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耆老認識自然共生文化
敬畏感恩天地的山林之子
2020/06/04
- 文字 / 林佩君
與大自然平衡共處是原住民族最重要的生活哲學,排灣族卡拉魯然部落遵照古老傳統,1年365天因不同祭儀需求上山取用山林動物生命,祭拜天地,透過神聖的過程傳遞山林知識與山林之子應有的責任與使命。
原住民族傳統生活以自然共生文化最引以為傲,也就是一般人說的狩獵或打獵文化,但是,太多人對這樣的文化存在許多誤解,包括從文字字義上產生的誤解。位於臺東市新園里的排灣族卡拉魯然部落長老杜東龍,語重心長地解釋,在漢人文化為主導力量的社會下,原住民族的語言和文化並未得到完整的轉譯。
山林之子 與自然共生
排灣族稱之為emalju的文化透過漢語解釋為打獵或狩獵文化,事實上,這樣的定義不夠完整,它的意涵是指與山林平衡共處之道,有著對山林敬畏感恩之心,在取用所需資源的同時,必須負起照顧與復育的責任,而非以生存需求為唯一目標的打獵或狩獵侵略性行為。
此外,男人上山取用所需資源,這些人在漢語定義是獵人,在排灣族文化裡不是如此解釋。這一群山林之子叫chinunan,意思是特別受到恩賜、被神眷顧的人,不可以稱之為獵人。獵人的意義隱含著人類與動物之間的敵對狀態,人類是動物的敵人,甚至人類高高在上的驕傲態度,但是在原住民族文化裡不是這樣看待山林裡的生命,無論是態度或語言都必須審慎,深怕對森林有所不敬。
排灣族卡拉魯然部落長老杜東龍熟練地拉弓,聲明上山取用資源,並非以生存需求為唯一目標的打獵或狩獵侵略性行為。
學習自然共生 懂得惜福分享
杜東龍回憶大概是4、50年前那個年代,排灣族與山林的關係是相當密切的,男孩8、9歲就要入山學習,甚至每個月就要聚會一次,然而,時代轉變,現在只能透過收穫祭來臨時教育年輕人。
年輕人學習的自然共生文化,除了關於怎麼在山林生存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持謙遜的態度、珍惜大地資源的精神以及與他人共享、分享的慈愛之心。例如,自山林取得一隻山羌,要知道如何處理與使用,必須熟知每一個部位的處理方式,全部都要帶回部落,不可隨便浪費。
收穫祭為傳承的重要時節
排灣族文化裡1年365天因應不同時節各有不同祭儀,隨著祭儀的前後,山林之子必須透過儀式入山取用資源,並非臨時起意就可隨意入山取用,那是對山林的大不敬。杜東龍以部落群體和家族群體相關的祭儀,簡單地介紹了排灣傳統祭儀中與自然共生的取用時機。以部落群體來看,兩大祭儀進行時,部落的所有男人都要出動參與,一是收穫祭時的mavusuan,二是播種祭結束後的lemingue。
收穫祭也就是豐年祭,每年7、8月中進行,卡拉魯然部落針對國中以上的健康男孩子,會安排7天的文化傳承活動,其中三天會帶往聖山,也就是深山野境接受自然共生的訓練。每年進階式訓練,難度不斷提高,往前推進至成年,這是屬於部落的傳統文化,由青年會所的頭目負責召集與組織可接受訓練的男孩子,並非一般的體驗活動,而男孩子們必須接受這樣的洗禮。播種祭結束後的lemingue則為一天的儀式,所有男人上山圍捕取得祭品,祈求太陽神造物主保佑未來一年豐收。兩大儀式取得的祭品不可小於山羌以下,例如飛鼠即不算在內。
另外,部落群體行動的儀式還有一個比較特別,2、3年進行一次的bakiduru,大約每年4、5月間上山採筍。不過,不是字義上的筍,這裡的筍指得是鹿茸,這是頭目特有的權利,邀請山林之子上山採筍,只能找公的,即使山豬或山羊出現在眼前都不可碰。要進入山中採筍前,會進行儀式詢問天神是否可以進行,並在頭目的家進行祭天儀式。
入山禁忌敬天敬地
除了部落需求,另外則為家族祭儀,須動員部落族人入山尋找牲禮,包括除喪、孩子滿一歲、高齡長者感恩等。家族有喪事時,須於3至7天內安排上山,大約三至五個人,一個晚上的時間尋找祭品。孩子的部分為其滿1歲時進行,男孩稱pachierap,意思是要佩刀,女孩稱為pakava,意思則指有一套族服,此時,家族成員會入山取用牲禮,大約3天之內要完成,不限大小。
長者的祝福儀式,主要針對七十至八十歲的vuvu舉辦。不過,杜東龍特別解釋,在漢人文化裡這樣的儀式稱為祝壽,可是在排灣文化裡並沒有這樣的字眼,當族人生命長壽時,並不會尋求其他人的祝福,而是必須對天神心懷感激,感謝太陽神造物主賜予生命,即smanevuruvurung。此時,家族成員圍坐在一起用晚餐,長者發言,謝天謝地,並進行家族講話。每一個祭儀入山前都有禁忌必須遵守,入山時取用大自然的生命皆神聖並感恩。
在原住民族傳統文化之中,人類必須學習與自然共生之道,不能只有滿足於一時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懂得惜福感恩之心,遵守生命生生不息的法則,聆聽耆老們傳承千百年的智慧,才能世世代代皆擁有豐美的山林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族語關鍵字
山林之子(Chinunan)
漢語誤解的獵人,其實是指特別受到恩賜、被神眷顧的人。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