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王浩一自陳因為寫作採訪了不少台南美食店家,甚至受邀作客,走入他們的廚房,掀開了湯頭的鍋蓋,像是好奇的美食過動兒。(插畫者:Lynnie Lin)
王浩一自陳因為寫作採訪了不少台南美食店家,甚至受邀作客,走入他們的廚房,掀開了湯頭的鍋蓋,像是好奇的美食過動兒。(插畫者:Lynnie Lin)

小吃的六堂課:從台灣小吃,看到未來的食物教育

2015/10/01

LINE分享 FB分享

多年來,因為寫作採訪了不少台南美食店家,甚至受邀作客,走入他們的廚房,掀開了湯頭的鍋蓋。像是好奇的美食過動兒,實則喜歡充當食材偵探。有時我像是餐飲科學生,有時也像是美食警察,屢屢詢問這是什麼食材?從何而來?怎麼料理?

食材是美食的基石,其中的微妙細節,我樂在其中,因此結識了一些我戲稱的「食材偏執狂」店家,他們講究、堅持、嚴謹,又多學博聞。

近年,有許多飲食名詞出現在我們的日常:小農、有機、慢食、裸食、著時、食物碳足跡、食品安全、農產品供應鏈⋯⋯,到「食育」,每個名詞都代表著一種能力和態度,也說明著地球未來的食物趨勢。2015年米蘭世博會,主題是「潤養大地,澤給蒼生」,除了美食與美酒,對於「現在與未來」忍飢挨餓的人們,有人提出了一些警告,也有一些國家提出了創新辦法,但「食物教育」成了如何解決「未來食物的課題」的基本共識。未來學者警告人們35年後,就是2050年前,人類將超逾90億人口,但是可耕地面積會比現在少一半,食物的需求量卻還要增加七成才能餵飽大家。可怕的是,未來35年內將有3600萬人死於飢餓,近3000萬人則是飲食過量而死;我們從冰箱丟掉的過期食物,也不會比現在少。

幾年前,美國有一間大學對大一新生進行問卷,其中有一題:請問雞有幾條腿?竟然有一半學生的答案是:六條腿!因為超級市場所販賣的,都是六隻雞腿的包裝。再則,前一陣子的台北市政「可食地景」新聞,有一則柯市長提到的往事:他想起當年讀臺大醫學系時,帶一位建中同學郊遊時,問他那邊種的很整齊的植物是什麼?他很驚訝這位讀建中的同學不知道那是稻田。

對於這則新聞,我有感,想起了東晉簡文帝的故事:有一次他路過一片綠油油的田野,問隨從:「那是什麼草?」當他知道答案是稻草時,對於自己的本末不清感到羞愧自責:「哪有依賴其結果而不知其根本。」於是自肅三日。現在人離土地太遠了,只會附和「從產地到餐桌」時髦話題,可是對四季著時的蔬果,卻完全無感與無知,對於真食物與假食物傻傻的無法分辨。然而,我們不能笑不知雞有幾條腿的人,也不能指責不識稻草的人,那怎麼辦?

食物教育!裸食、慢食、品食與識食。裸食,就是盡量保留食物自然的狀態。「裸食吃久了,味蕾會變得敏銳,可以吃出蔬果的天然美味,幾乎不需要再加鹽、糖、油,就能吃得津津有味。」

慢食,不是吃得慢(但是顛覆速食),慢食也不是美食,而是一種生活態度,思考人與土地、節令自然的關係。「慢食主義」甚至有更崇高的理想:要求食物必須Good、Clean、Fair(優質、純淨、公平),每一口食物,都能集體影響我們身處的土地。

品食,比較接近美食境界了,對於食材與火候有細膩的講究,對於五味平衡與第六味「時間」有了更多經驗的累積,這是老饕與美食家追求的境界。

識食,除了裸食、慢食與品食,也多了挽袖手作的「手感」,更了解食理、親近了食物,而且更加知道食物裡的人文、歷史與土地關係。為什麼斗六人喜歡炊仔飯?為什麼岡山空軍眷村可以煮出台灣第一碗川味牛肉麵?為什麼府城人家有喜慶時會吃魯麵?有了歷史的香料,食物的多層次美味就立體化了。

我採訪了「新裕珍餅鋪」82歲的阿公。他說他是雲林小孩,母親先在府城的大戶人家幫人洗衣煮飯,生活穩定後,家裡的老小才遷居府城,16歲時開始在和菓子鋪學藝,當時跟他年紀相仿的孩子,有的學補傘、補皮鞋、裁縫西裝,可是,時代改變了,他們所學的行業都消失了,只有餅鋪還在。26歲結婚,次年他創立了這餅鋪,老味道就這樣若隱若現在舊城的角落存在了60年。4年前,一群文創人幫阿公行銷「牛粒」小點心:「這是台式馬卡龍!」從此阿公成了名人,以手工製作的一枚枚有故事的小西點,重新悠然飄香府城。

學習食理與珍惜食材,體驗烹調與友善土地,懂得食物價值而非追求價錢,就是食育!我是這麼想的。

〈王浩一小檔案〉

王浩一為台南城市作家、文史工作者。台南市政府珍貴老樹保護委員、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諮詢委員。高雄醫學大學客座講師。公視「浩克慢遊」節目主持人。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