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限定的美味—雨來菇
有潔癖的藍綠藻
2022/05/27
- 文字 / 林瑞珠
一陣大雨過後,在花東、屏東鄉間的草地溝渠旁,原本看似一地青苔,瞬間吸飽水分,變身一朵朵橄欖色狀似木耳的東西,當地原住民族稱之為「雨來菇」、「雨時菇」,也有人說它是「情人的眼淚」。
人有潔癖,有一種藻類也有,那就是藍綠藻。這種對環境非常挑剔的藻類只生長在乾淨的水源處,過去臺灣許多地方都有,例如老一輩小時候都可能採集過這種藻類,在大雨過後會冒出鮮嫩一片的雨時菇,經常採回家涼拌。
目前在花東及屏東較低汙染的草地溝渠旁才可能採集得到,屏東縣滿州鄉則有許多排灣族人以人工方式栽培,同時也有研究團體進行研究,發展為更成熟的栽培方式。
營養價值高的藍綠藻
雨來菇其實不是菇,它的學名叫陸生藍綠藻(Nostoc commune Vauch),簡稱藍綠藻,因為形狀特殊,像縮小版木耳,所以有許多俗稱,最常聽到的是雨來菇、雨時菇、情人的眼淚,另外還有地木耳、葛仙米藻、上帝的眼淚、天使眼淚等。
雨來菇學名叫陸生藍綠藻,形狀特殊,像縮小版木耳。
現在只有到花東、屏東、蘭嶼旅遊才能在餐廳享用得到,若旅遊途中遇到下雨天,不要嘆氣,此時最有機會在餐廳菜單上看到這道雨天限定現採的鮮味,可以快炒或汆燙,高纖、低熱量,富含各種維生素及人體所需氨基酸,被視為雨中珍寶的食材。
而陸生藍綠藻具有固氮的能力,還可作為生物肥料源。它最特殊之處在於無需固著於土壤上,常見於水源乾淨的防波堤、水溝邊、野外草地,天氣乾燥的時候像青苔,大雨過後瞬間爆發,一朵朵才會冒出來,可大量採集、曬乾保存,想吃的時候用水泡開便又可食用,而灑在草地或石礫上,它又會慢慢長起來,是生命力十分強旺的生物。
只是,想要品嘗雨來菇並不容易,因為它生長在砂石雜草間,夾雜大量砂土不易清洗,處理耗時費工。為改善這些缺點,近年有研究單位進行陸生藍綠藻無土栽培技術的探討與研究,能大幅縮短採集及採後清洗的時間,得以節省勞力及增加農民的收益。目前在屏東滿州鄉已有農民用人工栽植,成為地方特色農產品,且收穫季節亦不再受限於雨季。
花蓮區農改場數年前便展開雨來菇研究,希望能以人工培育方式增加收穫。
有效改善雨來菇收穫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於數年前開始針對雨來菇做研究,研究員黃中建、葉育哲、吳岱融從花蓮吉安、西寶、壽豐、光復等地採集野生雨來菇,並在吉安鄉的花蓮農改場以溫室環境栽培,栽培資材選擇三分碎石、沙質壤土、雜草抑制蓆、河蜆殼、牡蠣殼、海綿等,各有優缺點。
雖然花蓮農改場以三分碎石試驗成果不佳,不過地處臺灣尾的屏東縣滿州鄉民卻選用碎石來種植,成果頗豐。滿州鄉農會總幹事陳清木表示,雨來菇人工栽培技術是由屏東科技大學王均琍教授團隊研發,由於雨來菇對水源很挑剔,無論是地下水或自來水都種不好,僅有里德村和長樂村約八公頃的土地可引欖仁溪和南仁山的山泉水來澆灌,因此適合種植的面積有限。
滿州鄉許多農戶以碎石成功種植雨來菇。
滿州鄉以碎石種植雨來菇
滿州鄉農會的陳雅玲表示,滿州大約有二十幾戶排灣族人種植雨來菇,最早在九棚地區採種。當地農民李清江則說,他種植雨來菇十幾年了,小時候到處可採,但因為沙土很多難以清洗,很少採來食用。
近年來研發出碎石種植,李清江便自家採種,底下先鋪一層不織布,以隔絕砂土,再鋪上碎石,將雨來菇弄碎之後鋪到碎石上,定期以自動灑水器來澆水,連續灑上十幾個小時、隔天停灑,如此循環,一個多月的生長期間只要拔草跟澆水即可種植。當地許多族人都在自家庭院鋪上幾坪的小碎石,種點雨來菇自己採收食用。
近年也有業者開發雨來菇體驗之旅,例如排灣族人楚諾.巴亞吉斯,他的農場便開放採菇體驗,也可預約雨來菇大餐。因為雨來菇已成為滿州鄉最具特色的特產,在地餐廳便開發出不同吃法,除了最常見的涼拌、清炒、炒蛋、煮湯外,也有人拿來包水餃,味道鮮美可口。楚諾.巴亞吉斯則將其與屏東在地特產結合,與東港櫻花蝦一起快炒,一樣令人食指大動。
目前雨來菇的生產面積及產量雖很有限,但有更多農民看到它的價值,例如牡丹鄉即有農民嘗試種植,更有農政單位正研究開發面膜等產品,可見其未來發展無可限量。
楚諾.巴亞吉斯的農場開放民眾採集雨來菇,更可預約雨來菇大餐,成功發展出觀光農場行程。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7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