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植」感民族——南島植物
跟土地學生活 滋養生命品質
2023/12/15
- 文字 / 蔡舒湉 powered by 原住民族委員會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南島民族在直接取用身邊的自然資源之餘,也發展出農耕智慧,種植最適合當地風土的植物,讓族人一年四季都有穩定的糧食與材料支持日常生活。
對南島民族而言,植物不只是補充營養與能量的食物來源,還可以作為工具或建築的天然材料。尤其當經濟條件不佳時,愈是營養價值豐富的作物,也愈被重視,甚至能藉其形體或特性蘊含吉祥的象徵。
高經濟價值 生活必備聖品
具高經濟價值的椰子樹,關島的查莫洛人稱之為「生命之樹」(Mother Tree),南島民族普遍應用椰汁、椰奶、椰絲作為食材製成美味的料理,而椰葉纖維也能編織成透氣的帽子與籃子。麵包樹對南島民族的重要性也毫不遜色,麵包果口味近似麵包和馬鈴薯,有豐富的澱粉含量,適合烘烤、蒸煮、油炸或煮湯,果核則鬆脆似花生;因麵包樹木材耐浸泡,樹幹被美拉尼西亞人拿來造獨木舟,蘭嶼雅美(達悟)族也將此用為拼板舟製作所需的樹材之一。芋頭據推測是由南島語族帶入太平洋島嶼,是密克羅尼西亞的主食之一,也是排灣族和雅美(達悟)族的重要糧食。
驅邪祈福 守護身心健康
在醫學不發達的年代,藥草是守護身心健康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布農族會讓滿足歲的嬰兒掛上石菖蒲項鍊,除了芳香淡雅、除穢避邪,也能咬碎用來消毒止血和止痛。芒草可用作屋頂或掃帚材料、飼料,賽夏族也會在矮靈祭時綁芒草避邪。月桃全株可利用,兼具藥用、食用以及觀賞價值,阿美族會拿莖葉編織,排灣族則煎服其根治熱病,太魯閣族、布農族、鄒族會將根部搗碎後敷於患部治腫瘍。
樹豆是南島語族從南太平洋傳至臺灣的植物,其種子及葉片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在臺灣,又稱「勇士豆」,是臺灣原住民族和爪哇人餐桌上的重要主食,經發酵後還能製成天貝,是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在阿美族文化中也用在傳統儀式,有驅邪、治病之功效。有趣的是,因為樹豆的繁殖能力很強,原住民族認為多吃樹豆更容易生男孩,具有生生不息的意涵。同樣被賦予繁衍生機和活力象徵的還有泰雅族的馬告(山胡椒),這種獨具魅力的調味料,全株散發類似胡椒、薑和檸檬的多層次香氣,具有刺激性慾的功用。
薑黃是南島語族普遍使用的香料和染料,在菲律賓和印尼常用來在食物調色,或是作為服裝的染料。玻里尼西亞、美拉尼西亞人常運用薑黃在宗教和傳統儀式彩繪人體,是一種天然化妝品。這些多功能的民族植物都是大自然贈與的寶貴禮物,南島族群一代代地傳承智慧,讓族人常保身心健康,也凝聚成多彩多姿的文化內涵。
*本文由alive專案企劃製作
追蹤我
※原文出自《青少年雜誌期刊》No.107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