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必去美食天堂「黑門市場」的前世今生:兩次燒毀、戰火重生,再現「天下廚房」榮景
2024/06/19
- 文字 / 天下文化
京都與大阪,一個是千年古都、一個是天下廚房。
一是三面環山四神相應王氣逼人的帝王宮闕,
一是面向大海運河交錯活力充沛的海港商埠;
一邊舞伎和歌琴聲日日不輟,一邊相聲落語笑聲夜夜不絕。
祭典,京都有沉靜華麗排場驚人的祇園山鉾巡行,
大阪有高速衝鋒直角轉彎的岸和田地車祭;
美食,京都有清淡爽口出自懷石卻深入民間的京都漬,
大阪有爽快帶勁大受勞動階級喜愛的庶民美食炸串。
京都是大阪的腹地,大阪是京都的外港。
兩個城市好像性格迥異的雙生姊妹,卻因為命運始終緊緊相依。
京都與大阪,兩座城市做為長久的宿敵,人物、飲食、文化也處處爭鋒相對。本書從人、事、時、地等面向,11位作者×19篇文章,深入淺出帶你透視京阪間的相愛相殺。
《表裏京阪:走讀日本!千年古都的文化索隱》(圖片來源:天下文化提供)
書名:表裏京阪:走讀日本!千年古都的文化索隱
作者:故事
出版社:天下文化
※以下內容經授權摘自《表裏京阪:走讀日本!千年古都的文化索隱》,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天下廚房——大阪黑門市場
從戰火中重生的美食天堂
大阪自古就是商人匯集之地,又因為曾為天下人的豐臣秀吉曾在此建城,故有「天下廚房」之稱。不過若要到大阪玩,除了在道頓堀、難波和梅田的巷弄找美食,也萬萬不能錯過日本橋附近的「黑門市場」。
被燒毀兩次的苦命市場
黑門市場得名自附近的圓明寺黑色山門,本來叫做圓明寺市場,後來市場所在的難波一帶,在1812年經歷了「南之大火」(南の大火)劫難,當時市場全部燒毀,附近的圓明寺也因此遷移,大家就只記得這市場邊的寺廟曾有黑色山門,因此留下了「黑門」之名。
和東京的日本橋相同,大阪的日本橋也是早期漁獲集中之地,冬天賣海鰻、夏天賣河豚,江戶後期在地商家越來越多,漸漸集結為市集。舉凡市場之地,除了生鮮果菜魚肉的交易,重要的還是食物。交易整天,大家都需要可以填飽肚子的即食或熟食來補充能量,這些服務交易者的攤商,就成為市場的重要風景。
不過「圓明寺市場」真正成為市場組織,已經是明治時期的事。大正期間市場開始蓬勃發展,全盛時期有90多家店鋪,大家開始用黑門市場來稱呼此地,這個市場也變成大阪人買賣交易的重要所在。
日本近現代史的討論當中,「如何走向戰爭」一直是重要的議題。戰爭對於社會的每一個面向都發生影響,自由交易的市場當然也不例外,首先衝擊自由經濟的是「配給制」。戰爭徵召了具有生產力的成年男子上戰場,務農打魚的人自然減少,再加上同盟國的封鎖,讓物產供給顯得不足,攤商無物可賣,自然蕭條。此外,市場無論是運輸、鋪貨還是販賣,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戰爭也使得這些人力的供應不夠,要不然就得以女子、小孩代替,要不然就只能關店歇業。
不過戰爭對黑門市場造成的最大衝擊,還是轟炸。1945年起,美軍佔領了塞班島,B29轟炸機可以直接起飛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當時的主要城市都遭到空襲,從3月到8月,大阪就遭受八次大規模空襲。
日本的木造建築通常一棟挨著一棟,火勢一來多半一發不可收拾。黑門市場在大阪最熱鬧的難波附近,也是盟軍第一回大阪空襲的目標。1945年3月13日半夜,盟軍在南大阪一帶大量投下燒夷彈,難波附近幾乎被夷為平地,黑門市場也沒有逃過南之大火以來的第二次火劫。
