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認識台灣中級山,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

2024/06/28

LINE分享 FB分享

你從熱帶氣候一路來到極圈氣候帶,經歷了幾乎涵蓋地球70%以上的氣候帶,然而一路領略如此豐富的生態樣貌,卻可能只需要短短的就能完成!

◆台灣最後的祕境:中級山

你必定知道彷彿能與日月星辰比肩的高山百岳,也應該知道最貼近我們生活的郊山,然而,介於高山與郊山之間還有一種「中級山」,那裡森林蓊鬱、雲霧縹緲、生態資源豐富,號稱「台灣最後的祕境」,是許多山行之人嚮往,卻最難企及之地。

中級山,指的是海拔1000至3000公尺之間的山域,同時包含此山域間低於1000公尺的溪谷區域。在台灣的山岳類型中,中級山屬於起降最劇烈的地方,此外,山體稜脈巨大、高低落差極大、山體獨立,也都屬於其特色。氣候上,則包含了溫帶與霧林帶,擁有比高山更豐富的森林生態,甚至最高的樹木都是生長在這個山域。

中級山曾經是山岳原住民族活動的領域,然而,原住民族在日治時期陸續被迫遷出山區;隨後,高山又因百岳之名加持而蔚為風潮,卻也間接讓中級山更被淡忘⋯⋯

不過,正是這樣的「被遺忘」,加上後來林場陸續禁伐,中級山終能開始修整生息,還復自然。於是,氣候、地形的自然因素,加上鮮有人至導致路跡模糊,久而久之,攀登中級山的難度超越了高山,中級山也得以保持著神祕面貌。

◆走進紀錄近乎空白的山域

30年前開始,崔祖錫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踏進紀錄仍有許多空白的中級山,在尚未講究輕量化的年代,他揹起的裝備往往重達3、40公斤,再扛上一組單眼相機,在陌生而又可能充滿險阻的環境裡,每次上山都是一場考驗心力的陣仗,每張照片也都彌足珍貴。

這本書是崔祖錫多年穿行山林的紀錄與研究,長達30年的踏查,讓他累積了數量龐大的照片與資料,他將台灣中級山分成12個山區,從山系、水文以及歷史切入,並親自繪製12張山區地圖,為讀者建構出得以橫向、縱向觀覽台灣山林系譜與歷史的地圖。

他也則根據多年的攀登經驗,為山友選出20條難度稍高的探勘型路線,以及10顆適合一般山友的入門路線,他把造訪每座山的過程寫成一篇篇文情並茂的遊記,再搭配難度分析、交通等基本資訊,讓我們不僅能身歷其境般體驗他的歷程,也能做為準備出發的參考。

《島嶼裡的遠方:探索台灣中級山,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圖片來源:行路提供)

《島嶼裡的遠方:探索台灣中級山,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圖片來源:行路提供)

書名:島嶼裡的遠方:探索台灣中級山,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
作者:崔祖錫
出版社:行路

※以下內容經授權摘自《島嶼裡的遠方:探索台灣中級山,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認識台灣中級山

從認識台灣各種山岳型態開始,再談中級山特色與探勘式登山的要領,最後也給各位好手以及給初心者各種建議,領略中級山的冒險與美好。 

走進台灣的山

「中級山」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有人說中級山是台灣攀登起來最困難的山,卻冠以令人誤導的「中級」之名?又為什麼這本書說中級山是台灣真正的荒野?相比於高山百岳、郊山,中級山好像是最少人關注的山域?它們真的不吸引人嗎?

若是對台灣山岳還很陌生的人,望文生義,也許會覺得「中級山」是比「初級登山」再困難一點的山。然而,對於在爬百岳或常常爬郊山的人來說,除了少數知名山岳,中級山就是那些又遠又不具特色、不高不低、沒展望、貌不驚人的冷門山岳⋯⋯

雖然以上種種說法都成立,為什麼我在台灣可以爬了30年的中級山,至今卻有許多路線和地點仍未到過,而且一直吸引我前去?又為何值得出一本,甚至更多本書,來好好記錄這些備受冷落的山岳?

