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穀物界的明日之星

排灣族的小幫手紅藜

2020/05/28

  • 文字 / 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紅藜,說它是最美豔的植物應該不為過,它不僅漂亮,還運用極廣。因為富含澱粉酵素、活性極強,傳統排灣族用來當酒麴;其外殼富含皂素,則可用來當天然清潔劑。

走在屏東、臺東的排灣族部落之間,在山坡田野上,常常可見一叢叢高約2公尺的鮮豔植物,尤其在元旦前後穗粒成熟飽滿時,一大落、一大落橙、紅、黃、紫、綠的穗脈,讓田野風光頓時豔麗了起來。這堪稱最美麗的植物,就是有穀物「紅寶石」之美譽的「紅藜」,也是2008年正式發表為臺灣原生種植物的臺灣藜(學名:Chenopodium formosanum)。

傳統穀物應用廣泛

雖然,很多人仍對紅藜很陌生,但臺灣早在原始部落時期就普遍種植這種穀物。目前原住民族以排灣族最普遍種植,其排灣族語稱之為「rulis」。紅藜普遍生長在350至950公尺之間的坡地,在1,500公尺的山上也有它的蹤跡,不過全臺保有臺灣藜種源的原住民族除了排灣族外,亦有為數不少的魯凱族,以及少數的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由此可知,紅藜的種植可能曾經遍及全臺。

再加上紅藜最早的紀錄是日據時代日本學者山田金治,於1922年對桃園角板山地區的泰雅族人所做的採集調查報告中,已有紅藜的記載,因此可以推測,在過去水稻尚未普及的年代,和小米一般大小的紅藜,很有可能也是原住民族的重要食物

近年民間最早推廣紅藜的臺東拉勞蘭部落排灣族牧師戴明雄(Sakinu Tepiq)表示,紅藜富含澱粉,酵素活性很強,傳統排灣族將它脫殼後拿來當製作小米酒的酒麴,或將紅藜穀粒加在小米或芋頭中,製作排灣族粽子「奇那富」。紅藜脫去的外殼也有功用,因為富含皂素,放入水中攪和會起細緻的泡泡,族人拿來當清潔用品。還有紅藜的葉子及外殼均色彩鮮豔,紅黃橙紫色澤濃郁,排灣族人也會擠出汁液用來染布。

脫殼後的紅藜外殼富含皂素,不適合食用,但可做為天然清潔劑。


現在紅藜多普遍加入米飯一起烹煮成營養的紅藜飯,或是拿來作烘焙食品;此外,紅藜嫩葉則可汆燙成涼拌菜。而戴明雄從2004年推動小米、紅藜復耕,並成立小米工坊,研發出紅藜飯、紅藜小米酒、紅藜手工餅乾、香蕉紅藜棒蛋糕等創新料理,讓差點被世人遺忘的珍貴作物重新受到重視,也豐富了原民傳統美食。

部落裡的饑荒之糧

根據調查,臺灣藜過去在原住民族部落雖然只是配角食物,但在20世紀初,臺灣遭遇前所未見的旱災及寒害,原住民族部落糧食欠收引起大饑荒,當時這種生命力極強的紅藜就成了救命糧食。

因為紅藜能在極度貧瘠的旱地生長,而且富含豐富的澱粉、蛋白質、膳食纖維,以及多量的鈣、磷、鐵、鈉、鉀、鎂等礦物元素,其中鈣是米飯的50倍,因此成了「饑荒之糧」。近年在民間及農政單位的推廣下,亦再度受到重視,除了臺東、屏東之外,南投、花蓮,甚至北部都有農民栽種。

鑽研紅藜種植技術多年的臺東農改場陳振義博士,認為紅藜的推廣還有很大空間。不過,他也提到因為市場炒做,現在有業者聲稱帶殼紅藜富含膳食纖維,但他並不鼓勵食用帶殼紅藜,因為紅藜外殼富含皂素,除了味苦不適口之外,皂素也會讓人輕微中毒,所以他提醒民眾還是以食用脫殼後的紅藜為宜

未來紅藜的利用層面勢必愈來愈廣,讓這個植物界的「紅寶石」得以更加彰顯它的珍貴價值。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61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