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資源的現代產業應用
運用雜木發展部落香菇產業
2021/09/27
- 文字 / 撰文、攝影|林瑞珠 諮詢|蔡長管、廖秀花
過去,原住民族生活所需的柴薪須前往山上撿拾雜木,同時也會採集長在枯木上的菇類。傳統雜木應用與採集,自然形成目前許多部落的重要產業。
木材在原住民族傳統社會中被廣泛使用,建材、飲食器皿、樂器,以及杵臼等生活用品,或是漁具、舟船等交通工具,都需要使用木料。但最普遍應用就是當柴燒,以木頭取火可烹煮食物,同時讓室內保持乾燥,防止物品及房屋發霉腐壞,冬天更可取暖。至今許多部落族人仍習慣每天一早在主屋旁的半開放工具間燒一盆火,尤其在冷颼颼的冬天,三五好友可坐在火煻邊聊天、喝茶,非常愜意。
木材的多元化創意使用
近代在外來文化的刺激下,部落中的木材使用更為廣泛,經常可見造型獨特、吸睛的漂流木屋,令人驚艷。更重要的是,建置木屋不需要珍貴的木材,只要有風倒木、漂流木,在法令規範下,撿拾運回部落,即可發揮個人創意。除此之外,更不能忽略一項同樣需要木材,更是部落重要的經濟作物—段木香菇。
段木香菇是部落高經濟作物
過去原住民族採集就包括各種食用菇類,住在梨山松茂部落的泰雅族人蔡長管表示:「以前梨山的野生香菇最富盛名,現在大家都種果樹,就沒時間到山上採香菇了,反而宜蘭及南投、新竹丘陵區還有很多人在種香菇。」
確實,自從引進以段木種植香菇、木耳的技術後,便廣泛被部落族人運用,香菇已成為許多部落重要的高經濟作物,宜蘭大同鄉的寒溪部落,新竹尖石鄉嘉樂村及南投許多部落都有人在種香菇。
南投松林部落就有兩戶賽德克族人在種段木香菇,其中一戶的主人廖秀花表示,如果沒有私有林地可以砍木頭,就得另外購買,當地適合種香菇的樹種包括厚皮樹、青剛櫟、楓樹、相思樹等硬木較適合種香菇。
種香菇的木材最好選擇厚皮樹、楓樹、相思樹等硬木。
菇農必須在11月到1月冬天樹木含水量較低時到山上取材,再把木材鋸成一段段、約120公分長,再以機器鑽孔,接著種植菌種、封蠟,完成後成堆橫擺在樹林下,再將塑膠帆布覆蓋其上。
等到4月再掀開塑膠帆布,將一根根段木整齊豎擺起來,每個月都要上下翻一次,到了8月再讓段木倒下噴水一整晚,兩天後就會有香菇冒出來了,接著再把段木豎起來,3天後即可採收了,大概可分批採個4、5次。採完後要再把段木倒下噴水,如此反覆作業之下,可採收到第二年3月。
種過香菇的段木,通常要讓它就地腐爛,或賣去當堆肥,且同一塊土地無法續種,所以菇農每年都會換地方種植香菇,如果自己的土地面積不夠輪替,就要租地。廖秀花表示,香菇雖然是高經濟作物,但投資金額大,如她目前的房子約60、70坪,搭工寮等前置工作的代工就花了20萬元,香菇收成後還須烘烤,所以買段木的時候,還要多買一點,留作烘烤用柴薪。
菇農須在木材上鑽孔、種植菌種、蜂蠟,再反覆噴水、翻木材,大概可分批採收4、5次。
法令鬆綁森林採集
談到木材的運用,就得先了解法令。過去原住民族依照傳統習慣,在部落周邊森林中採集野菜、菌菇、愛玉等果實,以及風倒木、漂流木等木材,但若恰巧地處國有林範圍,沒申請就採集經常受罰。
在原住民族團體多年陳情後,2016年林務局開始成立「林下經濟推動小組」,經過3年的規劃與試驗研究執行,2019年7月農委會便會同原民會頒布《原住民族依生活慣俗採取森林產物規則》,基於傳統文化、祭儀及非營利自用等慣俗,原住民族可在國有林、公有林合法採取野生植物、菌類等森林產物,且採取副產物自用可免申請,只要攜帶原住民身分證明文件備查即可。只要確定對物種存續不會產生負面影響,亦可「有條件採取」的副產物則有3類,包括適合種植香菇的臺灣水青岡,以及多種珍貴木材。
從此,只要林業用地持有或合法使用人,都可以向管轄的鄉(鎮、市、區)公所,以及林務局林管處申請經營「段木香菇及木耳」、「臺灣金線蓮」和「森林蜂產品」,讓原住民族可以有條件地使用森林裡的物資,可謂踏出族群和解的第一步,讓部落的森林運用有更大的彈性與空間,也能真正傳承祖先與大自然長久建立的生活模式,讓未來的原住民族新世代了解到森林採集的應用智慧。
中秋節烤肉是木炭需求量最高的時候,其實可以試著自己做做看,並不難。木炭是透過加熱過後的高溫,把木頭裡的水分逼出脫水,便會炭化,木炭窯裡的溫度需維持在攝氏350度以上,甚至更高,少量的話悶上幾個小時即成木炭。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