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即將消失的文化

移動的城市

2018/09/27

LINE分享 FB分享

年輕時,不時有人提醒著我:即將消失的世界遺產,再不去就來不及了。我深恐錯過,遺憾終身,因此便抱著搶救災區的心情,一有假期,便如救火般奔往「災區」:沉沒中的威尼斯、傾斜中的比薩斜塔、崩塌中的吳哥窟、淹沒中的馬爾地夫……

時間一年年過去,歲月不饒人,我開始齒崩、眼花、上不了山、下不了海。但威尼斯沒沉、比薩斜塔沒倒、吳哥窟沒崩、馬爾地夫也還浮在海面上。反而,搶救的呼籲越大,遊客越多。其實,烙上「即將消失」標記,便如同「限量」生產的名牌產品,保證消失不了。反而,日常生活中,許多習以為常的事物,卻在不受注意中逐漸消失了。

今年初,陪同大陸友人逛士林夜市,驚訝自小熟悉的小吃竟然不再。原本各有特色的小吃攤,幾乎皆升級為全方位的小吃攤,蚵仔煎、麵線、肉……,要什麼就有什麼,且每家每攤毫無差異。我每次必嘗的鹽酥雞被香蒜雞取代,醬料也變得國際化,有西式起司、泰式酸辣……,卻少了台北客熟悉的老味道。另外,西門町的阿宗麵線跑來插一腳也就算了;上海生煎包、日本銅鑼燒、泰國酸辣涼麵……,美其名推陳出新,實際上不再有路邊攤的手作風味。

逛夜市、品小吃,不只是吃喝,更多的是親近地方飲食習慣,體驗當地的水土風味。沒有本地特色的小吃,也就失去了獨特的本土風味。書店不也是一樣,獨立書店的魅力,是連鎖加盟店無法比擬。連鎖店猶如整型美容的臉,精緻完美,唯獨缺少獨立書店店主挑書的獨特品味與堅持。

今年六月,時隔兩年,我再度到紐約長住。既然長住必然要開伙,也自然有日常採買食物的偏好超市。我循例到往年習慣光顧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準備大量採購填滿冰箱。不料「全食」售賣的食品和我記憶中有很大差異,少了多種多樣的選擇,我感到些許意外。我擇日再專程前往旗艦店。結果,我不只是失望,甚至沮喪。

二○一四到二○一六年,連續三年我在紐約過暑假。我最愛的超市是「扎巴爾超市」(Zabar's),是一家富有紐約特色的獨立超市,不過距離住家較遠,我通常就近光顧「全食」。「全食」雖不是我最愛的曼哈頓區超市,卻是我在紐約最常光顧的超市。其提供的有機食品種類繁多,可以買到不同產地、品種的蔬果。每回精挑細選,回家品嘗特有的風味,頗有品紅酒、品起司的情趣。

如今,「全食」改變了。自從二○一七年被亞馬遜(Amazon)收購以後,其將大數據分析運用在「全食」的經營管理上。這或許更有效滿足營運管理的成效,但也散失了小量、特殊產品的提供。目前,「全食」所銷售的是大多數消費者接受的產品、價位,少量的特殊產品已經難以再見。對於熱愛品嘗不同風味食材的我,不再能買到特殊的少見食品,心情上有著街坊鄰居消失的失落感。

離開紐約返台當天,恰是週日,我帶走一份紐約時報週日版,零售價六美元。你沒看錯,我也沒有寫錯,一份週日版就是六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八十元。週日版厚厚一疊,除一般新聞外,附帶一本六十頁的週刊,還有生活、藝術、休閒、旅遊、書評等專刊,不乏值得蒐藏的好文章。

只是許久不買報、甚至平日不看報的手機族,即便捨得買新台幣五萬元的新款手機,六美元一份的報紙絕對是下不了手的天價。近些年,雖紐約時報週日版,一再調漲價格,我還是持續購閱。只是,報紙市場的急速萎縮,著實令人心急。

倫敦另一份經典英文報《泰晤士報》(The Times),前幾年就推出訂報送香檳的行銷活動(香檳價格超過訂報費,其實是買香檳送報紙)。而倫敦唯一的都會型報紙《標準晚報》(Evening Standard),在二○○九年也淪為免費報,每天在人潮密集的地區,免費派發,從而增加發行量,以吸引廣告收入。這份著重倫敦市訊息的報紙,是我每回到倫敦,幾乎天天必看的一份報紙。當我第一次在倫敦查林十字街地鐵站(Charing Cross Station)接下免費《標準晚報》的剎那,心情五味雜陳,有如上街撞見青春不再的初戀情人。

可見的未來,許多「即將消失」的世界遺產,依然不會消失,就如同威尼斯一樣,且持續不斷迎接蜂擁而至的遊客。如果你有機會恰逢週日到紐約,趁著報攤還買得到報紙時,務必買一份比威尼斯更有可能提早消失的文化遺產:紐約時報週日版。這也算是搶救文化遺產的行動吧!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