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卑南族 頭戴花環轉大人

衣服穿對 部落有秩序

2020/12/15

  • 文字 / 撰文/舞賽.格拉斯 攝影/侯方達 圖片提供/林頌恩、吳東峻
LINE分享 FB分享

嚴格的會所制度與階層區分,展現在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卑南族人穿著。無論是短褲襯裙、草環花冠,衣飾的不同代表族人各自肩負的部落責任,也強化自己對於族群與文化的歸屬與認同。

卑南族主要居住在臺東縣臺東市及卑南鄉,至今仍保留男子會所制度,未婚男性須居住在「會所」裡接受斯巴達式訓練。前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的校長林清美表示:「會所制度維持了我們的傳統文化和祭儀。」傳統上,卑南族擁有自己的教育體系與教育場域,一個是屬於女孩子的學校,即教授小米文化的學校;另外一個則是屬於男孩子的學校,也就是「會所」學校。而卑南族的傳統服飾,也圍繞著「會所制度」,依不同年齡階層而有不同的穿著,因此從傳統服飾就能分辨其年紀,亦使卑南族的社會顯得井然有序。

會所階層 穿著皆嚴格規定

被譽為「卑南族活字典」的林清美,將卑南族男子分成少年(Malanakan)、青少年(Malatawan)、準青年(Miaputan)、青年(Vasalan)、壯年和老年等6個階層。少年從11、12歲進入「少年會所」後便開始接受為期3年的「魔鬼訓練」,首要課程,就是學習絕對服從上級指令。此時服飾並沒有特別規定,僅著黑色短布裙(Betan)、頭繫毛巾,沒有其他裝飾,連花環都沒有。

接著進入青少年階層,開始學習團隊精神,並接受各式謀生技能與體能、膽識訓練。此時的服飾除了短布裙外,還可穿上藍色或黑色的長袖短身上衣,綠色腰帶繫於兩側,腳戴兔毛裝飾、頭戴草環。再經過3年的訓練,青少年便升級為準青年階層,晉級時必須由自己的「教父」替他圍上藍色圍裙,取下頭上草環換上花環,象徵經過「少年會所」的磨練後,已揮別青澀年華,邁入繁花般的生命

不過,這時候的準青年大約18、19歲,正是情竇初開、血氣方剛時期,但卻得嚴格遵守不可穿著花俏,不可喝酒、嚼檳榔和交女朋友。此外,從此階段開始每年必須參加大獵祭(Mangayaw),接受更為嚴格的生活訓練,等到第三次參加大獵祭的出獵歸來之時,「教父」就會幫他們撤下藍布裙,改圍黑布裙,這時的他們就是真正的青年,可以自由戀愛、論及婚嫁。自此之後的卑南男子,便會改穿短褲(Paktu)及後敞褲(Katin),不再穿著布裙。

褲管弧形 秀出腿部力與美

卑南族青年所穿著的短褲很是講究。林清美說,老一輩的族人會從短褲的穿著,來評斷男子是否為一位保家衛族、勇敢負責的男人,而且短褲的褲管弧度穿上後一定要能緊貼大腿,這樣才能凸顯大腿的結實肌肉,如果褲管太過寬鬆,老人就會提出批評,認為這個男子不夠強壯。

短褲是以黑色棉布剪裁而成,通常褲子的背面中央和褲腳邊緣,會以十字繡、直線繡法繡出十字紋、直條紋、菱形、花瓣紋等圖形。短褲沒有綁帶,所以穿的時候會先用一條繩子綁住固定、纏繞上腰帶,外面再搭一件後敞褲。後敞褲因後方敞開,能顯露出短褲背面的紋飾和青年腿部線條的力與美。大體而言,「少年會所」階段的卑南族青少年多半穿著簡單,直到進入適婚年齡才能穿著較為華麗的服裝,還能揹上檳榔袋,戴上佩刀、古琉璃珠或銀胸飾等各類飾品。

穿搭加分物

臺灣各族中,佩刀樣式複雜且具設計感的首推卑南族。卑南族男子成年時,父親會送孩子一把禮刀(Haiyaler),期許他們成為保護部落的勇士。佩刀多以紅、黑兩色為主,有時會用黃色點綴,刀柄與尾端翹起的刀鞘會以螺鈿裝飾成三角鋸齒狀連續圖騰,或是彩繪、雕刻幾何圖案,精美華麗成為男子盛裝時必配飾品。



