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桂竹筍
桂竹筍

健康低熱量的天然佳餚──桂竹筍

春天最鮮美的滋味

2024/04/03

  • 文字 / Powered by 原住民族委員會
LINE分享 FB分享

桂竹筍的分佈地區常見於北臺灣山區,也是泰雅族、賽夏族的適居地,每年3至5月時序入春,正處於桂竹筍盛產期,只要一夜春雨、天氣稍微暖和,桂竹林裡馬上冒出一支支桂竹筍,筍農就要開始忙碌了,一大清早就得上山採筍,乃年中最忙碌的時刻。

過去許多臺灣農家會在屋後種植幾叢桂竹及綠竹,待春夏之間雨過筍發,就馬上有鮮筍可以品嘗,尤其清明節過後進入採收旺季,滿園的桂竹筍就會冒頭,加上春天氣候逐漸暖和,桂竹筍生長速度相當快,一天可長高少輒30公分,高可達50公分以上,輕輕一折,發出清脆的斷裂聲,就是一支鮮筍,去殼後殺青,筍肉細長脆嫩多汁,一般人最愛拿來滷豬肉,或和酸菜肉片煮一鍋湯,大火快炒也鮮嫩可口,道道都是佳餚,而且低卡富含纖維質與蛋白質,根據農糧署的資料,100公克的桂竹筍只有10卡的熱量,多吃不擔心身材走樣,真是美味天然的健康菜餚。

桂竹筍只有10卡的熱量,又富含纖維質與蛋白質,是美味天然的健康菜餚。

桂竹筍只有10卡的熱量,又富含纖維質與蛋白質,是美味天然的健康菜餚。


北臺灣山區是主要產地

雨後春筍,講的就是桂竹筍,它的生長速度極快,只要從土裡冒出頭,2至3天即可長到100公分,所以,砍竹筍是與時間賽跑的工作,太慢採收就會來不及趕上它的鮮嫩美味,冒出竹筍的4至5天,長到2至3公尺還能採,如果再錯過,就都變成竹子了。

臺灣的桂竹筍多生長在海拔100至1,500公尺的山區,北部為主要產地,如新北市、桃竹苗中低海拔的山麓地帶,與泰雅族、賽夏族的生活領域重疊。每當入春的清晨,路過山區道路,經常可見路邊綁著一綑綑細長的桂竹筍,就知道竹林裡有筍農正在忙著採筍,此時正是筍農最忙碌的時刻。

桃園市復興區的泰雅族筍農黃宗瑋表示,每次進入採筍旺季,筍農們都要全家出動,為了盡量不讓桂竹筍曬到太陽,而變得口感苦澀,所以總要在一大清早,山區氣候仍處春寒料峭之際,他和家人就要穿上工作外衣、雨鞋、棉布工作手套、背上竹簍,在日出之前即來到竹林採桂竹筍。

每次進入採筍旺季,都要全家出動山區,穿上工作外衣、雨鞋、棉布工作手套、背上竹簍,在日出之前到竹林採桂竹筍。

每次進入採筍旺季,都要全家出動山區,穿上工作外衣、雨鞋、棉布工作手套、背上竹簍,在日出之前到竹林採桂竹筍。


桂竹筍是最天然的農產品

採筍是辛苦的工作,黃宗瑋家族有約五至六甲的桂竹林,生長在非常陡峭的山坡上,春雨過後很快就會冒出竹筍,大約2天就能長到50公分,一周就會拔高變成「新竹」,所以只要看到竹筍冒出地面就是準備採收的時機,也因為長得快,必須分區採收,數天輪完整片竹林,之後再重來一次,筍農們幾乎一整個春天都在竹林裡分區採筍,盡量不要有所遺漏,少數來不及採收的漏網之魚,就讓它長成竹子,以補上自然淘汰的老竹。由此可見,採筍其實就是疏苗,讓竹林維持最佳數量,也讓自然生態更健康,否則竹林太密沒有疏伐整理,就會導致空間不足,根系老化而影響生長。黃宗瑋表示,由於桂竹不太會有病蟲害,不需要施藥,也無須施肥,所以桂竹筍是最天然有機的農產品。

