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夏末秋初鮮甜物產!料理最多元的竹筍「麻竹筍」

2022/11/04

  • 文字 / 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夏末到秋天是「麻竹筍」的產季,幾乎全臺淺山到中海拔山區都產有麻竹筍,成為部落裡最普遍的物產之一。而其特殊之處則在於料理方式非常多元,為眾多竹筍之最,市面上所見的筍類加工品也幾乎都是麻竹筍製成。


臺灣一年四季從北到南都產有竹筍,因此各地都可見到竹林,其中則以「麻竹」的栽種範圍最為廣泛,從平地到海拔1,500公尺的山區都可以見到,平凡農家也都會種上幾叢。麻竹筍因為個頭大、纖維多,過去都會製成筍乾、桶筍等加工品。

採筍是件辛苦的勞力活

清晨五點,天微亮,住在嘉義逐鹿社區的莊莫俄已經準備妥當,他的藍色小卡車發出紮實沉穩的啟動聲,貨車上堆滿竹簍以及柴刀,準備裝載今天採收的麻竹筍,他的目的地是數十公里外的老家茶山部落麻竹園。

根據經驗,一公尺多 的竹筍最為肥美,此時採收的話,最成熟且美味。

與此同時,住在高雄那瑪夏南沙魯部落的明有德也已準備妥當,他也趕在大清早開著小貨卡上山採麻竹筍,車子從柏油馬路走到水泥鋪面的農路,再開進長草叢生的泥巴石頭路,一路顛簸,終於抵達當日採筍的山區,周圍全被高聳入天的麻竹林包圍,竹林下陰涼無比。車子停妥後,明有德背起竹簍,拿起長刀,幾步攀爬,登上一處密林陡坡,開始砍起麻竹筍,他大多砍一公尺多一些的筍,他說這樣的筍最肥美,竹筍的實心段很多,比較有重量,如果長到1.5公尺就可以採收,但大多長成空心竹節,重量會變輕;如果是50公分的嫩筍就先放著,一、兩天後再來,就會長到一公尺多,剛好可以採收。

一支竹筍長到一公尺,直徑十多公分,也有十幾斤重,如果靠人力搬運會太辛苦,因此明有德會把砍下的竹筍順滑到山坡下的路面,等收集到一定的數量後,便逐一整理。他會先把一支支竹筍剝殼,然後削去粗糙的底部以及粗硬的竹節,剩下一圈細嫩的竹筒肉及一節實心根部,整理放到籃子裡,再開車去另一處山坡砍筍。

竹筍一定要趁新鮮時蒸煮處理,才能保持其鮮度及嫩度。

如果遇到下坡竹林,找不到適合讓竹筍滑落的路徑,那就會需要揹著竹簍下切到密林裡,砍幾支竹筍,就地去殼削筍,再背著數十公斤的竹筍爬上陡坡再送到卡車上,如此來回數趟,很難不氣喘如牛。莊莫俄在爬上路面的那一刻,總會大叫幾聲聲紓壓,並用臺語大喊一聲:「為了某子!」

跟竹筍賽跑

採麻竹筍就是一項如此辛苦的工作,從5月到9月中旬,像莊莫俄、明有德這樣辛苦採筍的農民遍及全臺,以嘉義、高雄、臺南、南投、雲林、臺中等地占比最多,而各地產期則稍有不同,一個產區大約可採筍兩個月;有些採用先進管理技術的竹園,可以將採收期延長至九個月,例如臺南新化地區,但是正產期依然是夏秋之交。

由於麻竹筍的生長速度相當驚人,一天可生長10至20公分,甚至一天可長一公尺。因此山農們每天都在跟麻竹筍的生長速度賽跑,希望在最恰當的成熟度採下竹筍。

採筍是一件勞力活,通常會需要先把竹筍剝殼、削去粗糙底部及粗硬竹節,剩下的細嫩竹筒肉再整理放到籃子裡。

另外,竹筍摘採後一定要趁鮮處理才能保持嫩度,所以山農會在採收後立刻將麻竹筍送到部落的集散地賣給盤商,過磅後馬上大鍋蒸煮,軟熟之後稍微放涼,馬上裝運到卡車載到山下加工廠加工,可製成筍乾、酸筍,醃筍、醬筍、涼拌的辣筍等。

粗放作物也能精緻管理

竹筍屬粗放型作物,適合氣候溫暖潮濕的地區,最大特點是生長快速,外型粗大,而且無須管理,只要在新筍冒出的季節前往採筍即可。

臺灣的麻竹栽種範圍相當廣泛,從平地到海拔1,500公尺的山區都有,且麻竹不僅可以採筍,還可防風、遮陽,其竹杆粗大直立,高可達十餘米,直徑八至十餘公分,竹節長達30至50公分,所以原住民族會把粗壯的竹杆砍來當汲水筒,葉片可做成斗笠或拿來包粽子,竹杆則能拿來建造竹屋,或加工製成各種竹製品,用途非常廣泛。

地方政府會在盛產期舉辦竹筍節,推出「麻竹筍創意大餐」,讓民眾製作各種麻竹筍煮法。

鮮筍有苦味,因此需要經過蒸煮殺青再加工,所以過去並不會直接食用鮮筍。近年隨著栽培技術改良,部分麻竹筍產區為了使之得以鮮食,農民會以塑膠布或稻草覆土栽培方式,增加地熱以利發筍,嫩度大幅提升。近年這樣的栽培方式逐年增加,竹林管理的工作就比較繁複了,每年都要伐除三年老竹,只保留一至兩年生的麻竹,還要留兩條粗大健壯的筍條作母竹,還要施肥、除草,採收下來的竹筍大約30公分,一般市場所見販售的新鮮麻竹筍多屬此類,可以用來熬湯、涼拌、製成各種創意料理。有些地方政府則會在盛產期舉辦竹筍節,推出「麻竹筍創意大餐」,各種湯品、快炒、涼拌、燉煮法全都有,讓其他筍類望塵莫及。

來自部落的好味道 竹筍料理食譜分享

  1. 最香最甜的滋味!3食材做出火腿捲筍條
  2. 大方又營養的鮮味料理!5步驟教你「竹筍鮮蝦蔬菜盒子」

追蹤我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100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IG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