我先簡單講個結論,「中級山」的名稱其實緣於歷史,是個容易引人誤會的名詞(說「中海拔山岳」比較適合)。其實,中級山的難度一點也不中級,主要是代表著台灣中海拔(約莫1000多到3000公尺間)、屬於溫帶氣候、較少人造訪,也曾經是山岳原住民族活動的主要領域。部分區域更經歷了伐木浩劫,如今許多也已回歸原始自然。

以我的觀點來看,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風景、最壯麗的山岳溪谷、保留最盎然生意的生態,還有許多震撼人心的人文與自然歷史,都在中級山。同時,要真正能深入踏查中級山,也需要最豐富的經驗、體能與技術。若排除了技術型登山路線,整體來說,中級山的確是台灣最難攀登的山域。

但以上這些結論可能太過直接,我們若要真正了解中級山,得先認識台灣山岳的整體與特色,同時, 也要先了解高海拔的高山與低海拔的郊山,這部分會在後面的內容提到。

島嶼上的五大山脈

眾所周知,位在歐亞大陸東側與太平洋交界處的台灣是個多山的島嶼,是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擠壓,經過兩次主要造山運動而隆起的島嶼。造山運動至今仍未停歇,經了解,隆起最高近4000公尺的玉山,每年平均仍會增高兩公分。

除了造山作用,台灣也因為風化與侵蝕而雕刻出山岳現今的樣貌,並在低處形成人口主要活動的沖積平原區域。現今的台灣島嶼,有70%是山地地形,30%是平地地形。除了大屯火山群、基隆火山群、西部眾多舊沉積隆起(包括珊瑚礁)台地與低矮丘陵或惡地外,台灣主要的山地大致可劃分為五大山脈,由東到西依次為海岸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而山脈也因板塊擠壓的方向,大致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

有些地質學家主張,玉山與雪山山脈原屬同一脈,阿里山山脈向北可延伸到東北角的鼻頭角,這些現在位於雪山山脈西北側的山群被稱為「加里山山脈」。無論「雪山︱玉山山脈」與「加里山︱阿里山山脈」,都因西部河川的侵蝕切割而支離破碎。而位於台灣東部,以花東縱谷為板塊交界,隸屬於菲律賓海板塊範圍的海岸山脈,則擁有與本島相當不同的地質環境。

在五大山脈中,中央山脈可以說是台灣屋脊。玉山、雪山和中央山脈都有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阿里山山脈主脈上最高峰大塔山為2663公尺 ¹ ,並未超過3000;海岸山脈最低矮,最高峰為1682公尺的新港山。

以地質狀況來說,台灣的地質越往東部則越古老,這些壓在地層較低處的古老沉積或火成岩,也因岩化作用 ² 而更緻密、更堅硬,形成更加陡峭險峻的地形。越往西部,地質年代就越年輕,母岩岩化與作用時間較短,岩質較為鬆脆,因此容易被侵蝕或形成崩塌,山勢也相對較緩。

山岳高度與密度之最

台灣和周圍一樣都是東亞島弧的日本與菲律賓,三者都是因板塊擠壓運動,形成面積比例超過70%的山地型島嶼。

菲律賓面積比台灣大8.3倍(山地面積與數量也是),最高峰為僅2954公尺的阿波火山;日本面積大台灣10倍(山岳數量同樣比台灣多10倍),最高峰是3776公尺的富士山,皆低於玉山。

如果以數量來說,台灣的土地面積與山岳數量僅日本的十分之一,然而3000公尺以上的山峰至少超過250座,而全日本3000公尺以上的山僅有23座。

如果再以密度來說,無論是形成原因、山岳型態和山岳平地比例都與台灣類似的日本,高山密度僅僅是台灣的百分之一(而非十分之一,因為日本山岳數量是台灣的10倍)。

這時候你可能才意會到,面積只有3萬6000平方公里的台灣,高度落差比極大,山岳數量多而擁擠,而這樣的特色,對於愛山、愛自然環境的人,或是登山者來說,又有什麼特點呢?

