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山林中的獵人工藝

傳統狩獵方式與鞣皮技藝

2021/05/25

  • 文字 / 撰文、攝影|林瑞珠 圖片提供|原住民族委員會、Shutterstock、阿里山逐鹿部落veoveoana
LINE分享 FB分享

鄒族狩獵分為團獵與個人獵兩種,狩獵的方式則有武器獵、陷阱獵,不同獵物有不同的工具。取得獵物後,肉可食用,皮則可製成男人的服飾,這些都是男人的工作。

長久以來,對於山的子民鄒族來說,狩獵是維持生態平衡的一種方式,山林則是原住民族的寶藏,是賴以為生的食物來源,也是文化傳承。一位成年男人經過狩獵的訓練,學習了敬天、敬土地,保育著山林物種的生生不息。

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理事長高德生表示,原住民對山林是非常尊敬、謙虛的,鄒族狩獵文化不僅是狩獵,也是維持生態平衡,並與政府共同維護山林資源,協會頒發獵人證,規範獵人在申請範圍內合法狩獵。其中可使用的狩獵工具包括合法獵槍及套索陷阱等傳統捕獵方式。

遵守規範、使用獵具

傳統的鄒族狩獵(eohu)是男子的事,分為團獵與個人獵兩種

「團獵」多與儀式有關,過去與焚獵、犬獵同時進行,是極為嚴肅且神聖的事,狩獵前,要進行夢占、鳥占,並禁食蔥、韭、魚等味道腥羶的食物;「個人獵」則是短距離、短天數的狩獵,有點類似冰箱空了,上山打一隻獵物的即時飲食需求,但也要遵守禁忌,不能放屁、打噴嚏,一旦不小心打破禁忌,就得停止狩獵。上山打獵則必須在部落個別氏族的傳統領域的狩獵區(hupa)中進行,不能逾越。

至於狩獵的方式,則分為武器獵、陷阱獵,及目前禁止的焚獵等。「武器獵」的傳統工具有弓(fsujunoaudu)、箭(suju)、刺槍(mangzu)、直刀(poeavenosungtsu)及清領時期引進的火槍,這類工具多用以追逐山豬等大型獵物。陷阱獵則依照獵物的種類而有不同的設計,絞環是獵捕山豬等兇猛的獸類的,弓陷機是獵捕水鹿、山羌、山羊等草食性動物。

布置陷阱也是傳統狩獵的一種方式。


狩獵與生態平衡的關係

過去因保育有成,臺灣野生動物有增加的趨勢,以至於淺山地區到山區部落,經常可見農損。例如臺灣獼猴近年大量繁殖,因有人不當餵食,以至於常在風景區搶遊客的食物,或等人餵食;近年也經常傳出山豬到果園吃水果,甚至傷人的事件。

這就是因為野生動物過度繁殖,所需食物也愈來愈大量,才進而形成生態失衡,野生動物侵入人類生活領域。

雖然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侵害農作物的獼猴,即使是保育類,農民仍可進行撲殺在內的必要處置,但此仍極具爭議。經族人不斷向政府反映生態失衡的狀況,農委會於2019年1月公告,將臺灣獼猴、山羌、白鼻心、大田鷸、龜殼花、雨傘節、眼鏡蛇、短肢攀蜥等8個物種,改歸類於一般類野生動物。

狩獵,其實不僅僅是補充人類飲食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夠維持生態平衡,如果過分保護、導致繁殖數量過多,獵物也會侵犯到人類的生活範圍。因此,讓物種能維持一定的平衡,法規與狩獵可相輔相成達到目標。

鄒族的鞣皮技藝

鄒族獵人在取得獵物後,肉可食用、皮可製成男人的服飾。因此,以獸皮為衣便成了鄒族男人服飾的特色,而且從打獵、鞣皮到縫製成衣帽,都是男人的工作。他們經常選擇皮質較柔軟的山羌皮做皮鞋、皮帽,山羊皮則拿來做衣服、披風,還兼具被子、雨衣與地墊的功能

逐鹿社區的莊莫俄和他的客家太太都是鞣皮高手,雖然傳統這是男人的事,但對創作有高度興趣的鄧伊珊也迷上這種手藝,於是夫妻倆攜手求教於族中長老習得這門手藝。

鄒族獵人服飾的材質為獵得的獸皮,是以特殊鞣皮技藝製成。


鞣皮是一項繁複的技術,通常男人山上打到獵物後,趁著獸皮還富有溼度,仍十分有彈性時,就把獸皮和骨肉用獵刀小心翼翼地分離,然後繃皮─把整張動物皮毛用木框及繩子撐開。過去,這個工作都是在山上取得獵物的同時進行,並馬上火烤,脫水烘乾,一來可以防腐,二來能減輕重量。

鄧伊珊表示,動物的年齡亦會影響鞣皮品質,通常年紀愈老的動物獸皮愈有韌性,需很用力才能撐開,但比較容易繃出一張完整的皮;年齡較小的獵物因為皮的硬度跟韌性都不夠,一拉一繃容易撐破,很難弄出一張完整的獸皮。所以,獵人都喜歡老皮,而不愛細皮嫩肉。這也很符合生態永續的環保觀點,放過小動物,讓物種得以長大繁殖,生態平衡。

把獸皮用框架繃起來後,接著就要仔細刮除皮上殘留的肉,以免腐敗、發臭等狀況進一步破壞毛皮組織,緊接著經過數日曝曬至完全乾燥後,就變成一張硬質的獸皮。曬乾後的獸皮會緊縮,接著要再把獸毛和殘渣肉屑刮乾淨。

鞣好的皮,還必須泡水、拉皮,才會更柔軟,至於如何縫製成品,又是男人負責的細活,也因此,鄒族男人都是粗工、細活全上手的好男人,一套勇士服可謂得來不易啊!

年紀愈大的獸皮愈有韌性,也更容易繃出一張完整的皮。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1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