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阿美族木石取火的智慧

取火於大自然

2020/11/09

  • 文字 / 撰文、攝影/林瑞珠 採訪協助/太巴塱部落周卡爾帝
LINE分享 FB分享

東部阿美族的老祖先們,很擅長從大自然中取材來取火,不管在什麼地方,只要能找一些乾燥的枯葉或枯草,再找乾燥的樹枝、木塊石頭,就可以取火了,他們熟悉的取火方法有鑽木取火、捶石取火、輪鑽取火、拉繩取火,充分展現原民運用大自然的智慧。

火,是走向文明的象徵,有了火就可以取暖、熟食、打造工具,只是,原始社會想要取火可沒那麼容易,經常得花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取得火種。至於取火的方式,則多就地取材,包括東部阿美族常見的鑽木取火、捶石取火、輪鑽取火、拉繩取火等,不管是取材木頭、石塊、乾燥竹材,方式都是連續快速磨擦,使之產生熱能來生火。就因為取火不易,所以以前原住民的家屋大都會有個火堆,常年不滅,有取暖、乾燥、防腐、熟食等功能

有了火就有生存希望

在許多原住民族傳統祭儀中,都跟取火有關,尤其祭典常在夜間舉辦,取個火,弄個火堆,既可照明,也可以取暖,因此許多祭典也會將取火和杵米、飛斧、捕魚等一起列為競賽項目,藉此磨練阿美族年輕人的生活技能。

不管是哪一種取火方式,其實都是摩擦生熱的原理,這是原始部落的人們在久遠的年代,從大自然的觀察及物體碰撞產生熱能的經驗中,體悟到這個原理,鑽木取火、捶石取火、輪鑽取火、拉繩取火,每一種取火方法都是一樣的。

不過,想要順利取火還是要掌握摩擦生熱的技巧。太巴塱部落的周卡爾帝表示,鑽木取火雖然只要用一塊木板、一根木棒,但如果選錯材料,還是生不了火。以鑽木取火為例,阿美族的祖先很早就發現一定要找軟質的木棒來取火,因為軟木比較容易摩擦出火碳

底座木板則選擇稍微硬一點的木料,挖一個小坑,將此木棒一頭削出微尖,將尖處頂住木板凹槽,當用兩手急速向下旋轉磨擦木棒時,就可固定在木板凹槽的位置,而不至於亂跑。這樣磨擦一段時間,超過攝氏100度以上就會生煙,溫度繼續升高就會產生火花燒出高溫火炭,這些火炭固定在凹槽洞口,等磨擦出足夠的木炭就可以拿來引火了。這種設計就是非常有科學依據的。

改良版的拉繩及輪鑽取火

傳統的鑽木取火很吃力,經常需要幾個壯丁輪流。搓木椎也是有技巧的,必須一邊向下壓一邊旋轉,才能產生較大的摩擦力,生出火苗來。也就是施力越重,溫度上升就越高。再者,轉動木椎的速度也必須夠快,所產生的摩擦力才足以升高到生火的熱度。

因為很吃力,後來有人發明改良版的「拉繩鑽木取火」,就是利用拉繩一頭綁住木棒中段,一頭綁上一塊木條可以踩在腳下固定,拉繩的長度剛好可以讓木棒有自然向下壓的力道,如此一來鑽木就比較輕鬆,不需要用手往下施力就可以讓木棒與底板產生摩擦的力道了。除了拉繩鑽木取火,發展到後來,亦研發出「輪鑽取火」,利用木輪及弓形拉繩,讓鑽火更輕鬆,一個人便可輕鬆獨立完成取火的目的

想要成功取火的話,這樣還不夠,還需要準備細碎的易燃物來做火絨,也就是助燃物,火絨必須乾燥如細絲,例如茅草花、香蕉絲,也可以用乾燥的樹葉、乾草,鋪上摩擦出來的火炭,急速揮動,增加氧氣燃燒,就可生出火來

由「拉繩鑽木取火」,改良後成為取火更輕鬆的「輪鑽取火」,利用木輪及弓形拉繩,一個人便可輕鬆完成取火。

捶石取火

自從臺灣的原住民族有了鐵器之後,阿美族又發明了「捶石取火」,拿硬度比較高的石頭,例如含石英質的石頭與鐵器互相敲擊,很快就會產生火花,因為鋼鐵的硬度約4至4.5,石英的硬度為7,兩者互相摩擦時,硬度較小的鐵就會被刮下來產生摩擦生熱,在空中氧化燃燒形成光亮之流線

此時搭配乾燥的引火細絨,很快就能燒出一把火。現在亦有人使用比較方便的碳布來代替乾燥的引火細絨。

「捶石取火」是拿硬度較高的石頭與鐵器互相敲擊,很快就會產生火花。

動手做蠟燭

阿美族除了懂得鑽木取火、捶石取火之外,還知道怎麼利用天然蠟來製作蠟燭。過去蠟的取得是有動物蠟以及植物蠟,動物蠟主要靠蜜蜂的蜂蠟,加上牛、羊、鯨魚的膠質作出來的,植物蠟則是靠棕櫚、大豆做的,這樣做出來的蠟燭,讓阿美族族人到了夜裡有更多更便利的照明選擇。

阿美族運用智慧及大自然資源製作蠟燭,成為夜裡便利的照明選擇。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77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