這還得提到北回歸線的經過。台灣正好位於熱帶與亞熱帶氣候的交界,但因為山岳隆起,有著將近4000公尺的高度落差,而根據對流層海拔越高、溫度下降的原理,隨著進入山區的高度升高,台灣也因此 擁有暖溫帶、溫帶、涼溫帶、冷溫帶的氣候,最後還有逼近極圈氣候的亞寒帶氣候特徵。

台灣的位置在大氣循環上是「亞熱帶無風帶」(又稱「馬緯度無風帶」,是南北側哈德萊環流]Hadley cell [與費雷爾環流]Ferrel cell [會合的沉降帶]), 照理說,氣候應該是如同緯度的阿拉伯沙漠、撒哈拉沙漠或美西沙漠等沙漠帶,但台灣正好位於盛行季風的環境,因而有了濕潤的海洋氣流與季風調節。如此種種,從半乾燥到極度濕潤、從熱帶到寒帶,讓台灣這座小小的島嶼擁有極為豐富的森林生態樣貌。

涵蓋地球多數氣候型態的小島

來舉個例,近年來一日單攻型態的登山模式頗為盛行,在能力體力許可下,許多人選擇一日來回玉山主峰。如果你住在高雄,想用最短的時間登臨海拔3952公尺的玉山,再假設你擁有充足的體力、適合的裝備,並已處理好因海拔快速上升而可能面臨的高山症風險。那麼,前一晚的你,還在屬於熱帶季風林帶的柴山旁準備行李,隨著交通工具的海拔上升, 經過了亞熱帶闊葉林、暖溫帶楠櫧林帶、溫帶櫟林帶森林的範圍,在抵達塔塔加時,已經進入了冷溫帶鐵杉雲杉林帶的範圍。

隨著攀登,你再次經過類似西伯利亞針葉林所在氣候帶的冷溫帶冷杉林帶,過了排雲山莊不久,海拔超過3700公尺以後,高大森林完全消失,直到玉山山頂,你已經來到了氣候近似極圈,屬於亞寒帶氣候的高山寒原。

仔細回想,你從熱帶氣候一路來到極圈氣候帶,經歷了幾乎涵蓋地球70%以上的氣候帶,然而一路領略如此豐富的生態樣貌,卻可能只需要短短的12小時就能完成!

不過,這當然不只是你身處於台灣這座亞熱帶多山島嶼最幸運的事,因為我們擁有高聳險峻的中央山脈,對於時常造訪台灣的颱風和東北季風都有屏蔽效果,也創造了多元的氣候環境;同時,高大山岳的阻擋,也有利造成降雨與保留水氣,帶來生機盎然的各種森林。

部分南島語系原住民族在經歷數百年的強勢文化與殖民壓迫後,也是因為山岳的庇護,才得以留存了相當程度的族群與文化,並孕育出人與自然間深刻的山林智慧。尤其20世紀時,台灣中海拔檜木林在經歷了近80年的瘋狂砍伐後,也因為特別崎嶇險峻的山岳地形稍微減緩了森林被全面破壞的腳步,我們保有許多未受破壞的原始森林,或能以較快的時間恢復森林生態。

森林的存在,對島嶼生態系甚至其居民都至為重要,復活節島森林的消失,其造成的文化殞落殷鑑不遠,生在台灣島的我們,真的得為自己擁有如此豐饒又具特色的山林感到慶幸與驕傲。

大致理解了台灣山岳的背景以後,接著,我們就在下一個篇章進一步認識台灣的三種山岳型態吧。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