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人與台灣女孩攜手,在台東鹿野打造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香辛深淵」
2020/11/05
- 文字 / 游惠玲
只要置身大自然,凱爾(Kyle Barker)和張瑜心就像回家一樣自在。他們是泰山般的森林保育員,呵護田地上的每株香草作物及共生的昆蟲、兩棲類動物。
「作物在哪裡?」跟著香辛深淵的主人凱爾及張瑜心,來到他們位於台東鹿野的田地,這是第一眼的反應。再來,就會聽見他提醒:「小心!不要踩到叻沙葉。」這才發現,原來到處都是和野草雜草共生的作物,還真分不清。
台灣常見的刺蔥、紅洛神、白洛神;東南亞料理會使用的圓茄、香茅、叻沙葉、香蕉、南薑、打拋;西方常見的香料百里香、茴香、蒔蘿、鼠尾草。辣椒也好多種,朝天椒、小米椒、哈瓦那辣椒,還有名字很威、讓人聞風喪膽的印度鬼椒及卡羅萊納死神辣椒。
園內種了各種辛香料,光是辣椒就有好幾10種。(攝影:李俊賢)
我嘗過印度鬼椒粉,聞起來是熱帶水果香氣,討喜善良,放上舌頭才知道那隨時間加劇的麻辣重擊有多麼刺激、多麼邪惡,「是鬼沒錯!」
這些香料只是一小部分,就連主人也回答不出究竟種了多少作物。不使用農藥化肥的自然栽種方式,農地就像野地。凱爾種植香料不是為了獲取最高產量,能維持大自然的和諧運作,才是他的初衷。
張瑜心說,田裡的布氏樹蛙已經在這裡延續好幾代,就像她的小孩一樣。(圖片來源:香辛深淵提供)
避免單一作物大面積栽種,維持自然界的多樣化生態,自然吸引蜥蜴、螳螂過來,形成食物鏈,生態就能平衡。他們不斷做實驗,給作物時間、付出耐心,等待可能沒有結果的結果。研究培育馬告,就是段未知的漫長等待。
凱爾從15年前來到台灣,就開始研究不同地區馬告的差異,透過不斷的實地踏查,發現不同地區與山頭的馬告還真都有巧妙不同。有些香氣濃烈、有些幾乎沒有檸檬味,不同的氣候與環境,塑造出意想不到的琳瑯滿目。
兩人搬到鹿野後,開始試種馬告。高山作物移植到平地自然是個挑戰,現在進入第三年,不少從小苗開始種起的馬告都陣亡了,開花結果、採收之路可說是遙遙無期。
凱爾展示園內種植出的新鮮香蕉花。(攝影:李俊賢)
花椒原也是這樣,本來已經抱著全軍覆沒的悲壯心情,沒想到竟有一、兩株活了回來,他們為此手舞足蹈,笑說:「我們每天都在見證奇蹟呀!」
風味是奇蹟下的回饋,張瑜心發現,鹿野氣候偏乾燥,種出來的辣椒、南薑,辣味也特別豐厚。而香料從新鮮濕潤到乾燥脫水的過程,香氣會不停翻轉變化,「如打拋葉,新鮮時適合炒豬肉末,做打拋豬;曬乾之後可以拿來泡茶,香氣好,沒有咖啡因。」
凱爾和張瑜心兩人像是生態保育員般,研究田裡的植物、生物。(攝影:李俊賢)
植物有它自然獨特的香氣與甘甜,是人造化合物模仿不來的。兩人希望透過香料推廣,減少餐桌上的人工添加物。
香料的香氣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如青春一去不復返,須趁新鮮享用。每次打開香辛深淵的香料,都會聞見鹿野的風與陽光,想起像小太陽般的他們,圍繞著熱愛的事物生活,也圍繞彼此旋轉,把鹿野過得好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