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營養價值的防疫食材──蕗蕎
風味介於蔥蒜之間
2023/11/15
- 文字 / 林瑞珠
從初春到夏季,走在花東地區的市集裡,很常見到西部市集裡鮮少見的食材。它看起來似蔥非蔥、似蒜非蒜,這種食材風味介於蔥與蒜之間,稱之蕗蕎,是東部原住民族非常喜愛的在地特產,每逢產季都能在他們的餐桌上發現這一味。
每年3到7月,在花東地區,無論是傳統市場還是省道公路旁,都可以看到許多小農攤賣一種束成一捆、既像蔥又似蒜的蔬菜,正是「蕗蕎」。無論是在餐廳或是祭典的宴會上,常能見到肉食旁附上一疊白嫩的新鮮蕗蕎,蘸上些許鹽巴或辣椒,再配上一大塊肉與一條朝天椒,這是東部原住民族最常見、同時也是阿美族最傳統道地的吃法。其他如撒奇萊雅族、太魯閣族、排灣族和卑南族等,也都有自己文化裡獨特料理蕗蕎的方式。
蕗蕎是一種初春到夏季,在東部地區很常見的食材,吃法也相當多元。
坊間流傳的高營養價值防疫食材
蕗蒿,學名為Allium chinense G. Don,屬於石蒜科蔥屬植物,除了「蕎頭」這個常見的名稱外,還有如薤、小蒜、野蒜、大韭、蕎蔥等別名。成熟的蕗蕎底部球莖會膨大,形成類似小型蒜頭的白色鱗莖,上面覆蓋一層白色或紅紫色的半透明膜,即是主要食用部位。其風味像是蔥蒜的混合,比大蒜來得更為溫和、少了點嗆辣,比起蔥白和洋蔥的味道更濃郁些。
生吃蕗蕎是最常見的吃法,含有鈣、磷、鐵、維生素B6、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硫化合物等豐富的營養成分。太巴塱部落的阿美族人周志強表示,蕗蕎是阿美族的天然殺菌食材。每逢產季,他到野外時都會帶上一把蕗蕎,沾點鹽巴配肉、配飯,再來一鍋野菜湯就很開胃,還能增強抵抗力。從2003年SARS疫情爆發之後,蕗蕎就更受族人喜愛,2019年底COVID-19疫情籠罩全球,坊間流傳的防疫食材中就有蕗蕎。撒奇萊雅族的傳統領袖徐從表示,自從常吃蕗蕎後,就很少感冒,他相信免疫力提升與食用蕗蕎有關。
不同月份採收的蕗蕎也有不同料理方式,拿來作為韭菜或青蔥的替代食材,別有一番風味。
小面積栽種的小眾美食
過去,原住民族的蔬菜取得多以野外採集為主,但蕗蕎卻很早就被阿美族、撒奇萊雅族人種植和生產。幾位受訪的族人都表示,無法確定蕗蕎的種植始於何時,但在他們年幼時,那個仍以採集野菜為主的年代,就已有人開始種植蕗蕎。
臺灣農村有句俗語:「七月蔥、八月蒜、九月蕗蕎」,清楚地描述蔬菜最適宜的栽種季節。平日在花蓮縣光復市場擺攤的阿美族人鄭金花表示,蕗蕎生長期喜歡冷涼的天氣,一般都選在秋冬時期栽植,至隔年春季到初夏期間採收。種植方式採定植方式,當時節來到5、6月,蕗蕎的葉片開始老化和枯萎,這時農民們會選擇採收長得飽滿的鱗莖,放在陰涼的地方乾燥保存,作為「留種」,以備隔年使用。到了8月中旬後,這些被保存起來鱗莖會陸續發芽,意味著可以開始整地、施肥,並準備栽種了。
目前在臺灣,除了花東地區的部落有種植蕗蕎,新竹、雲林古坑也是重要的栽種地,其他如新北、基隆、宜蘭、苗栗、屏東則有些零星栽培,經常與其他作物進行混作。許多部落族人自家菜園裡或多或少種有蕗蕎,因是小眾經濟作物,故大多是小規模的栽種,不似蔥屬作物如大蒜、青蔥等大面積種植。
蕗蕎是一種初春到夏季,在東部地區很常見的食材,吃法也相當多元。
依照月份採收成熟度料理
蕗蕎,除了新鮮食用,也非常適合炒煮,無論是臘肉、香腸或搭配其他肉品,都很適合,甚至能替代洋蔥入菜,成為菜餚中的一大亮點。撒奇萊雅族的傳統領袖徐從分享,蕗蕎一年僅有一收,通常在每年3、4月即可採收。前兩個月採收的蕗蕎比較鮮嫩,口感相對溫和不嗆辣,鮮嫩的葉子可以拿來當作韭菜或青蔥的替代食材,炒蛋、炒肉、包水餃都很鮮美;到了6、7月,蕗蕎的白色球莖變得更加膨大且嗆辣,受到重口味的人群喜愛,但葉片已經老化,只能作為堆肥使用。不同成熟階段的蕗蕎,自然帶有其獨特的食用方法。
若想想一年四季都能品嚐蕗蕎的美味,那麼醃製是一個好方法。徐從家中的廚房架上排列著各式瓶罐,這些都是他醃製的蕗蕎。他說,用糯米醋進行醃製是最直接的方式;若想追求獨特口感的人,也能加入糖醋或梅汁進行醃製,使蕗蕎味道更為酸甜、口感清脆令人開胃。在蕗蕎盛產的時期,有些農民將部分蕗蕎醃製保存,一來保持其新鮮,二來也能在非產季時期銷售。因此,在花東地區一般的商店裡,就能買到醃製蕗蕎,當食慾不振時,吃上幾口,馬上就能夠激發味蕾、提振食欲。
醃製蕗蕎並不複雜,必須選擇帶有泥土、尙未發芽的球莖,去除根部雜質並洗過瀝乾之後,立即以鹽醃製。放置隔夜,瀝乾鹹水去除蕗蕎苦味,便可以醋或糖醋醃製,放入冰箱保存,一週後即可食用,可保存半年以上,是非常受歡迎的開胃菜。
*本文由alive專案企劃製作
追蹤我
※原文出自《青少年雜誌期刊》No.106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