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業董座陳明泉送自己的50歲禮物,他拋名車、遊艇,復育台糖荒地變有機莊園
2024/08/11
- 文字 / 李郁淳
外人若想造訪位於雲林古坑鄉的慈心大自然莊園,即使照著Google衛星導航走,仍可能不慎在綠色的鄉間小路迷航。但對慈心前場長陳明泉來說,正是因為遭逢人生的迷航,才讓他決定踏上有機農業之路。
陳明泉站在慈心農場門口,笑盈盈迎接來客。他一身簡樸裝扮,鞋底還沾著泥巴,望上去如修行之人,不知情者還以為他是在地農家後代,很難把他與留日政經博士、建設公司老闆和電子公司董座等多重身分聯想在一起。
※延伸閱讀:雲林古坑慈心農莊小旅行,玩精油占卜、植物藍晒手作
過去,陳明泉到日本攻讀政治經濟學系,卻心有旁騖的往自然農法領域鑽研,為枯燥的留學生涯找到紓壓的出口。
畢業後,他分別在日本與美國創業,版圖遍及科技、營造、旅遊。「我那時就是一天當三天用。」他說。那時適逢千禧年後景氣熱絡,他開發的各種斜槓事業成效豐碩。「例如蓋房子,樣品屋都還沒蓋好就賣光了。」他說起往事沒有炫耀,比較像在冷眼旁觀他者的人生。
「我忙事業,也忙著用物質來填充自我,結果發現心變得很麻木。」他買跑車、遊艇,還去學開飛機。東西到手的那一刻很高興,後面卻沒有感覺了。「我小時候在農家長大,一顆蘋果可以抱著聞一個禮拜,那種快樂現在都還記憶猶新,此刻卻再也找不到。」
他明白,想在企業界當領頭羊,久了眼裡只有決策、KPI和如山大的壓力,內心的空虛無法得到回應。甚至看到去中國打拚的友人,因心肌梗塞驟逝而化為一甕骨灰返台,更讓他感到人事無常。
因緣際會下,陳明泉聽聞慈心農場在推行有機農法,抱著想驗證自己過去所學的心,他也跑來觀摩。第一個遭遇的文化衝擊是,「這裡的義工怎麼每天看起來都這麼快樂?難道是公司規定的嗎?」他想不透。
他參加佛法課,自認對佛教義理悟性不高,還常得請教其他同學。但法師一句話卻點醒了他:「你人生到目前為止,所努力的一切,都是帶不走的。」
「這些義工之所以這麼快樂,因為他們樂於分享,專注在做利他的事。」他說:「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畝田。」於是,陳明泉在雲林的台糖舊有農地找到了這畝田,承租下來做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的示範農地。
「我想創造場域,讓更多人回歸自然,因為不管你身在哪一行,這就是最好的療癒。」不過考驗也在這時開始。由於這塊地過去60年來都種植單一作物甘蔗,導致土壤貧瘠,加上附近有溪流沖積,除了原本就有的垃圾,這塊田還布滿無數的大小石頭。
陳明泉發揮過去所學,率領義工搬石頭、分石頭,並就地取材,把看似無用的東西翻轉為造景元素,實踐他在美國學的樸門農藝。(圖片來源:陳明泉提供)
復育台糖荒地變有機莊園
陳明泉的利他修行之路正式展開。他睡在農地旁的帳棚,發揮過去所學,率領義工搬石頭、分石頭,並就地取材,把看似無用的東西翻轉為造景元素。實踐他在美國學的樸門農藝,把環境的缺點變優點,把原本優點再做更有效發揮。他還到處去拆廢棄房屋的建材,在莊園內蓋起木造古風房舍。
原本滿布垃圾與石頭的農莊搖身變成生機農地,全仰賴志工的勤懇付出,即使職銜再高的老闆都跟著彎腰出力。(圖片來源:陳明泉提供)
「我們不用農藥和化肥,希望把土地的生命力找回來。」慢慢的,青草與農作都冒了芽,動物與昆蟲開始攜家帶眷過來棲息。不僅如此,義工人流也增加,裡頭還有不少業界夥伴,包括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這群高階管理人換上短褲拖鞋,跟著他一起整地務農、挖溝渠,渾身沾滿汗水與泥巴,品嘗利他的快樂。
50歲生日時,他思考:「我的人生應該還有其他可以關注的事吧?」於是他送給自己一個轉型禮物──放下執著,逐漸把事業出售或轉移給夥伴,在莊園開始新生活。
這裡的屋舍都由回收建材重新拼搭而成,符合有機永續的理念。(攝影:李明宜)
「其實不管做什麼事,都是階段任務,我們企業人時常在面對風險,明白隨時都是起點,也隨時可以終止。」他知道忙了大半輩子,雖然什麼都帶不走,但在慈心進行的善業,終究會化成一股持續的正向力量,讓快樂更持久。
四年內,慈心得到有機認證;六年過去後,這片土地恢復富饒生機,足以讓他們在上頭從事生產,同時協助周邊農友一起轉型。「最初這附近的農友看到我們的農產賣相好,都以為我們在晚上偷噴藥,不相信自然農法的功效。」陳明泉笑說。若農友願意加入有機陣營,他們也會協助以合理價格售出農作,提高農友收入。
農莊內數個水池相連,串成循環的生態系,坐在雨豆樹蔭下靜聽鳥鳴水聲非常愜意。(攝影:李明宜)
減少對土地有害的作為,大自然就會展現驚人的療癒力,不僅對環境,對棲息其上的生物都有益。在莊園裡,具有環境指標意義的蜜蜂、樹蛙回來了,大冠鷲、黑翅鳶、鳳頭蒼鷹也在天空盤旋,農地裡跑來水雉、彩鷸、田鷸和高蹺鴴這些稀客,和作物和平共處,達到生態金字塔的平衡。陳明泉從最初不識得動物名號,到後來津津樂道,相機裡隨便都是國家地理頻道等級的生態照,醉心於名車遊艇的日子離他已經很遠,現在他蒐集的是農村之樂。
這裡的作物按功能分門別類,有利於食農教育的推廣。(攝影:李明宜)
遊客來到這裡可以體驗食農教育與農村美學,親子一起下田插秧,滿腳爛泥卻樂不可支。孩子學到花生原來不是長在樹上,家長在這裡重溫幼年純樸的農村風味。連蔡英文、賴清德都曾經來慈心大自然莊園向他請益過農業政策。
即便已經做到這等級,陳明泉還沒退隱打算,他在北部大溪找到新的荒地,計畫逐漸把重心轉移過去,未來也不排除到越南山城大叻協助當地推廣有機農業。其實陳明泉的企業家之魂仍在,只是他的KPI是讓土地恢復生機,幫人心回歸自然,因為,沒有什麼目標比這更有療癒力。
〈陳明泉小檔案〉
出生:1958年
現職:慈心大自然莊園顧問與前場長、大溪菓嶺農莊共同創辦人
學歷:日本明治大學政經學系、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碩博士
經歷:茂敦電子公司總經理、昇達建設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