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卡那卡那富族在舉行河祭時,會先搬出漁具,備妥祭品,敬告河神與祖靈,祈求捕魚順利平安,之後才會前往溪邊捕魚。
卡那卡那富族在舉行河祭時,會先搬出漁具,備妥祭品,敬告河神與祖靈,祈求捕魚順利平安,之後才會前往溪邊捕魚。

表達謝意的漁獵祭典

捕魚前先祭祀以感天謝地

2023/12/15

  • 文字 / 林瑞珠 powered by 原住民族委員會
LINE分享 FB分享

原住民族進行任何歲時活動都會敬告天神及祖靈,捕魚亦然。居住在河邊的族群會有河祭或捕魚祭,靠近日月潭的邵族人則舉行拜鰻祭,以祈求族人平安豐收,而這些都是漁獵文化的見證。

原住民族對天地向來懷抱崇敬,經常舉行各種祭儀以表謝忱,每年進入漁獵季節之前都會舉行與捕魚相關的祭典,例如卡那卡那富族及鄒族的河祭;而住在溪流附近的撒奇拉雅族及阿美族部落則有捕魚祭,邵族也有拜鰻祭等等,祈求祖靈及天神賜予漁獲以供應所需。

卡那卡那富族河祭

居住在楠梓仙溪畔的卡那卡那富族人每年入夏5月,在梅雨乍到、河水豐沛之際會舉行河祭,族人從倉庫搬出漁具,備妥祭品,敬告河神與祖靈,祈求今年捕魚順利平安並保佑豐收,之後才會前往溪邊捕魚。

撒固兒部落的撒奇拉雅族會舉行捕魚祭,祭典當天族人會備妥檳榔、酒、糯米糰等祭品祭拜河神。

撒固兒部落的撒奇拉雅族會舉行捕魚祭,祭典當天族人會備妥檳榔、酒、糯米糰等祭品祭拜河神。

河祭前一天,祭師會準備米、酒、年糕、苧麻草、五節芒,並備妥各種漁具及山棕葉雨具,祭典當天清晨,婦女會先在通往溪邊的路上把五節芒打結,接著祭師帶領族中男子將祭品及漁具帶到溪邊,把攪碎的米粒灑於溪邊的大石上,揮動苧麻草,倒上一杯酒,然後向河神表達謝忱,接著眾人進行捕魚儀式,將魚筌放入水中以石頭固定,在上游處搗魚藤汁液,接著在溪邊的獵寮吃些帶來的酒食,並吟唱古調酬神。

族中耆老翁博學表示,卡那卡那富族對於河川保育有一套遵循的自然法則,每年春雨4月雌魚下卵時不會捕魚,讓剛孵化的小魚有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待一個多月之後,小魚長大,族人才會舉行河祭,這便是一年捕魚之始。

撒奇拉雅族捕魚祭

阿美族、噶瑪蘭族及撒奇拉雅族也有捕魚祭典,靠海有海祭,靠河的部落則舉行河祭或捕魚祭。傳統祭典都要準備小米麻糬、米酒及山豬肉、檳榔、菸來祭神。

撒奇拉雅族撒固兒部落的傳統領袖徐從表示,每年5、6月作物收穫之後就會舉行捕魚祭,在此之前兩、三個月,族人就會在美崙溪邊拿竹子以井字型一層一層地堆出一個「巴磳磳」(即人工魚礁),吸引魚兒過來棲息;祭典前幾天則會在旁邊放幾個魚筌、蝦籠,到了祭典當天,族人備妥檳榔、酒、糯米糰一起到溪邊祭拜河神,祈求平安豐收之後,男人就會收起魚筌,開始在巴磳磳周邊以八卦網撒網捕魚,所有儀式僅男人可以參與,婦女僅在旁觀看及送餐。待捕魚結束後再向河神祭禱感謝,並當場烹煮所有漁獲,分享給族人。

今年因為美崙溪進行整修工程,無法在溪邊做巴磳磳,徐從便將祭儀改在部落聚會所舉辦,從市場買來大批漁獲烹煮給部落族人共享,他說這是因應現代社會、又要維繫傳統祭儀而不得不然,明年工程完成之後還是會到溪邊舉行傳統祭儀。

鄒族河祭

「拿河裡的東西,就要回饋給大自然,並祈請、感謝祖靈及天神的賜予。」鄒族山美部落的耆老莊志明表示,河祭當天族中男子會在耆老的帶領下,帶著準備好的豬肉、酒、小米等祭品到溪邊祭拜。

過去山美部落每年5、6月進入捕魚季節之前,都會擇日舉行河祭,目前則在鯝魚節之前舉行,族人在凌晨四、五點一起前往祭場,將祭品分成小份量,分別以野桐葉包裹,再另外摺出一根根五節芒長莖,將長莖的上端削平,剖一小段成叉狀,夾住野桐葉包好的祭品。莊志明特別強調採五節芒一定要用手摺,不能用刀砍。

做好一份份祭品後即可開始舉行祭儀,主祭者要把河裡的生物名全部呼喊出來,例如鯝魚、石賓魚、馬口魚、河蝦等等,每插入一支夾著祭品的五節芒到土中,就要講出一種河裡的生物,告知這是獻給它的祭品,最後一支插入土中則要呼喊:「沒有叫到的,這就是你們的。」總之,一個都不能少,接著再以手指彈酒呼喚周邊地名的山神,祈請保佑族人豐收平安。

莊志明表示,過去鄒族各家族在曾文溪有不同的捕魚溪段,各自管理,每年1、2月和5、6月兩段繁殖期禁捕,其他月份雖可捕魚,但捕魚前亦會知會上下游各家族,以免引起紛爭。

邵族拜鰻祭

每年農曆七月初三是邵族傳統領袖家族向祖靈獻上白鰻的「拜鰻祭」,在此前一天,各家戶會用糯米做好白鰻麻糬,祭典當天早上和祖靈籃一起送到袁家、石家等傳統領袖家中參與祭拜。

每年農曆七月初三是邵族的拜鰻祭,由先生媽主持祭典,現場會有祖靈籃和各家戶自製的白鰻麻糬。

每年農曆七月初三是邵族的拜鰻祭,由先生媽主持祭典,現場會有祖靈籃和各家戶自製的白鰻麻糬。

邵族在遷居日月潭之後發展出漁撈文化,因此有「拜鰻祭」,由先生媽來為族人祈求平安。祭儀結束後族人會送酒到傳統領袖家,同時取回自己的白鰻,但只帶回頭部,尾部是留給先生媽的謝禮。通常先生媽會將白鰻麻糬切片,與在場的族人一起分享。接著傳統領袖宴請賓客,尤其要感謝主持祭典的先生媽。

袁百興表示,過去擔任過傳統領袖的父親在世時曾說過,早期拜的都是日月潭捕來的白鰻,後來可能漸漸少了,改由各家自製白鰻麻糬。這也是邵族漁獵文化演進的見證。

*本文由alive專案企劃製作

追蹤我

※原文出自《青少年雜誌期刊》No.107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