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那些小米教會我的事

謙卑、尊敬、珍惜

2021/09/03

  • 文字 / 撰文、攝影|林瑞珠 圖片提供|不老部落原根職校
LINE分享 FB分享

原住民族帶著對大自然的敬畏,感謝其賦予糧食。「傾聽土地的聲音」成為許多實驗小學的教學重點,更有部落透過「食農教育」,讓人懂得珍惜小米的重要性。

上個世紀末,原住民族祭典經常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小米收穫祭卻沒有小米,祭典裡應該要有的小米酒並非以小米釀造,而是改用糯米或公賣局的瓶裝米酒⋯⋯。原來,這是因為飲食習慣受外來統治者日本人以及漢人的影響,才改以更便利取用的稻米為主食,小米漸漸地被稻米取代,讓過去「藏種於民」的傳統被破壞,不計其數的小米品種消失。

直到國立臺灣大學教授郭華仁發現,有位美國學者Wayne Fogg曾於1975年到臺灣十多個部落採集96個小米品種帶回美國,在郭教授的聯繫下,才於2011年將這些小米帶回臺灣,找回部分幾乎消失的品種。

各界透過復育計畫找回部分臺灣小米傳統品種。

部落的小米復育

小米的復育不僅有學界努力,也有許多人希望能為復育盡一份心力。臺東拉勞蘭部落的戴明雄牧師(撒依努.得別格)就是其中之一。戴明雄從小就對「部落舉辦的小米收穫祭,祭典中卻沒有小米」感到疑惑。直到他就讀玉山神學院、畢業後當了牧師,才看出原因在於原住民族祭典的實質意義已逐漸消逝,因此決定投入復耕小米。2005年,他便向文建會提出「重現部落小米園計畫」,將家中3甲多山坡地整理出來,帶領族人開闢小米園,蓋了小米工坊。部落廚房的婦女們在工坊中,多年來經研發多達二十幾種小米加工品,例如2007年參加原鄉佳原味比賽獲優等獎的排灣族小米粽祈納福、小米香腸、小米酒、小米餅乾、小米紅藜香蕉棒蛋糕等,在祭典期間更可釀酒、製作美味的小米粽阿拜與祈納福。

戴明雄有感於小米文化的消失,全力投入復育計畫。

拉勞蘭部落是最早將部落發展與小米復耕結合的部落,總共種植過12種臺灣原生種小米。除提升經濟的效益外,戴明雄認為藉由小米的種植與食用,傳承的原住民族文化意涵更為深厚,多年來他不但協助其他部落復耕,更協助進行高價收購,早期臺東南迴四鄉鎮的種植面積僅20公頃,後來擴及200、300公頃,讓荒廢的土地活化,勞動力也回來了,加深族人跟土地的連結,達到傳承的目標。

拉勞蘭部落重建小米園、建立小米工坊,在祭典期間可釀酒、製作祈納福。

此外,「環保節能」也是戴明雄推動的項目之一,所以拉勞蘭的小米田也是環保綠電的具體實踐園地。早期小米田多以風力帶動瓶罐發出噪音來趕鳥,後來裝設了太陽能趕鳥器,代替許多人力,只要有不汙染環境的綠電素材,戴明雄都願意在小米田裡做實驗。也因為小米復育有成,南迴線各部落這十餘年來早已回復傳統,年年舉辦名副其實的小米收穫祭了。

另外,位於桃園市復興區的泰雅族羅浮部落也在2014年成立「泰雅小米園區」,每年透過小米種植與收成來重現傳統作物小米及祭典,並開放觀光,讓民眾能來到園區進一步了解原住民族小米文化,並體驗各種手作DIY活動。

小米園區入口的大片農地便是小米種植示範區,傳統建築物展示區則規劃主屋、穀倉、監視外敵來襲的眺望臺,以及雞舍和豬寮;主屋中則有多功能展示教室,牆壁上搶眼的黑白幾何圖紋源於泰雅男女文面圖案,屋內也展示狩獵工具、竹簍、竹笛、苧麻、口簧琴等泰雅族人生活器具,每一項都是就地取材,園區的設計巧思充滿泰雅族友善環境的生活智慧。

泰雅族小米園區以觀光的方式,讓民眾能參與小米的種植,了解原住民族文化。

校園傳授小米精神

受小米復育風潮所及,許多部落地區的中小學或各大學紛紛成立的原住民族專班與社團,開始種植小米,建立食農教育及傳統文化課程。

國立屏東大學原住民族專班辦理的「農耕共學講堂」,就在小米種植過程中,舉辦排灣族傳統農耕的播種、收穫等祭儀,並請來部落祭司主持,祈求祖靈保佑豐收,再由校長、師生一起撒下小米(vaqu)種子,隨著小米播種儀式,還種植山芋(vasa)、千年芋(baljar)、紅藜(djulis)及樹豆(puk)等傳統作物,期望透過校園農耕的實踐,留下兼顧文化、生態與永續農耕的文化地景,並適切地將校園打造成原住民族文化學習的實踐場域,傳承部落的傳統智慧。

此外,宜蘭寒溪部落的青年潘崴(Kwali)也回鄉成立「不老部落原根職校」,將原先荒廢的土地回復小米種植,並請來部落耆老主持播種祭、採收祭、祖靈祭等傳統祭儀,帶領學生回復小米文化傳統,並將收穫後的小米提供給不老部落的餐廳釀酒,或是製作味增、麵包等,拓展小米的多元應用。

不老部落原根職校透過小米復育,拓展出小米更多可能性。

不論透過何種方式,都能看見時下許多部落、學校都希望將原住民族小米文化傳承給下一代,讓孩子們從小米種植的過程中,學會珍惜擁有的、尊敬大自然,讓原住民族與小米的連結延續到未來。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3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