

喜歡徒步旅行的人,經常被投以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這麼愛走路?不覺得太慢嗎?不累嗎?」其實在疑問背後,多半還懷抱著期待,期待徒步者能給予一番獨特哲學,讓旁人縱使沒有行萬里路,也能領略箇中奧義。

每個人的徒步哲學各有不同,對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吳佳璇來說,徒步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像喝水一樣自然,一天都少不了它。

2020年10月到2022年3月,她從台北行政院省道公路原點出發,沿著西海岸「一路向南」走到鵝鑾鼻燈塔。再以這裡為起點,花一年沿東海岸「一路向北」,走回公路原點。她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利用週末或假日時間,分段接力完成徒步環島壯舉。

其實早在環島之前,她就走了日本四國遍路的大部分,是徒步旅遊老手了。但因為疫情爆發,讓她遲遲無法完成四國遍路的最後一塊。既然這樣,就從自己的家鄉開始走起吧。

※延伸閱讀:「人生很辛苦,走路卻很簡單」她徒步四國遍路,46天走完1200公里成台灣第一人

有時候驅使人邁出第一步的理由,不見得多麼驚天動地,只是瞬間的意念震動。而一旦上路後,擺動雙腳前進就會內化成屬於自己的節奏。吳佳璇猶記得環島第一天出發,沿著三重、新莊、龜山一路到迴龍,臉書上朋友們為她加油打氣,並紛紛提供沿路美食清單的熱鬧景象。

吳佳璇有「浪人醫生」之稱,過去曾支援離島偏鄉精神醫療三年餘,她樂於與在地人攀談交流資訊。(攝影:陳鴻文)

吳佳璇有「浪人醫生」之稱,過去曾支援離島偏鄉精神醫療三年餘,她樂於與在地人攀談交流資訊。(攝影:陳鴻文)

而這一路走下來,她開始從不同角度認識台灣。例如,若看見很多用泰文或越南文寫成的機車廣告,表示當地移工人口眾多。而當她走到桃園龍岡時,一位朋友現身帶她去參觀當年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污染園區的廠址,更令她感觸良多。「有些事,你在書上讀到時好像不怎麼樣,但是當你走到現場看了,感受直接而深刻。」吳佳璇說。

又有一次在花蓮,吳佳璇還跑到張愛玲當年拍照的照相館,和相館第二代話當年。原來,鮮少有人知道,張愛玲曾在1961年來台灣,當時作家王禎和特地陪她在東部游走,並在這家相館拍照留念。雖然拍照的師傅已經過世,但繼承家業的兒子對此仍津津樂道。

除了精神科專業,本身也是歷史地理控的吳佳璇,就這樣走訪所有自己感興趣的景點,蒐集各種自然景觀與人文遺址。今年6月,她集結徒步東海岸的故事,出版《一路向北:浪人醫師的徒步台灣東海道》,書中有時記錄一個人旅行的內心獨白,更多時候,則是熱熱鬧鬧一群人相伴而行,沿途感受台灣美好人情,品嘗在地美食。

環島旅行時她偶爾喜歡偏離主省道,鑽進小路看見更多風景。圖為東北角金山清水溼地的荷花田與小鶴郵筒。(攝影:陳鴻文)

環島旅行時她偶爾喜歡偏離主省道,鑽進小路看見更多風景。圖為東北角金山清水溼地的荷花田與小鶴郵筒。(攝影:陳鴻文)

原來,徒步者的形象不一定全是荒野一匹狼,很有感染力的帶著同好一起走上一段,也會走出另一種風景。

「一開始有朋友喊著要加入,我沒有拒絕,慢慢的,有些人就一路走下來。」只要曾一起走過一段路,就會逐漸摸索出彼此的速度與默契,讓徒步的樂趣加倍。不過若遇到公主病或行為太唐突的追隨者,吳佳璇也會正色拒絕。她笑說這群「步友」最多來自醫療界,有時候出一團,裡頭成員囊括了創傷科、內科、精神科、藥師和護理師,簡直是小型的移動醫院。

他們雖都是醫界人士,偶爾路上也會分享起最近的醫療新知,但他們都有一個默契:今天不看診。對吳佳璇來說,徒步是為了積極走進台灣每一個「歷史現場」,但另一方面,也是讓自己從日常生活中抽離,換個環境喘口氣的紓壓方式。

途經花蓮豐田移民村,是日治時期花蓮港廳3大日本移民村之一。(圖片來源:吳佳璇提供)