襯裙刺繡 展現女孩內在美

反觀卑南族的女性年齡區分較為容易,大致分為:兒童、少女、婦女及老人,不同時期服飾也大不相同,但在色彩、圖紋上較男性豐富多元。傳統的卑南族女性服飾以白、黑色上衣加上精緻刺繡的胸兜,佩戴項飾和長腰帶;青春期的女孩則要纏頭巾、戴花環,穿著窄袖上衣與花色長裙,長裙裡面還要穿上黑底繡有圖紋的襯裙,腳上綁腿。

由於卑南族的傳統服飾多樣且層次繁雜,加上每種配件都有其特殊意涵,因此少女成長後必學的第一課,便是跟著女性長輩學會並熟悉服飾的穿著方式與次序。其中,襯裙尤其重要,象徵女孩子的內在美,上頭繡有各式圖紋,最常見的就是牽手紋。當女孩子跳舞時,老人家會從裙子開叉處的襯裙刺繡判斷她是懶惰還是勤勞。她回憶小時候跟著媽媽學刺繡的第一個作品,就是繡製自己的襯裙,「媽媽常提醒我要繡的漂亮,人家看到才會知道我很勤勞,也才會知道我的心也是很漂亮的。」

花環頭冠 表現祝福與愛慕

除了色彩鮮豔和繡工精緻的傳統服飾,卑南族還有一項如影隨形的配飾–花環。男人們從大獵祭中凱旋歸來時,女孩們會為他戴上花環表達祝福或愛意之意;結婚新人與家人戴上花環,象徵圈在一起。雖然魯凱族也頭戴百合花象徵女子貞潔與男子英勇善獵,而排灣族、布農族和邵族也喜歡將生活周邊的花草往頭上戴,但僅以遮陽為目的。

卑南族的女性會編花做成花環,主要使用的花材包括:蘄艾(玉芙蓉)、山澤蘭、雞冠花、萬壽菊等,除了它們耐久不易凋謝,還各有其特殊意義。林清美說,山澤蘭結成的草環是準青年頭戴的配飾,當除去草環換上花環,就正式晉級為青年,表示已屆成年;葉色銀白中帶點綠,又有香氣的蘄艾,有避邪作用,老人家最為喜歡;紅色的雞冠花因為種子不會離開花冠,代表著堅韌、堅毅之意;萬壽菊則因一年四季生長,耐久而深得喜愛

守護文化 回部落穿上族衣

為何卑南族要區分這麼多不同的服飾?林清美解釋,服飾的分別主要是為了區分年齡以維持社會秩序,因為不同的年齡要擔的社會責任也不同,服飾正是年齡與能力的表徵,也是對自己身分和責任的認同與承擔。

然而她卻感嘆,隨著時代改變,族人已很少種花,加上鮮花貴、不耐久放,現在頭環都用永不凋謝的塑膠花代替,只有重要儀式祭典如結婚、大獵祭時才會改用鮮花編製以示隆重。此外,過去卑南族祖先善用麻布、獸皮製作衣服,但農業興盛,與漢人的交往頻繁後,棉布、棉線容易取得,服飾便起了變化。

不過林清美認為,雖然材料改變了,但傳統形制、圖紋、色彩及意義仍未消失,反而更加豔麗精彩,唯一的遺憾,就是很多族人不再自己編織傳統服飾。「老人凋零了,我們的衣服也都跟著『電腦化』,很多人都不自己繡,而是直接買,孩子們少了情境教育和文化薰陶,我們的傳統就會跟著消失⋯⋯」,過去的民族文化透過長輩們的帶領,讓年輕人身體力行,得以一代傳承一代,明白「什麼年紀,就該穿上什麼服飾,就要知道自己肩負的責任」。雖然新一代的卑南族人少了傳統教育的場域,但她鼓勵年輕孩子要常常回到部落裡,無論是少年、青少年或是少女,都要知道自己是屬於哪個階層,當祭典來臨,請穿上卑南族的傳統服飾,讓族人的驕傲得以延續

卑南族男女服飾不僅多樣,層次也多元,而每個配件也都有特殊的意義。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64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