繁華夜生活再現「天下廚房」榮景
二戰後攤商在此重建市場,一開始也無秩序可言。獲得第38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優秀電影賞的《永遠的0》當中,主角宮部久藏(岡田准一飾)的太太(井上真央飾)二戰後就住在大阪,那些臨時搭建的陋屋場景大家都印象深刻。當時的黑門市場,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重建,一開始大約只有百戶,後來越聚越多。剽悍一向是大阪人的特質,在廢墟中種出花朵,是他們所擅長的事。
由於二戰後物資缺乏,配給的物資不足,需要私下交易買賣,熱鬧的大阪便成黑市橫行之地。物價飛漲,民不聊生,也引發了一種「粕取文化」,意指大家喝不起酒,只好喝酒粕添加酒精做成的劣酒,這種酒難喝而易醉,因此「粕取」也意味著當時人們借酒澆愁,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情緒。現在很多受歡迎的大酒廠也以高級酒粕為底,做起粕取燒酎並標榜清香,與「粕取」的本意已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隨著韓戰發生,美蘇兩極對立的國際局勢塵埃落定,日本成為美國的盟友,開始了經濟振興的新階段,黑門市場也開始有了振興的機會。首先是附近的難波、心齋橋逐漸繁榮,居民協力的黑門市場組合再開,受惠於附近風月場所的繁華,黑門市場也在這波效益外擴的區域之內。
當時流行的是「卡巴萊夜總會」(キャバレー夜總會),就是有舞台秀場表演節目,也可以讓客人喝酒跳舞的地方。客人從夜總會出來,就到黑門市場解饞,因此黑門市場一度是晝夜不停,同個店鋪白天賣菜、晚上煮吃,市場街越來越旺、店鋪越來越多,頂棚蓋了起來、街面鋪起地磚、振興組合越來越大,一度還集結反對大型百貨進駐成功,以剽悍之風再現了秀吉時代「天下廚房」的榮景,並讓市場繁盛至今。
誰的黑門市場?觀光化的利與弊
黑門市場的熱鬧不僅大阪人知道,隨著國際觀光客越來越多,現在全世界也都知道黑門市場。不過大型夜總會既然不再流行,熱鬧的地方就回到了難波、心齋橋附近的觀光客活動區域,黑門市場也漸漸回到市場、餐廳的經營模式,早上9點開市,傍晚大約五六點收攤。觀光客若前往大阪,住在難波附近,早午餐就可以往黑門市場解決,生熟食琳瑯滿目,啤酒搭配廣島牡蠣讓人一早就破戒開喝,烤扇貝一只有兩個50元銅板大,混著奶油焦香滴到烤爐上滋滋作響,店家當街就煎起在台灣貴森森的神戶牛,寒冷冬天最適合的熱呼呼關東煮,還有香噴噴的茶葉烘烤味讓人想來一杯解膩。
擠滿觀光客的黑門市場價格並不便宜,一頓飯隨意晃吃下來一人2、3000圓也是基本,相比好好坐下來在餐廳吃一頓,價格並沒有相差太多,不過就是有種逛夜市的野趣。Covid-19疫情過後,國際觀光旅遊逐漸復甦,本來就不便宜的黑門市場卻引發了物價炒作的風波,不僅觀光客覺得自己被當作「盤子」,原來是為了服務在地的市場,變成觀光客充滿的遊憩區,只想賺一波的觀光店入侵,守信用的老商家聲譽被破壞,觀光客覺得買貴了生氣,而原來就覺得黑門市場貴的本地人更不去了,這些狀況,也讓黑門市場的經營者頗為苦惱,還驚動政府和市場組合要出面解決。
不過歷史悠久的黑門市場既然經過幾度毀滅再生,相信面對這種全世界商家選觀光客還是守當地人的抉擇時,也一定能夠找到兩全其美的辦法,讓市場的聲譽繼續維持下去。如何使「天下廚房」當家市場的美名可以永續?相信這是自信最懂做生意、圓融且剽悍的大阪商人必能克服的障礙吧。(文/李拓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