為了盡量減少曬到太陽的機會,桂竹筍採收之後,送回部落便必須即刻殺青,殺青過後即可做各種料理,通常中午前就會用大鍋蒸煮,花費約一個半小時以上,就會有鮮嫩不苦澀的美味桂竹筍。有些筍農有固定的客戶,有些賣給大盤分裝、或送到竹筍工廠加工;也有一些筍農自開餐廳,自留一年份以供應竹筍料理,例如在復興區羅馬公路上開餐廳的黃金來,他的竹筍多是自留做料理或送去加工。

農產品靠天吃飯,桂竹筍亦然,然而,近年氣候變遷加速,也影響到桂竹筍的生長,2023年,春天缺雨,導致春筍晚發,數量較往年少了許多,桂竹筍變得物以稀為貴,黃宗瑋表示,因為數量少,大盤收購價比前一年翻倍,殺青過後的桂竹筍一公斤高達50幾元新台幣,但因為竹筍比往年少,筍農未必能獲利。

桂竹林在桃園復興區枕頭山的黃寶玉則表示,相較之下,桂林筍比綠竹筍好照顧,只需要在採收前砍草,不須疏伐整理老竹,照顧起來輕鬆多了。唯一比較麻煩的是,桂竹的地下莖橫走,根系走到哪裡,桂竹就長到哪裡,所以有時候看到在桂竹林旁邊冒出竹筍就要砍掉,免得橫生枝節,入侵其他農地。

走入山林 體驗採筍

近年來,政府機關會在桂竹筍產季舉辦採筍體驗活動,與轄區內優質筍農合作辦理,在筍農的帶領下,民眾除了可以參與上下山刺激的採筍活動之外,還可以觀賞現採鮮筍之後的殺青過程,並享用筍農烹煮的桂竹筍料理饗宴,深受歡迎。

參與上下山刺激的採筍活動後,可以觀賞現採鮮筍之後的殺青過程,以及享用筍農烹煮的桂竹筍料理饗宴。

參與上下山刺激的採筍活動後,可以觀賞現採鮮筍之後的殺青過程,以及享用筍農烹煮的桂竹筍料理饗宴。


在復興區高遶山區有大片竹林的筍農黃金來,每年都會響應政府的採筍體驗活動,活動開始時,他會先讓大家穿好雨鞋、戴上手套,交代大家沿途要拉綠色的竹子或樹枝,能省力又保安全,但要注意不能拉到腐朽的枯木竹枝,上山要用腳掌腳踏實地,下坡則用腳跟,不然容易滑倒。

接著帶領大家上山採筍,雖然他已年逾七旬,長年活躍在山林間,身手仍然非常矯捷,兩三下就攀上山頂竹林時,年輕的參與民眾還遠遠落後。在他的侄兒協助下,大夥兒慢慢走上竹林,眼下見他已經採完一大把桂竹筍,要分享給大家。待所有人都爬上竹林之後,他便會開始傳授採桂竹筍的方式,數十公分高的竹筍,用手往下折即可;2、3公尺高的則要先用腳踢,趴的一聲,嫩的部分即可折下,他說大雨之後的桂竹筍一夜拔高,甚至能長到3公尺以上,而竹管還是很鮮嫩。

採筍之後下山也是一大挑戰,春天多雨,陡峭的竹林地面濕滑,一不小心就會摔倒,黃金來與侄兒兩人一個顧前一個顧後,把大家帶下山之後就會教大家剝筍,只要將葉鞘往下拉,很快的,一支金黃色的筍肉就會露出,接近根部的地方若比較老硬可以削掉,而剛下過雨的竹筍,若根部很嫩,就可以留長一點。

桂竹筍料理常見有豬肉滷竹筍、酸菜肉片竹筍湯、快炒筍肉等

桂竹筍料理常見有豬肉滷竹筍、酸菜肉片竹筍湯、快炒筍肉等


剝完筍就要馬上用進大鍋蒸煮殺青,1至2小時過後,就是享用竹筍大餐的時間,不論是豬肉滷竹筍、酸菜肉片竹筍湯還是快炒筍肉,就完成一桌桂竹筍佳餚饗宴。待吃飽喝足之後,等竹筍出鍋,帶回家冷藏還可以再吃上好一陣子,這麼精彩的活動,有玩、有吃、有得拿,難怪活動資訊經常一公開即秒殺。

追蹤我

※原文出自《青少年雜誌期刊》No.108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