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迎接夏季的香甜滋味—五月桃

柔嫩與細緻交織

2022/07/11

  • 文字 / 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桃子的香甜,從五月開始吸引人們的味蕾,是世界上栽培量僅次於蘋果和梨子的水果,普遍受人喜愛。臺灣地區多種植於原鄉,遍布北、中、南及東部山區,為原鄉經濟帶來豐沛的成果。

五月桃是栽種於淺山地區的水蜜桃及甜桃,因為五月即可採收而得名,桃竹苗、臺中、南投、高雄、臺東原鄉山區都有農民種植,常見有「春蜜」、「夏蜜」,近年則有許多地方種植口感爽脆的甜桃,例如新竹五峰與南投地利,豐富了臺灣春夏的水果滋味。

與七月的水蜜桃相較,五月桃個頭較小、甜度稍低,但果肉柔嫩,纖維細緻,七分熟採收後運送到客人手裡約兩天內可維持外觀鮮嫩,馬上送入冰箱還可放上幾天,熟成後的口感不輸拉拉山的高山水蜜桃。

與七月的水蜜桃相比,五月桃個頭較小,但果肉柔嫩,纖維細緻。

三光部落的媽媽桃

桃園市復興區三光部落的「五月桃」遠近馳名,當地位於海拔500至900公尺之間,境內有玉峰溪、巴陵溪和大漢溪,因為陽光可從三條溪流射入山谷,而得名為「三光」;20餘年前引進平地水蜜桃品種「春蜜」和「夏蜜」,當地桃樹2月開花、5月便結成了果,即是為人稱道的三光「五月桃」。近年有一群泰雅族部落媽媽們用心栽種推廣,而有「媽媽桃」的美譽,由三光部落「五月桃合作社」協助行銷,透過教育部的數位機會中心教導農友成立「三光五月桃」的部落品牌。

新竹馬里光五月桃

尖石玉峰村馬里光當地有農民採友善耕作,不施用化學肥料與農藥,加上水質優、土壤肥沃、日夜溫差大,栽種的水蜜桃甜蜜多汁,深受歡迎,由遠從屏東三地門嫁過來的魯凱族媳婦慕妮牧師協助行銷推廣,她表示,馬里光部落的五月桃是30年前種下的老品種,她於2009年開始協助農友推銷,當時看到許多農友一家至多四口在管理果園,使得採摘期間沒有人力販售,大多批給大盤商,賣不完就丟棄,讓她感覺不忍。於是,憑著一股熱情,她協助農友載到山下販賣,有時載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有時也請教會幫忙,後來更向部落組織請益,找來有經驗的年輕人投入,成立「馬里光娬睞婦女五月桃行銷小組」,製作宣傳影片於網路上傳播,漸而打出知名度。

除了搭起網室來防止猴害,桃農們還會利用套袋以保護桃子。

石礫荒地種出的地利甜桃

每年5月,玉山山腳下的信義鄉地利村、仁和村便進入紅玉甜桃的產季,七分熟時採下來甜桃是脆桃的口感,放到九分熟即是香Q多汁的蜜桃,冷藏可以放超過一個禮拜,運送過程不易受傷是其優勢。地利部落原來的石礫地荒草蔓生,十餘年前在梨山與仁愛鄉租地種植溫帶水果的金雅各與莊玉麗等農友,拿到紅玉甜桃新品種就回到家鄉,採取草生管理的方式,結果口感異常地好,吸引部落族人種植。

那瑪夏水蜜桃

高雄那瑪夏區海拔在700至1,100公尺之間,最適合熱帶水蜜桃生產,是較早種植五月桃的地區,尤其以雅瑪、打卡努瓦兩村的居民為主要種植者。近幾年因為猴害嚴重,瑪雅里產銷班班長孫保山在比較平坦的果園搭起網室,如此一來就不需要噴灑除蟲的農藥或套袋,也可以防止猴害,管理上較為方便,但是所費不貲,三分地就需要80萬元。他的妻子黃光陰表示,今年2月開花期受到寒害以及酸雨影響而減產大半,又面臨套袋、桃盒、桃盤、海綿及宅配箱等物價上漲,故水蜜桃價格略為提高。

那瑪夏地區的海拔高度與地理環境非常適合種植熱帶水蜜桃,是較早開始種植五月桃的區域。

臺東潑猴危害熱帶水蜜桃

臺東縣延平、海端兩鄉是縣內栽種熱帶水蜜桃的主要鄉鎮,20年來有許多布農族人種植水蜜桃,從4月中旬後就進入產季,持續到6月初,每年都在母親節前後熱銷,且剛好遇到打耳祭,遊客們總是會多買幾盒作為伴手禮。

只是近年來因為氣候因素而讓水蜜桃減產,天氣忽冷忽熱又使果粒偏小,再加上臺灣獼猴保育有成,使得有部分農民甚至放棄採收。為了解決猴害,延平鄉公所一度雇用「驅猴人」,巡邏全鄉農田,放鞭炮嚇阻獼猴,但仍然不敵潑猴。現任產銷班班長連秀美表示,今年2月期間下雨,使得結果率剩下四成,加上疫情影響,無法載送出去零售,她因此自行研發出許多吃法,例如把顆粒小的桃子拿來做成醃桃,備受歡迎。然而她終究還是希望疫情盡快散退,讓五月蜜桃得以順利販售,回歸正常生活。

臺東縣延平鄉,20年來有許多布農族人種植和販售水蜜桃,且剛好會遇到打耳祭,約在母親節前後熱銷。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8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IG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