途經花蓮豐田移民村,是日治時期花蓮港廳3大日本移民村之一。(圖片來源:吳佳璇提供)

當醫師成為罹病照顧者,她讓工作、照護、走路三者並行

吳佳璇專長腫瘤心理學,但她的母親在2008年罹癌,兩年後過世。她寫下《罹癌母親給的7堂課: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病人家屬》,紀錄她身為醫師,成為罹病家人照顧者的心路歷程。

而她父親又在2015年確診輕度失智,隨父親症狀越來越嚴重,她經常得擔心父親跑出門失蹤。2021年底,父親開始長期臥床,吳佳璇和手足再度扛起照護的責任。「平常都在教人家要怎麼面對,可是真的當自己碰到時,這樣的事情會讓你成長。」她說。

「當然走路的時候,內心可能也在亂飄亂想,但定期出去走路這件事,就能讓你暫時逃離這個現場,是讓心情跳脫出來的方法。」多年精神科生涯,吳佳璇看過太多病患或家屬「困在情緒深淵」走不出來。有病患家屬凡事親力親為,堅決不放手,造成所有人莫大壓力;又或是,病患已經過世10年,家屬還跑來找她,糾結著自己當初是否哪一步做了錯誤決定。

「我受過的精神醫學訓練,讓我學會凡事往後退一步,看清事情的大方向。雖然糟糕的事情來了,我不會糾結想說到底哪個環節出問題,而是想辦法解決。」吳佳璇說。她請來專業看護,和手足分配照護工作,過起工作、照護和走路三者並行的生活。「身為病患家屬,我也要過自己的生活,不可能24小時都把自己綁在爸爸身上。」把責任預先安排好,離開現場就不是推諉責任,而是照護者換口氣呼吸之必須。

※延伸閱讀:不需一個人撐著!識別、處理情緒,失智症主要照顧者的自我放鬆之道

走到金山,吳佳璇和徒步夥伴來中山溫泉公園泡足湯,緩解長時間行走造成的腿部疲勞。(圖片來源:吳佳璇提供)

走到金山,吳佳璇和徒步夥伴來中山溫泉公園泡足湯,緩解長時間行走造成的腿部疲勞。(圖片來源:吳佳璇提供)

因為「父母在,不遠遊」,吳佳璇把自己步行的範圍局限在日本和台灣3天到7天不等的分段旅行,萬一家裡需要她,隨時都能回去救援。甚至寫作遇到稿子難產時,到住家附近走一圈回來也能豁然開朗。她一直維護著這多年培養起來的「走路體質」,隨時拿出來磨練精進。她把手機遞給我們看,2023年她日行1萬8000步,近14公里,每一步都是驕傲的印記。

※延伸閱讀:想徒步環島沒那麼難!設主題、分段走、輕裝成行

淡金公路的跳石海岸有許多坐擁「海景第一排」的美麗公車站,走來心曠神怡。(攝影:陳鴻文)

淡金公路的跳石海岸有許多坐擁「海景第一排」的美麗公車站,走來心曠神怡。(攝影:陳鴻文)

那麼環島結束了,接下來吳佳璇還要走去哪裡?她說,就往淡蘭古道、樟之細路和山海圳這些台灣內在的紋路走去,或是到富士山腳下繞一圈約120至170公里。還有,繼續把走路的效應擴散出去。

※延伸閱讀:連續5天日行2萬步,循淡蘭古道北路踏上百年前「馬偕之路」

她曾經鼓勵一個憂鬱症患者,繼續把因發病而一度中斷的登山習慣堅持下去,幾個月後病患來跟她說:「我曾經以為再也回不去了,但有天我走路時,突然又感覺到陽光在照耀,樹葉在搖曳的光影,我想我病好了。」

後來那位病患還組織了一個登山治療團體,帶憂鬱症患者一起出門走路,得到不錯的回饋。「那是一種『我願意相信你,可以一直跟你走下去』的心情,所以我說,走路真的可以歸類為綠色治療啊。」吳佳璇笑說。

〈吳佳璇小檔案〉

  • 出生:1969年
  • 學歷:台大醫學系、澳洲墨爾本大學國際心理衛生碩士
  • 現職: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台灣大學保健中心身心門診兼任醫師
  • 經歷: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秘書長、著作《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病人家屬》獲2010年金鼎獎圖書類非文學獎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