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飲食的「知識力」

旅食隨想

2017/09/28

LINE分享 FB分享

在威士忌的領域裡,台灣是一個極度奇特的國度。其他地方特別是歐美,定然是調和威士忌獨大,單一麥芽威士忌較偏小眾市場。且因單一麥芽威士忌之個別特色鮮明,品類複雜多樣,從產區特色、大麥來源以至釀造蒸餾、熟陳等每一環節都有講究,價格相對高昂,故常被視為資深品味酒款。但在台灣,情況卻截然不同,以全球而言,單一麥芽威士忌產量約僅占五%,在台銷售量卻足能與調和分庭抗禮甚至過半。

此中原因何在?一般討論常歸功於幾個領頭酒廠的成功行銷,打造出傲人市占率。但我認為,這現象其實某種程度反映出獨特新興市場特質:威士忌在台灣興盛歷史極短,開始受到注意繼而普及,不過短短十數年;而在崛起之際,剛巧逢上所謂飲食顯學年代全面來臨,「溯源」、「風土」、「單一」躍登當紅關鍵字;在此潮流下,單一麥芽威士忌遂乘勢而起,成為品飲圈菁英族群趨之若鶩的時髦酒飲。

緊跟上潮流,此股風行也開始在台發酵。其時,台灣因接觸較晚,調和威士忌還未如西方國家般、已然在常民生活飲食中扎根;遂而,先驅飲者們幾乎是直接一步跳級,對進階程度的單一麥芽威士忌發生興趣。且因地狹人稠島國子民特性,對新事物的開闊包容與強烈好奇心、求知欲,加之資訊流通傳遞飛快,以及經久富庶後,品味與眼界正當淬鍊成熟……種種因緣聚合下,便迅速朝四方影響擴散,蔚成龐大勢力。

致勝關鍵,我稱為「知識力」。近二十年來,不單威士忌,但凡擁有且懂得梳理、傳述完整深厚知識背景的飲食或食材項目,如葡萄酒、精品咖啡、精品巧克力……都能準確命中台灣消費的心理,一步消弭產地與餐桌間的距離,緊密聯結每一滋味與在地風土人文與產製工藝間的關係,並建立可追溯、探索、談說的價值和內蘊,因而引領一時風騷。

反之,若一味停留在情境氛圍或浮面噱頭訴求,已然再無法打動人心。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