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奉茶之美的核心價值,就是忠實傳遞一杯茶湯,確保茶湯品質精準不變。(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奉茶之美的核心價值,就是忠實傳遞一杯茶湯,確保茶湯品質精準不變。(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奉茶之美:忠實傳遞、確保茶湯品質精準不變

2023/07/19

LINE分享 FB分享

 ▎茶之「美」,反映的是「禪」

要談與「禪」結合的茶,就要談茶的「侘」與「寂」,及其空寂之美。有些人或許會問:茶味甘甜、茶香怡人,為什麼茶之美、茶禪一位,其精神會與「侘」與「寂」有關?

蔡榮章老師說,這是茶道在藝術領域上很特殊的一種特質。因為茶的特質,也就是其主味,是在前面提到的「苦」與「澀」。拿掉這兩項成分,茶幾乎也就不成其為茶。而製作精良的茶,苦澀等味與香氣搭配得恰到好處,不但隱藏苦澀的銳氣,且形成耐人追尋的茶味,這樣的香與味,幾乎就是許多茶人與茶癡纏一生的因由。

癡纏之外,也因為喝茶使人沉靜,「苦」與「澀」也進一步帶茶人進入空寂的境界。身體放鬆了,情緒也沉澱了,我是我,我亦不是我。物我兩忘之下,便進入陸羽提到的「精」與「儉」,只餘下我,與寧靜深遠「侘」與「寂」。茶之美,便也油然而生。

 ▎要談茶之「美」,先把茶泡好

蔡榮章老師說,要談茶之美,要從技能、思想、藝術三部分談論。

技能,基礎當然就是先將茶泡好。具備這樣的能力,才有餘裕去談對茶湯的評鑑與欣賞,以及茶席設置與品茗環境構建。

思想,也就是泡茶喝茶推進到有想法、有主張的地步,這個時候就必須讓泡茶、喝茶的人理解茶文化發展的歷史,瞭解歷史的長河中,茶事有過什麼樣的轉變,喝茶的人自然會產生想法,會豐富自己的精神,深究到宗教、哲學與美學,甚至突破到藝術層面。

藝術,是審美能力達到可以創建作品的階段,參與茶會者體會到的是宗教般的、玄想般的純美境界。茶人除了要具備茶學的基本功底,對繪畫、音樂、舞蹈、戲劇、文學、宗教、哲學諸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修養,尤其是抽象藝術,這樣才能融合泡茶、奉茶、喝茶、品茗環境成一件新的藝術作品,並從中創作出讓自己與參與者都能享用的茶湯境界與茶道氛圍。

以「苦」「澀」為起始,以「禪」為其內涵,習得、精熟茶道的三大要件。本書中,透過茶道思想家蔡榮章的引導,你我喝的將已經不再只是茶,而是一盞寧靜深遠,一盞浸透了「侘」與「寂」的空寂之美。

《茶之美,純茶道冊》(圖片來源:出色文化)

《茶之美,純茶道冊》(圖片來源:出色文化)

書名:茶之美,純茶道冊
作者:蔡榮章
出版社:出色文化

※以下內容經授權摘自《茶之美,純茶道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奉茶之美

忠實傳遞一杯茶湯,確保茶湯品質精準不變。

奉茶的細節

泡茶的人把茶放在奉茶盤上端過來,品名者從奉茶盤上端下自己的一杯,如果需要,泡茶者會在杯子下方加個杯托,品茗者就連同杯託一起端下來。有時候泡茶者是先將杯托放在品茗者面前的,如果品茗者身邊沒有桌面可用呢,將茶端下來放在另一隻手的手掌上,這時若是杯子太燙,泡茶者會加個杯托。沒有桌面的第二道以後的「持盅奉茶」,也是將空杯子放在手掌上接受奉茶,杯子頗大時(就變成了是一件茶碗或是蓋碗),可以用另外一隻手協助。

奉茶的杯子可以小到15CC,泡茶者一定把茶倒得滿滿的(否則變得沒什麼茶湯可喝了),所以端取時要小心,而且這時的溫度一定很高(否則一下子就冷掉了)。再大一點的是30CC,通常倒到九分滿,再大一點的是50CC,可以倒到八分滿,再大一點的是80CC,可以只倒七分滿。如果是只茶碗,通常是120cc以上,只倒六分滿也不覺得太少。蓋碗則通常是倒八分滿,以蓋上蓋子不會浸泡到茶湯為原則。

杯子可以薄得像蛋殼,是輕巧的,可以是厚厚重重的,是沉穩的。有人愛輕巧,有人愛厚重,但是都要「高燒結程度」(如果是陶瓷器),否則無法忠實傳遞茶湯的品質。茶杯的內側最好是白色,不論是泥色還是釉色,最少也要有一部分是白色(最好是杯底),才能看懂茶湯顏色。如果有人故意用微帶青色的白,使得綠茶類的茶湯變得更綠,或是使用微帶黃色的白,使得重發酵類的茶湯變得更紅,那是技巧的應用。

有人特意在杯內使用了燒成後形成結晶的深色釉(如天目釉系列),結晶釉有反光的效用,茶湯在杯內只要有一束光線投入,就會顯現紛彩的光芒,雖然湯色不是那麼忠實呈現,但別有一番樂趣。

底小口大的盞形杯會在杯內形成不同「水位深度」的湯色,一方面是有趣,二方面是容易找到該泡茶湯不同情況的顏色。如果是長筒型的杯子(水位深度通常比較高),茶湯看來要不是黑褐色(如深度發酵的茶),就是濃度很高的綠或金黃(如輕中發酵的茶),但是在盞型杯裏,我們於淺水灘上可以發現這杯黑褐色的茶湯原來是重發酵的茶,高濃度的綠或金黃原來只是在深水位時所顯現的顏色。

杯口頗大的盞型杯、杯口頗大的茶碗,雙手捧著喝茶才安心,80cc以內的杯子可以單手舉杯,如果要強調恭敬,可以用另一隻手輔助一下。杯托要不要連同杯子同進同出,可依需要而定,將杯托放在桌上或另一隻手掌上,只是拿起杯子來飲用是可以的。

泡茶者端杯奉茶、端奉茶盤奉茶、持盅奉茶(也就是第二道以後的奉茶),以及品茗者端下杯子、取杯飲用、放下杯子,取放間要敬謹、專注才能顯現美感,也才能忠實傳遞茶湯的品質,這個傳遞的過程是從泡茶者的「分茶入杯」開始,然後奉茶到品茗者的手中,直到品茗者舉杯飲用。這其間,杯子是確保茶湯品質忠實傳遞的主體,剩下的是泡茶者(也就是奉茶者)與品茗者對器物的手指、手掌接觸,還有敬謹、專注的精神狀態。

這裡使用敬謹而不用恭敬,是因為敬謹可以只是對物,恭敬似乎關係到人的關係。只有敬謹與專注才能把杯子、茶壺、茶盅、杯托、奉茶盤等把握好,這時的觸感與力度所產生的波動,與杯體的波動結合在一起,影響了茶湯的傳遞。這個效果到目前為止,我無法用實驗作出結論,但聽到泡茶者與品茗者說他們是可以喝得出來的。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