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大洪水時期的原型

臺灣原住民族的海洋傳說

2021/11/18

  • 文字 / 撰文、攝影|林瑞珠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LINE分享 FB分享

臺灣四面環海,因此部分原住民族的文化與生活與海洋息息相關,也有許多關於大洪水來襲的傳說。近海的民族如阿美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卑南族、東排灣族、雅美族(達悟族)等,都有漁撈的傳統技能,且擅用小船,例如達悟族的拼板舟。即使居住於內陸的邵族,也有獨木舟的捕魚文化。

這一點都不奇怪,根據考古學家與地質學家的研究,地球經歷過數度冰河時期,接著冰河融化,就是大洪水時期,整個世界變成海洋,唯獨露出幾個山頭。這也是臺灣原住民族大洪水傳說的原型。例如排灣族有個鑽木取火的傳說,就跟大洪水有關。

據說,古時候排灣族居住地曾化為海洋,只有 taivuvu山、霧頭山露出山頂,祖先便登上taivuvu山避難,他們看見霧頭山冒出白煙,便派人游泳去取火,不料在途中溺死。於是請山羌去取火,山羌將火種綁在角上,可是途中游泳太過疲累,不小心將頭沒入水中,火種便熄了。正當眾人煩惱之際,飛來一隻蒼蠅,不斷摩擦腳部尖端,好像要發火似的,此動作引發了排灣族人的靈感,嘗試鑽木取火,真的冒出火花來。有了火,文明就來了。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4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